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海在加快工业化发展过程中,走出了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产业之路。图为蓬勃发展的北海工业园区。 扶建邦 摄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和“碧海银滩”,这是北海在加快工业化发展进程中最先考虑和设置的“门槛”。近年来,虽然依然是以重大项目为突破口,以工业强市为抓手,但与以前沿海地区的发展模式不同,北海正在走一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共赢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
全市工业大会提出,要坚持加快发展工业和保护生态环境并重,在发展中注重保护生态,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绝不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增长,绝不走先污染后治理或边污染边治理的弯路,坚决不上污染严重的项目,坚决依法整治违法违规污染环境的企业,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实现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共赢。
要通过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提高工业科技水平,降低资源能源消耗,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工业发展质量,不断增强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坚持绿色发展。要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推进资源利用高效化、生产过程集约化、环境影响最小化,促进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美丽北海。加大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执行力度,引导企业建立自觉自律、持续改进的节能环保管理体系。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以及再生资源、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进一步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支持企业技改挖潜增效,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淘汰落后产能,开展节能减排改造,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推动工业绿色循环发展。
二是坚持创新发展。创新是工业发展的动力源泉。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大科技投入,推动企业实现设备更新换代和技术创新。要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设立各类技术中心、设计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增强创新发展能力。要加强创新型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要实施合作创新驱动,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建立完善政府搭桥、企校合作、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要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发展,提升工业经济科技含量。
解读: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相互促进,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体现的是既要“好”又要“快”的发展要求,是发展与保护和谐统一的科学发展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北海的品牌和优势,发展工业必须始终坚持不破坏北海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
近年来,我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突出位置,珍惜和爱护天赐北海的优越自然环境,高污染、高能耗项目被拒之门外,不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增长。
目前,北海的石油化工、临港新材料、电子信息三大千亿元产业已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这三足都稳稳扎在环境保护坚实的基础上。电子信息产业“省略”了污染较大的电镀环节;诚德项目的工艺和产品列入了国家发改委的鼓励类新材料名录;中石化北海炼化执行的是目前国际上最高的标准。
在提高项目环境门槛、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等低能耗、无污染的绿色产业的同时,北海加大对已有的高能耗、高排放和高污染“三高”企业、产业和行业的改造。
近几年,我市均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年度减排目标任务。目前北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大幅下降,大气环境、水环境、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等主要绿色指标更是领先广西,成为名副其实的广西“低碳”发展样板。
与此同时,我市还提出打造生态宜居文明城市的发展目标。产业“补好课”,生态“不丢分”。在经济迎头赶上的同时,北海碧海蓝天依旧,去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100%,赢得“氧吧城市”的美名。
经济与环保齐抓,发展与生态共赢。如今,生态已成北海最具竞争力、最有吸引力的一张名片,全市空气质量持续名列全国前茅,“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纷至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