广西看“底色” 林业观亮点

——关于我区全面确立林业资源大区和林业产业大区地位的数字与对话

  林业是美丽广西的底色和亮点。 ——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

  

  天蓝地绿的八桂大地六畜兴旺。 朱 智/摄  

 

 

  

  南宁、梧州、柳州、贺州、玉林先后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成为令人羡慕的宜居之地。梁 辉/摄  

  林下经济成为广西亮丽风景线,果园养鸡树上树下双增收。 雷超铭/摄

 

 

  1月14日,全区林业工作会议传出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广西经过多年努力,林业资源大区和林业产业大区的地位已经全面确立。

  记者就此采访自治区林业厅总工程师蒋桂雄,进一步了解支撑这个好消息的关键数字,并对此以对话方式加以解读。

  数字一:林业资源全国领先

  2013年,广西森林覆盖率达到61.8%,人造板产量达到2860万立方米,携手跃居全国第三位。

  广西林业“2013”与“3”结下喜缘的数字还有:全区林业产业总值突破3000亿元,达到3020亿元;人造板产量提高到2480万立方米,约占全国30%,与森林净增量一起稳居各省(区、市)之首。

  2008年以来,全区年均植树造林400多万亩,林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3.6%,森林蓄积量年均净增2500万立方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0.7%,木材产量年均增加216万立方米。

  记者:森林覆盖率、森林净增量、木材产量都是反映林业资源状况的关键指标。三项关键指标中,一项位居全国第三,两项位居全国之首,为什么我们自己还认为广西只是林业资源“大区”,而不是林业产业“强区”?

  蒋桂雄:森林覆盖率指区域内国土总面积上覆盖森林的比例,我区森林覆盖率去年达到61.8%,确实进入了全国前三强。森林蓄积净增量指新“长”出来的“活木材”抵除采伐等消耗后的“净增加”,现在全区人均每年可“净增”约0.5立方米“活木材”。国家每年下达的采伐限额,成为各地木材产量的上限。我区去年木材采伐量只占“生长量”的一半,与“净增量”大致相当,意味着每采伐一棵树,就要“长回来”两棵。在全国,广西是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和木材产量多年保持“三增长”的唯一省区。

  值得一提的是,人造板产量作为反映林业产业状况的主要指标也进入了全国前三强。可以说,以人造板产量和森林覆盖率同步进入全国前三强为标志,广西作为林业资源大区和林业产业大区的地位已经全面确立。

  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广西林业的产业结构不优,深加工率低,产业链短,主要以卖原料、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为主。高级家具、木地板等终端产品在广西还相当薄弱,是一块“短板”。同时,比人造板产量综合性更强的指标——林业产业总产值,我区刚刚突破3000亿元,离进入全国前三强还有差距,要成为“林业产业强区”还有台阶需要跨越。因此,今年全区林业工作会议仍然把广西定位为“林业资源大区”,我认为是实事求是的。

  数字二:生态建设又上台阶

  2013年全区完成植树造林447万亩,义务植树9432万株,均超额完成计划任务。完成通道绿化905公里,城镇绿化941万平方米,村屯绿化2159个,“千万珍贵树种送农家”2084万株。

  玉林市、贺州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柳州市、浦北县、七坡林场等16个地方和单位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37个最具广西特色的乡村入选国家“美丽乡村”目录。

  全区户用沼气池总量突破400万户,入户率超过50%,在全国继续处于领跑地位。

  记者:上面这组数字都属于造林绿化、生态建设范畴,数字背后蕴含着什么?

  蒋桂雄:这些数字表明我区生态文明建设又上了新台阶,美丽广西的“底色”更浓了。

  一是森林资源持续快速增长。“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和珠防林、海防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稳步推进,社会造林、企业造林、大户造林快速发展,植树节、植树月、认养树木等义务植树活动不断深入,统筹城乡绿化一体化成效明显,木材战略核心储备基地建设扎实推进。值得一提的是,总投资1亿美元的广西综合林业发展和保护项目通过世界银行验收,并获该行最高等级评价“非常满意”。

  二是“美丽广西”系列活动扎实开展。去年,“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林业行动和“美丽北部湾”、“美丽西江”等系列行动深入开展,还启动“农村能源行”活动,全年完成为民办实事新建沼气池8万户、旧病沼气池修复改造2万户。林业部门深入1万多个村屯开展乡村绿化大调研,调查谋划村屯绿化,策划生态乡村建设活动。

