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创新体制为县域经济提速

  人民日报7月28日一版头条文章:

  人民日报武汉7月27日电 记者张志峰报道:下放239项审批、审核权限,实行信息、项目、资金直达,一系列优化县域经济环境的改革措施,使湖北省县域经济连年提速,去年县域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比3年前提高7.4个百分点。
    湖北县域土地和人口分别约占全省的82%和67%,2001年县域生产总值仅占全省的47%。湖北省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主要领导亲自抓,以此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湖北在中部率先崛起。2004年,湖北县域生产总值达到3440.8亿元,占全省比重达到54.44%。今年前5个月,全省县域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0.41%,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2.17%,首次高于全省增长水平。
    2003年6月,湖北创新体制,对大冶、京山等20个县市实施“扩权”,省对县市实行项目、信息和资金直达。今年又有10多个县市获得扩权。扩权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行政效能,为县域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扩权当年,京山县和浙江客商签订了一个8亿元的投资项目,审批报告直送省里,两天就完成审批。京山县委副书记田文彪对此十分感慨:“以前一个项目在县、市、省之间来回折腾,至少要三四个月。耗费人力财力,也影响投资者的信心。”2004年,湖北省县域共引进内外资426亿元,比上年增长64%;实际利用外资4.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近20%。
    为增强县域经济活力,湖北省2004年开始推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提高资金运转效率。在省级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省委、省政府提出“财力下移、困难上移”。去年,省财政直接向县市各类转移支付56亿多元,今年又新增10亿元。近3年,省直32个部门都制订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让省委决策更加细化。省财政实施激励性财政政策,“放水养鱼”:2004年至2006年,县市新增企业所得税等地方留成部分全部返还。仅此一项,去年全省县域获得2亿多元的“真金白银”。
    近几年,湖北还从改善县域经济投资环境入手,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2004年,省财政出资1亿元,支持20个县市成立了95家信用担保机构,注册资本14亿元,当年为中小企业担保贷款50多亿元,破解了县域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湖北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强了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人民日报》 (2005年07月28日 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