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加快“大水面”科学开发

    加快推进大水面网箱养殖,不断提高全区水域资源集约利用水平,这是广西渔业经济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的一个举措。目前,广西正以“水、种、饵、密、轮、防、工、管”八字方针推进“大水面”开发。

  据了解,“大水面”开发的提出是在2004年梧州、隆林大水面开发试点的基础上,广西今年整合红水河、桂江、柳江、驼娘江、贺江等大量梯级电站以及长洲、桂平等综合水利枢纽,新增加超过200万亩的江河水库资源,以打造大水面网箱养殖新模式。预计到年底,全区网箱养殖面积将达165万平方米,网箱养殖产量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0%和35%。

  据了解,广西境内约有1000万亩的江河水域。面对因资源衰退、油价上涨、海洋捕捞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以及内陆池塘养殖因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政策不可能新增面积的现实,广西各级党委、政府和渔业生产管理部门认识到,唯有大水面开发,才是渔业经济科学发展的方向。从2003年开始,广西确立了“科学规划,加快大水面开发”的工作思路,广西区水产畜牧局从年度财政专项经费中专门安排示范推广经费,在全区掀起了大水面开发热潮。

  经过试验推广,大水面开发产生了良好的效益。在一些地方,大水面开发已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河池市大化县红水河岩滩电站建成后,库区农民曾一度靠每月24.5斤定销粮过日子。在利用大水面进行养殖开发后,库区仅渔业人均收入就达到462元。梧州市高旺村村民苏汉强,围绕河面上的240平方米网箱开展生产,今年纯收入预计达到8万元。

  大水面开发还成为龙头企业投资的新热点。据统计,今年有14家投资超过200万元的企业参与大水面养殖开发,计划投资额超过3亿元,实际已经投资约1亿元。

  大水面开发给优势品种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点。广西罗非鱼、对虾虽然被列入农业部优势品种布局规划,但几年来养殖发展缓慢,加工厂加工的原料鱼90%需要从广东采购。实施大水面开发后,不断增加的大水面为优势品种的规模养殖创造了条件。据统计,广西今年增加的约40万平方米网箱,80%以上养殖罗非鱼和斑点叉尾鮰。

  广西区水产畜牧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到2010年,广西网箱养殖开发大水面面积将达300万平方米,年均增长14.9%;网箱养殖水产品将达22万吨,年均增加3万吨,年均增长2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