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头巾、黑衣服、黑裤子、黑褶裙、黑布鞋,欢快的黑枪舞跳起来,古老悠扬的山歌唱起来,歌筒对歌、红线传情……这就是那坡县名扬海内外的黑衣壮同胞聚居村寨吞力屯,这浓郁的黑衣壮风情,每天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海内外游客。而游客在进村路口的石碑上却发现,吞力屯又叫“南车集团吞力新村”。问起缘由,黑衣壮同胞会真诚地告诉你:如果没有中国南方机车车辆集团公司的帮扶,就没有吞力屯的今天。我们为吞力屯起个新名字,就是为了表示感谢呢!
饮水思源。自2002年中直9个机关单位到我区21个扶贫重点县(自治县)开展定点扶贫以来,类似的故事,同样的感激,如今处处可闻可见。中央与地方、北京与广西,纵然相隔千山万水,却阻不断一份浓浓的帮扶真情。
动真格,上下合力战贫困
2002年4月18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中央组织部等六部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和各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指出帮助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尽快使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对于维护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缩小地区差距,最终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强调要把定点扶贫工作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去。
据此精神,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民委、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地质工程集团公司、中国南方机车车辆集团公司、中国福马林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等9个单位定点帮扶我区7个市21个扶贫重点县(自治县)。他们深入调研,发挥各自优势,制定帮扶规划和措施,使定点帮扶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形成各具特色的帮扶模式。
南车集团积极探索旅游生态扶贫开发新思路。该集团选择地处大石山区黑衣壮民族风貌保存较好的吞力屯进行重点帮扶。先后投入70万元建设基础设施、完善旅游设施和提高村民素质,打造黑衣壮风情旅游品牌。
2003年4月,南车新村建设一期工程完成之后,在吞力屯村口立下一块石碑,上刻:“但愿我们有限的支持,能成为善良而智慧的吞力人发展的新支点,成为他们保护、继承发扬民族文化优良传统和精神并创造民族旅游经济奇迹的起点。”如今,奇迹正在吞力屯发生:在帮扶之前的2002年,吞力屯57户257人年人均纯收入只有896元;2004年,该屯人均纯收入达1687元。
今年“五一”,该屯接待游客2800多人,7天旅游收入达4万多元。国家开发银行帮扶平果和隆安县,将职业教育、用人需求与定点扶贫目标结合起来,实施“劳务输出定向培训”扶贫项目,形成国家开发银行出资、学校培训、单位用人三方共建的“一条龙”帮扶体系。
2004年以来,已在两县招收506名农村青年送到北京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全部在北京就业。国家开发银行还在平果市创造性地开展县级开发性金融合作,成为定点扶贫工作的又一亮点。中科院自1994年以来,派出专家组致力于桂西北喀斯特地区异地扶贫开发与持续发展研究,探索“科研单位+公司+基地+农户”的科技扶贫模式。
动真情,接力相传情不断
“集团公司每年从下属企业中选派2名优秀中层干部分别到靖西、那坡参加帮扶工作,我有幸成为该‘接力赛’的第三棒‘运动员’。”这是2004年中国南车集团下派靖西县挂职副县长周益平说的话。言辞间,渗透着一种深深的责任感和对帮扶县的一片真情。
自2002年以来,9个中直机关和单位已先后派出46名优秀干部到我区挂职。而在2002年之前,就已经有中科院、国家林业局等5个单位开展了对我区的帮扶工作,其中最早的可以追溯到1987年国家林业局对我区罗城、环江等九万山8个县(自治县)的帮扶。“接力棒”就这样一站一站地传递着……
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的曾馥平自己也没有想到,这根“接力棒”在他的手中一握就是整整10年。
1994年9月,曾馥平赴我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进行异地扶贫科技开发的研究。他着手建立“肯福”异地扶贫示范区,开始科技扶贫模式的探索;建设中科院设在西南喀斯特区域惟一的野外农业生态站,探索生态扶贫新模式等。曾馥平每年都有300多天坚持在地方工作,很少有节假日。有人问他图个啥?他回答:“我啥也不图,单位把这副担子交给我们,是对我们的信任与厚望。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个受党和人民培养多年的科技工作者,不应该为扶贫事业做点贡献,为农民兄弟分忧解难吗!”
曾馥平所说的“牺牲”就是从30岁开始整整11年的人生,以及他在女儿不满3岁时就离家从此舍弃了的天伦之乐。在与曾馥平交谈中,记者能感受到他对妻子女儿的惦记和那份深深的愧疚。曾馥平,难怪毛南族同胞亲切地称他为:“真扶贫”。
“一年田东行,十年田东情。”这是国家发改委挂职干部发自内心的话语。国家发改委帮扶田东始于1997年,至今已派来13名挂职干部。他们为田东办了一件又一件实事,争取来95个项目,总投资达6亿多元。离开田东时,带走的是田东县授予的“荣誉县民”称号和田东人民真诚的感谢,难以割舍的则是深埋心头的“田东情”。1997年工作队队长张宇航结束挂职回到北京后,还带着妻女到田东来过春节;挂职田东副书记的徐为民,带着母亲、妹妹来到田东慰问贫困户。
国家林业局自1987以来,18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在我区九万山8个县(自治县)开展绿色生态扶贫。如今,帮扶地区的山变绿了,水变清了,民变富了。2004年4月,当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来到河池市考察调研时,河池人民打出欢迎的横幅:“河池人民永远与国家林业局心连心!”
真扶贫,扶贫点上换新颜
沙里乡是凌云县最边远的一个瑶族乡。2003年,广东核电集团帮扶50万元,推倒该乡卫生院破旧门诊房,建起614平方米的新门诊综合楼,增设放射、检验、B超、心电图等科室。2004年,该院接待病人1.5万多人次,比帮扶前的2001年增加近一倍。罗院长算了一笔账,以B超检查为例,群众在乡卫生院检查的费用比到县医院减少一半以上,而且还节约至少1天的时间。2004年,该卫生院做B超检查600多例。
广东核电集团定点帮扶凌云、乐业两县,该集团制定了2003年至2005年定点扶贫规划,对两县乡镇卫生院进行改造,仅在凌云县就投入320万元,改造县人民医院和4所乡镇卫生院,受益群众11万人。
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崭新的厂房已经建成,先进的生产设备正在安装,一座投资3300万元年产5万立方米中密度纤维板厂即将建成投产。该厂的建设扭转了我区桂北地区没有规模林产加工企业的局面,而在引进该厂的过程中,国家林业局挂职干部邓侃做了大量的工作。
国家民委为定点帮扶德保县投资311.6万元,引进资金219万元,开展村屯公路建设、小学校舍建设和八角林低产改造、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项目25个,资助贫困学生235人。
中国地质工程集团则充分利用雄厚的技术优势帮助南丹、天峨两县开发矿产资源,引进资金4050万元,上项目3个。中国福马林业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则为帮扶县投入资金348万元,修建校舍7所,资助贫困学生1144人,引进5000万元,上项目2个。中直机关单位对我区的真情帮扶,使贫困地区经济得到发展,群众得到实惠。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2年到2004年底,9个单位共选派优秀干部到我区蹲点扶贫77人(次),到定点县(自治县)考察调研625人(次),派出挂职干部46人,部门投入资金29305万元,引进资金57234万元,上项目259个,引进人才27人,引进技术46项,修建校舍49所,资助贫困学生20348名,培训干部群众96期11874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