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改写农业传统生产的历史

 

———贺州市推进农业企业化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纪实 
    

    贺州日报报道:“去年,我家这5亩农庄收获白菜、茄子、青椒和南瓜共3万公斤,出栏肉猪40头,纯收入达13万元!无公害现代农业产出的效益就是不一样!”近日,八步区莲塘镇年过半百的农民古大伯掩饰不住丰收后的喜悦,高兴地说出的心里话。
    近年来,我市致力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企业化引导农民规模发展现代生态无公害农业生产,而今,我市拥有一定规模的家庭式立体种养农庄的农民比比皆是,尝到现代农业生产甜头的又何止古大伯一人呢。
    过去,我市的农产品生产长期处于依靠传统种养方式和粗放型管理的生产格局,效益一直不如人意。近几年来,市农业、畜牧水产部门从大刀阔斧地抓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入手,按照市委市政府实施的“三化两业”阶段性工作重点,对全市的农业发展方向进行了重新的定位和调整,全面推进农业企业化,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变。 

    名特优新产品唱主角

    在推进农业企业化过程中,我市首先致力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以“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大力推广“猪+沼+果+灯+鱼”等生态农业模式及其配套技术,在种养重点镇建立各种科技种养示范点(场)215个,面积6.5万亩。以市农科所、农业科技示范园为主,建立了一批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为农民提供优质的种子(苗),全市共引进各类农作物优良新品种47个,带动面上的农民发展高效名优、低耗节能、生态环保型的农副产品综合开发。
    为使农业生产尽快成规模、上档次,我市确定了以连片开发优质水稻、蔬菜、马蹄、水果、烟叶、茶叶、瘦肉型猪、楼来牛、奶水牛、淡水鱼、林业和林化产品为重点的主导产业,建设以优质蔬菜、马蹄、茶叶、烟叶、红瓜子、梅李、 沙田柚、脐橙、瘦肉型猪和黄牛品改、速生林、松脂林等为主的十大优势农产品商品基地,积极引导和帮助基地农民改变传统生产习惯,走标准化生产、农业企业化经营的路子。
    目前,我市农业主导产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全市优质谷生产基地面积已达116.7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74.7%;蔬菜种植面积达98万亩,产量171万吨;马蹄生产基地面积6.5万亩,是广西马蹄主产区;水果基地面积59.5万亩,年产水果16.3万吨,其中青梅生产基地面积11万亩,富川优质脐橙基地3万亩,是广西最大的青梅、脐橙产区;茶叶基地面积达4.06万亩,年产茶叶1500吨。去年,全市出栏生猪499.39万头,肉牛11.02万头,出栏羊5.67万只,出栏家禽3002.6万羽,渔业产量55955吨,养殖业总产值35.1亿元,占大农业总产值的49.11%,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43%来自养殖业。 

   产供销一条龙 农工贸一体化

    在抓好农产品开发生产的同时,市委市政府更注重抓好农产品市场开拓这一关键环节,遵循“围绕工业办农业,办好农业促工业”的思路抓好农副产品开发,使我市的高效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市场运作条件不断完善和成熟,逐步形成了“基地+农户+企业+市场”的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经营格局。
    我市采取政策倾斜、财政扶持、信贷支持等措施,加快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发展,积极引导企业与生产基地及农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新建一批基础雄厚、辐射力强、市场前景好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农业龙头企业。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市内外的资金、技术、设备兴办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经过努力,目前我市已培育发展农业企业440家,其中规模较大和推动作用较强的龙头企业共有215家,梧州松脂股份有限公司、大成食品厂、灵峰药业有限公司还被自治区认定为区级重点龙头企业。
    为了发展壮大农产品销售队伍,我市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但有效地提高了我市农民的组织化水平,而且解决了以往存在的因农户分散、经营规模小、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交货时间不能保证等诸多问题。同时,引导农民通过资金、土地、劳力、技术、设施入股,签订农产品的购销合同、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形式,加强农户与生产基地、龙头企业、流通组织等产业化经营主体的联系,逐步建立合理稳固的利益联机制。中介、技术、营销等综合服务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农业企业化经营的中介组织逐步壮大。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66个(其中有经济实体的19个),会员人数6765人,固定资产735万元,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年销售额达7855万元,共带动农户17530户。有各类中介服务组织465个,营销大户970多户,农产品经纪人近6300人。还在广东、湖南、海南、贵州等地设立农副产品购销网点300多个。据统计,我市每年外销的农产品约有60%是由这些中介组织完成。 

    农产品在加工中升值

    科技是第一生产。在推进农业企业化的进程中,我市各级各部门通过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应用高新技术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企业化经营的整体科技含量,主动引进、推广国内外农产品保鲜、加工、包装、贮运等先进技术、设备,提高产品档次。同时,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大搞农产品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目前,全市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及个体户共494家,投资10万元以上的企业27家(其中果蔬加工企业6家、林产品加工企业13家,中药材加工企业1家、粮油加工企业4家、畜禽产品加工企业3家)。年产值超亿元的有3家,产值超过1000—10000万元的有4家,年产值达100—1000万元的有21家,年产值在100万元以下的有466家。全市有外向型农产品加工企业13家,总投资1.89亿元,年出口交货值达1903万美元。农产品加工业的蓬勃发展,既有效地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又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图为贺州市农业企业化企业———西牛牧业优质楼来牛养殖场一角。黎志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