  三是森林经营质量提升工作加快推进。以森林抚育补贴、低效公益林改造等项目为抓手,引导各地各单位开展珍贵树种和森林经营试验示范,加快推进森林经营质量提升。全年共完成中幼林抚育655万亩,低产林改造10万亩,总结森林经营典型模式30多个,评选全区首批森林经营示范林场10个。全区新造林中防护林工程混交林比例达30%以上,上思、全州、龙胜、东兰等地达60%以上;河池市种植核桃50多万亩,崇左市实施“三个1万”工程新种珍贵树种262万株,梧州市建设高脂松和油茶高产示范基地25个,调整结构、加强经营的氛围日益浓厚。

  数字三:产业发展喜成支柱

  2013年,全区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3020亿元,同比增长37.6%。其中,造纸与木材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050亿元,成为我区第9个千亿元产业;全区森林旅游实现产值276亿元,成为第三产业最大的增长点。

  广西林业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30∶64∶6调整为2013年的24∶65∶11。

  全区共有林业企业1.3万家,其中规模以上1200多家。去年全年新认定12家现代林业产业龙头企业,使总数达到97家,其中销售收入超过亿元的企业73家。

  记者:这组反映产业、结构、企业的数字,看上去与“稳增长、调结构、强后劲”的要求十分贴合。

  蒋桂雄:在广西,林业既是生态建设的主导力量,又是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应该而且必须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对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战略部署,去谋划、去运作产业发展。我区林业去年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稳中提速”的良好态势,给绿色广西增添了新的光彩。

  造纸与木材加工业成为我区第9个千亿元产业,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成为广西林业2013年的两大亮点。这是“十一五”以来广西林业连续8年快速增长的成果,特别是2008年以来,广西林业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3.6%。当前,国家强林惠林富林政策逐步强化,中央和自治区财政投入林业规模不断扩大,社会投资林业热情高涨。只要运用好国家政策,调动起社会力量,发挥出资源优势,广西林业完全可以继续保持快速稳定的发展势头。

  在快速发展中,广西林业一二三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几乎可以说“三分天下有其二”。森林旅游一马当先,第三产业异军突起,后起直追第一产业的势头强劲。进入本世纪前,广西林业长期依靠“卖木材”、过于单一局限于第一产业的经济结构,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大批林业产业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亿元企业、十亿元企业等接踵出现,将成为带动广西林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火车头”。

  数字四:国有林场由弱变强

  2013年,全区国有林场实现总产值185亿元,同比增长15%;总经营收入68.6亿元,同比增长17.1%;其中,13家自治区直属国有林场实现总产值171.6亿元,占92.76%,同比增长16.3%;总经营收入60.2亿元,占87.76%,同比增长16.9%;实现净利润8.8亿元。

  记者:过去给人留下的印象,林场在经济上属于“弱势群体”。看到13家区直林场平均总产值已经在10亿元之上,真是令人刮目相看了。

  蒋桂雄:广西国有林场特别是区直林场,近年确实显现出跨越式发展的好态势。去年,我们深入推进“大场带小场”战略,累计有70多家市县林场与区直林场开展合作,合作营造林33万亩。区直林场集团化管理进一步推进,华峰集团、八桂种苗等5家公司进入实质性运营,6家新公司组建成立。区直林场之间建立“优势共享?结对发展”互惠共赢机制,广泛开展“提质增效”活动,科学发展考核成本控制类指标全面完成。建立大宗物资电子化购销平台,举办活立木电子交易20场,成交额4.4亿元。创新经营模式,推进场企合作,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其中,区直林场新获批项目35个,新开工项目16个,竣工项目29个,投资总额近100亿元。

  数字五:林下经济风景独好

  2013年,全区林下经济产值达到470亿元,同比增长30.5%;发展面积4218万亩,惠及林农人数1204万人。

  记者:广西兴起林下经济成了一道亮丽风景线,引起全国瞩目,下一步发展空间还有多大?

  蒋桂雄:去年我们争取到国家林下经济中药材扶持资金900万元、自治区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6000万元,新打造54个林下经济示范项目。广西被列为全国林下经济发展示范区,浦北县和合浦县佳永金花茶开发公司被列为全国首批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在“林下经济十百千万亿”活动中,全区共培育“十万元户”1741个、“百万元屯”233个、“千万元村”59个、“亿元乡镇”19个、“十亿元县”13个。

  我区2亿多亩林地中,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约有9000万亩,相当于全区耕地总面积近1.5倍,目前用于发展林下经济的面积不到一半,还有“翻一番”的空间。在提质增效上潜力更加可观,目前经营得好的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亩产值可以大大超过在耕地上种植农作物,甚至高出若干倍。把9000万亩适宜林地充分利用起来,科学发展林下种养等,完全可以再造一个广西大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