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的突破:崇左市工业经济发展纪实


    新兴的崇左市,被列为“一号工程”的工业,在克服了能源、运输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之后,呈现了发展速度快,主要产业对全市经济贡献率不断加大;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特色更加凸显;经济效益较好,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县域工业发展迅速,块状经济雏形初步显现的强劲发展势头。2005年,预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76亿元,比上年增长28%;工业增加值25.08亿元,比上年增长22.16%,连续三年呈现走高态势,取得了零的突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工业,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脊梁。而对于崇左市,从建市之日起这根脊梁就先天不足。2003年8月建市之时,在这片1.7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项目,工业产值总量仅占全区的1.6%,排在全区14个市的第12位。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业强市战略,工业被作为崇左市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 

    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突破口,重点发展优势资源加工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特色更加凸显。这是崇左市打造“一号工程”,发展工业经济的一大亮点。建市两年多来,崇左市利用蔗糖业、锰业、建材业和剑麻加工业等优势产业引进一批新项目。其中,扶绥海螺一期日产4000吨干法水泥生产线(年产150万吨)、东亚集团年产9.5万吨纸浆项目、与法国康密劳公司合作的广西埃赫曼公司年产4万吨电解二氧化锰项目、广西三锰龙电解金属锰项目、广西凯丰锰业电解金属锰项目、广西农垦集团剑麻地毯项目等新引进的项目均已达到相当的规模。除东亚集团年产9.5万吨纸浆项目和广西埃赫曼公司年产4万吨电解二氧化锰项目要到今年底才投产外,其他新引进项目已建成投产。这些项目为崇左市的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重要的是进一步优化了工业结构,使崇左市的优势产业得到更好发展,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目前,糖业、锰业两大支柱产业所提供的税收和利润分别占全市的37.3%和80%。建材业、剑麻加工业、松香产业等优势产业所占的份额和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优势经济格局越来越明显。 

    工业经济效益较好,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是工业经济发展中最令人欣慰的一个特点。2005年,崇左工业以较小的产值总量取得较大的利润总量,规模以上工业预计可实现利润9.6亿元,这主要得益于优势产业的发展。蔗糖业由于白糖价格走高,甘蔗增产,上个榨季糖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约41.6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实现税收11.4亿元,增长59.89%;实现利润8.2亿元,增长67.35%。糖业产值、税收分别占全市工业总产值和上缴利税的60%和80%。第二大产业锰业虽受价格大幅度下跌影响,但依靠独有的资源优势和迅速发展起来的规模优势,在市场上依然抢占了一定的份额,产值保持大幅度增长,增强了产业对财政的贡献率,已成为崇左市新的支柱产业。现有的锰冶炼加工企业60家中,新增建成投产的就达15家。 

     其中电解金属锰生产企业就有4家,铁合金生产企业11家。总装机容量达到10.76万千瓦,总投资4.55亿元,新增产值2亿元,新增税收4166万元。建材(水泥)、电力、林产等优势产业发展明显加快,并取得较好效益。随着2005年8月扶绥海螺日产4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投产,建材业不断得到壮大,全市年生产能力达到260万吨,产业地位得到很大提升。预计2005年水泥产量122万吨,同比增长49.5%;实现产值2.5亿元,同比增长47%。预计全年水泥产量122万吨,同比增长49.5%;实现产值2.5亿元,增长47%;电力工业完成产值10亿元,增长35.7%;木材加工业实现产值1.7亿元,增长18.4%。在主要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涌现出大新新振锰品、扶绥海螺、东亚糖业、南华糖业等一批管理比较规范、技术水平比较高、经济效益比较好的大企业,对引领全市工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可喜的是,建市的辐射使县域工业发展迅速,块状经济雏型已初步显现。各县(市、区)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以工业发展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宁明县大力发展制糖、松香、木材加工等产业,工业经济呈强劲发展之势,2005年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达到36.83%,是全市增长速度最快的县。大新、天等两县充分利用丰富的锰矿资源,大力发展锰加工业,成为全区、全国主要的锰业生产基地,并带动了县域工业的迅速发展。扶绥县利用石灰石、剑麻等资源优势,引进了海螺集团、广西农垦集团等大企业,成为全区、全国主要的水泥、剑麻产品生产基地。凭祥市利用国务院批准的边境经济技术合作区优势,正在大力发展面向越南和东盟市场的边境工业。目前,各县(市、区)各具特色的县域工业格局正在形成,并涌现出大新、扶绥、江州等3个工业产值超10亿元的县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蔗糖业的生产能力已达一定规模,全市13家制糖企业中,大型企业10家,中型企业3家,总日榨设计能力达10.06万吨/日。并已形成东亚和南华等若干个龙头企业,它们的效益、技术和管理水平代表了国内同行业的最高水平。制糖工业技术装备水平处于世界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中期水平,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糖工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