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亮点”凸显大灾之年广西农业发展业绩

  从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和严重春旱中挺过来的广西农业,2005年上半年依然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呈现“五大亮点”。

  据了解,2004年夏天以来,广西发生了严重的秋冬春连旱,旱情持续到2005年5月。2005年6月,广西又发生了罕见的流域性特大洪涝灾害,共造成69个县(市、区)677.5万亩农田受灾,绝收162.5万亩,农业直接经济损失38.3亿元,农民人均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元。然而,由于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和抗灾救灾措施有力,大灾之年,广西农业和农村经济依然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农民增收和灾后生产成效明显。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预测,今年上半年广西农林牧鱼业总产值350多亿元,同比增长6.4%;全区早稻面积1455万亩,同比增长27万亩;春种旱粮作物974万亩,同比增长32万亩;全区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300多万亩,同比增长114万亩;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8%左右。

  --“五大亮点”展示广西农业实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05年上半年,广西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成效集中体现在“五大亮点”上。

  桑蚕产业有望成为全国第一。广西桑蚕业发展势头强劲,有望成为全国桑蚕第一大省。2005年上半年,广西新增桑园22万亩,桑园总面积达135.15万亩,预计蚕种发种量和蚕茧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1%和23%。

  另外,粮食、蔬菜、水果、糖料蔗四大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其中粮食产业产值已突破200亿元,水果、蔬菜产值已超过100亿元。糖料蔗拉动制糖、造纸、酒精等相关产业销售收入230多亿元。

  “三大免耕”技术全国领先。“三大免耕”技术,即水稻免耕、玉米免耕和马铃薯免耕是广西先进实用农业技术推广最具特色的亮点。2005年上半年,广西共完成水稻免耕抛秧技术推广面积324.5万亩,同比增长117.1万亩。免耕玉米面积41.7万亩,免耕马铃薯示范栽培面积1万多亩。水稻免耕抛秧技术初步实现“五化”目标,即栽培轻型化、技术创新持续化、免耕抛秧规模化、生态模式多样化、农民种稻高效化,继续在全国保持领先水平。

  蔬菜农药残留率全国最低。由于广西加大禁止销售和使用剧毒农药力度,着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了新突破。2005年全国37个重点监测城市第二次蔬菜农药残留例行监测中,广西首府南宁市蔬菜农药超标率仅为2.0%,蔬菜质量安全水平从2003年倒数第一跃升为全国首位。

  农民转移输出人均增收300元。2005年上半年,广西农村劳动力输出人均增加现金收入292元。培训农民工54.9万人,其中职业技能培训29.01万人,占全年计划任务的58%,培训转移就业31.3万人,新增转移就业17.1万人。

  “绿色通道”助农增收超10亿元。广西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是全国各省区中执行力度最大、最便捷、最受司机和农民欢迎的“致富通道”、“便民通道”。据广西农业厅统计,2005年上半年,广西共发放“绿色通道”通行证52万多张,运输鲜活农产品380多万吨,为农民增收10.2亿元。

  --“八大措施”促广西农业亮点纷呈

  记者从广西农业厅了解到,大灾之年广西农业仍亮点纷呈,得益于在“八大措施”上狠抓落实:

  第一,大力发展农业优势产业。2005年广西把加快农业优势产业发展作为全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先后制定了优质粮食、桑蚕、食用茵、烟叶、中药材等优势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例如,广西以发展生态蚕业为突破口,力争成为全国蚕桑第一大省。2005年广西调集100多万元专项资金,重点解决了蚕种供应和灾后恢复生产问题。

  第二,重点扶持发展龙头产业。2005年,广西建立了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成员与重点龙头企业(项目)挂钩联系制度,及时为龙头企业排忧解难。同时,评选出自治区第四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2家,重点实施了20个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和30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化试点项目。目前,广西共有国家级、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97家,带动全区45%的农户,户均增收1000元。各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到4000多个,会员51万多人,辐射带动农户106万户。

  第三,大力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2005年,广西以“三田建设”、优果工程、优粮工程、沃土工程等重点工程为载体,下功夫抓好水稻、玉米、马铃薯三大免耕、测土配方施肥、水果套袋为重点的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推广。生态富民工程初见成效,“猪、沼、果、灯、鱼、板、螨”等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进一步推广。目前,广西已建设生态富民小康示范村250多个,安装频振式诱虫灯15000多盏,配套建设生态养鱼池15000多个。今年,广西共引进114个粮食新品种,其中水稻89个,玉米25个。

  第四,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首先,广西创建了45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建设了200个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5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带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面积2500万亩。其次,广西新挂牌成立9个测检分中心,初步形成了自治区、市、县、乡镇(基地)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网络。2005年一季度,广西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法定性监测检测合格率达94.86%,同比提高了22.49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广西有19个基地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有14个产品获得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第五,开展农民转移培训。今年上半年,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2.3万多人,转移1.9万多人,转移就业率达83%。同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各级农村劳动力转移监测点,加强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指导和服务,有效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第六,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加大。2005年6月,在浙江成功举办的广西农业招商推介会上,共签约农产品加工项目11个,签约金额3.8亿元,其中桑蚕加工项目5个,合同金额2.55亿元,大大推动广西桑蚕产业发展。

  第七,搞活农产品流通。2005年上半年,广西名特优农产品网上展销,共成交农产品90.26万吨,交易额25.3亿元。在厦门召开的第三届全国荔枝龙眼交易会上,签定荔枝、龙眼等农产品购销合同5800吨,成交金额3750万元。

  第八,全力投入抗洪救灾恢复生产。今年特大洪涝灾害发生后,广西提出“早稻损失晚稻补,水田作物损失旱地作物补,种植业损失加工业补,重灾区损失轻灾区补,夏季损失秋冬季补,农业损失外出打工补”的思路,广西农业厅在第一时间组织5个恢复灾后农业生产服务组,组织化肥、种子、种苗等农资支援重灾区,确保灾年“农业夺丰收、农民不减收”。

  --“八项重点”确保广西农业持续发展

  广西农业厅厅长张明沛向记者表示,目前,广西农业仍面临不少困难:干旱、洪涝等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广西农业基础脆弱,抗灾减灾能力不强;粮食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无论面积、产量均难突破历史水平,粮食生产任务十分艰巨;重点龙头企业扶持发展难以有新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尚未打破,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远未建立。

  张明沛认为,广西要确保下半年各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必须下大力气做好八项重点工作:

  一是深入落实各项农村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效应,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二是大力抓好晚造粮食生产,主要从保面积、加强田间管理、稳定农资市场三方面落实,同时做好防灾抗灾工作,减轻洪涝灾害损失;三是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抓好以桑蚕、食用菌为重点的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同时,继续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争取10月份将蔬菜农药残留例行监测扩大到广西各县(市);四是加快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推广,重点抓粮食三大免耕技术推广,力争超额完成水稻700万亩、玉米100万亩免耕栽培技术推广任务;五是加大农民培训工作,尤其是“阳光工程”组织实施工作,完成国家阳光工程培训任务8万人、自治区培训任务10万人以上;六是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利用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引智工作;七是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通行证发放管理,继续加强网上展销工作;八是做好广西“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