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种改种与天抗争 广西粮食生产防灾减灾初显成效

  今年以来,我区农业部门积极应对频发的自然灾害,强化季节意识,大力推广低水位田水稻避洪技术,及早改种其他经济作物,由对抗性的生产转变为适应性的生产,切实加强粮食生产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去年50年一遇的严重旱灾和洪灾、寒露风,都给广西的农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为了最大限度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实现农业生产丰年更丰收、灾年保丰收的目标,我区各级农业部门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研究当地灾害发生规律,因地制宜制定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切实抓好粮食生产防灾减灾工作。今年春种春播期间,我区遇百年大旱,部分地区无水播种、办田,农业部门积极应对,因地制宜采取措施抗旱保春耕。

  全区上半年粮食播种面积没有因灾减少,季节也没有因灾推迟,早造粮食播种面积161.9万公顷,比去年同期多3.92万公顷,其中早稻面积97万公顷,同比多1.8万公顷,春种玉米等旱粮作物面积64.93万公顷,同比多2.12万公顷。许多农民转变观念,不再一味等天雨播种,季节到后便及时早播、改种适宜的旱粮作物或其他经济作物。全区上半年水田抗旱改种面积4.93万公顷,避涝早播早熟早稻5.73万公顷,是历史上推广适应性种植面积最多的一年。

  各地将防灾减灾示范片建设与示范推广良种、推广免耕栽培、防寒育秧、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综合配套技术结合起来,上半年共建立粮食防灾减灾示范点286个,示范面积1.11万公顷,带动了面上生产。

  由于增强季节观念,采取有效措施,全区粮食防灾减灾初显成效。横县旱田改种的第一造甜玉米已在5月中旬开始陆续采收鲜苞上市,减去成本亩纯收入400-500元。全年可种4造甜玉米或3造甜玉米加一造冬菜,亩产值达4000多元。桂平市郁江、黔江、浔江两岸8666.7公顷,低水位田全部实行早播、早插、早收,尽管今年洪灾比正常年景提前,仍有1066.7公顷水稻在洪水到来之前收割进仓,平均亩产460公斤,达到了避灾增产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