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近影
人们还记得,1926年至1936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晏阳初先生带领数十位大学教授、博士举家迁往贫困地区河北定县,在那里开展了10年的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运动。70多年后的今天,一大批学者、大学生、农民参与的新乡村建设运动又初露端倪。这个运动的中心人物,就是有“中国农民的代言人”之称的温铁军。
●想“化”农民自己先得农民化
2004年初,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中央电视台2003年度经济人物颁奖会上,指着身边一位厚重中透出几分“腼腆”的中年人动情地说:“中国的农民很不容易,我常常觉得,9亿农民就像希腊神庙里的柱子,他们托起了大厦。而温铁军可谓中国农民的一位代言人。”
对此,温铁军很诚挚地表白:“我不敢称自己是农民的代言人。我只不过是做了一点调查而已。”
“60年代我在农村插过队,之后又从事了20多年的农村调研工作,所以对农民的疾苦我是有切身体会的。”温铁军说。
温铁军1968年赴山西插队,在基层的工农兵中间生活了整整11年;1985年末调入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联络室从事农村调查研究工作;1987年调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后从事了11年农村基层实验区工作。通过实地调研,温铁军提出了关于“三农”问题的两个主要矛盾的看法,其中关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是他最著名的论断。
在乡村基地调研,温铁军要求城市来的志愿者自己交钱吃饭住宿。在农村这么多年,他已经被农民化了。“我不喜欢剩饭,哪怕是我媳妇,我也要求她把碗底吃干净,吃撑了也得吃。”温铁军笑着说。
从事农村工作的人士都喜欢把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称为“化”农民。“想真正地‘化’农民,你先得农民化。”温铁军说。
●组织学生调研衍变成学生下乡支农
当前风靡中国大专院校的大学生支农活动,并非是温铁军的首创,因为搞农村调研工作的很多人都在提倡。他说,女儿在读大学时常念叨,贫困同学为了省路费,寒暑假也不回家。这些事温铁军听在耳里记在心头,产生了把贫困家庭和农村来的大学生组织起来下乡调研的想法。参加调研的同学由中国改革杂志社提供调研路费,由温铁军在思想上和方法上给予指导,然后由这些大学生们独立完成调查报告。
“没想到最初的调研活动,最后变成了大批大学生的下乡支农活动。”温铁军说。经过短短几年,这种支农活动已经逐渐规范化、制度化。目前,20多个省市100多所高校的大学生支农参与者在校内组建了自己的农村发展社团,他们根据学校、专业特点和优势,组织不同特色的农村社区活动。
支农活动使温铁军在大学生中间的“知名度”骤升。一位大学生说:“邀请温老师去讲课,课前半个小时,能容纳500多人的大阶梯教室肯定满座。有的时候,连两边都会站满人。温老师走进教室的一刻,大厅里会响起震耳的掌声。”
“这说明,中国的大学生还是很关心农村的。”温铁军笑着说道。
●“用脚做学问”是一辈子的事
在温铁军一系列的头衔中,有一个很特别———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院长。2003年7月,以晏阳初先生命名的这个学院,成为中国第一个免费培养农民的学院。
通过免费对农民进行职业技术等培训,让农民在建设本乡本土时更得心应手,就地解决剩余劳动力,这种试验被国内外学术界称作乡村建设运动的复兴。
“我是用脚做学问的,而且不离农村。”温铁军说:“插队时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每天能在火车站扛大包,挣点钱。1979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学新闻,但最终还是拿到中国农业大学的博士学位,回到了农村,从事‘三农’问题的研究。”温铁军说:“我一向注重社会调查,注重用事实说话,所以,‘用脚做学问’是我一辈子的事。”
从美洲、欧洲到东南亚,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温铁军的足迹遍及世界30多个国家。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修,担任过世界银行、联合国等多种课题的主持人……这些调研和交流的经历,使他开始用世界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但中国的问题需要中国自己解决,也需要按照中国的国情解决。”温铁军总爱这样强调:“‘三农’问题不是哲学思辨,必须走出书斋,扎扎实实地调查研究,才能谈得上开出方子。”
“中国有这么多的农民,在他们身上反映的问题那么多,那么复杂,我个人只能去替他们做一点点事,尽中国一个普通知识分子的这点责任。”温铁军说。
温铁军小传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兼任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理事长兼院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秘书长,农业部农研中心特聘专家等。曾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获国务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