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伯纯、陆兵以及与会代表到梧州市旺甫镇老义村考察时,对农民加工宝石十分感兴趣。记者蒋光意 刘宇摄
|
在刚经历一场特大洪灾的肆虐洗劫后,山城梧州人民正以昂扬斗志重建家园。
7月13日下午5时30分,参加全区上半年工作汇报会的代表来到梧州市长洲水利枢纽施工工地,展现在眼前的是繁忙的施工景象。半个多月前,由于洪水来势凶猛,已严重危及沿江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紧急关头,水利枢纽工程指挥部果断作出破围堰保安全的决定,以牺牲局部利益顾全大局,有效减少洪灾的损失。灾后的围堰留下了一潭死水,为工程施工增加了很多困难。而工程建设者们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他们不分白天黑夜地排涝抢险,决心要把洪灾夺走的时间抢回来。看到建设者在烈日高温下忘我劳动的身影,与会代表都为之动容。
当天晚上,与会代表来到西江南岸眺望北岸山城,只见十里江堤灯火辉煌,犹如江中蛟龙搏击向前。从南岸跨过西江二桥,再穿越灯光隧道,就来到梧州新兴的商业区——鸳江丽港。这是由番山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投资沿江兴建的商业建筑群,面积达20万平方米,分为堤下商业区和商业步行街两大经营区域,1800米长的购物长廊集购物休闲、旅游观光、酒店商务等于一体,融合成别具特色的商业街。当晚,商业街人流涌动,购物的、散步健身的、还有看文艺表演的各得其乐。要不是亲眼目睹这商市盛景,代表们的确难以相信,这就是十多天前在电视上看到洪水漫过河东大堤的受灾地。
由于洪灾,去年8月才竣工的骑楼城也难免一劫,一些街道水深竟达10多米。可洪水刚退,梧州军民总动员,不到两星期,就使骑楼商业城恢复正常营业。如今走进骑楼城,你又可尽情领略岭南文化的风采。若沿着防洪堤内壁行走,还可看到全长1500米、高约6米、总面积约9000平方米,由20组浮雕、5个景观小品、55首诗词雕刻组成的梧州历史文化长廊。
梧州人如此精心打扮城市形象,为的是什么?市委书记任燮康说起一件事,前两年,市里好不容易请来一个港商到梧州投资,可港商在梧州转一圈后,就不愿干了。理由很简单:城市太破旧,投资没信心。这些年,梧州不断加大城建和改造的力度,使市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也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和品位。这一改变,给梧州带来最直观的效果就是:吸引了游人,吸引了投资。今年“五一”黄金周,由于游客多,梧州的旅馆出现少有的“爆棚”。今年上半年,梧州市新签外来投资项目126个,投资总额19.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4%和55.5%。梧州与粤港澳山水相连,为更好利用“珠三角”的资金、技术和市场,这些年梧州市采取积极措施,主动融入“珠三角”,不仅引进了大量项目,每年还向“珠三角”输出劳务约40万人。
7月14日上午的考察,代表们先后到了由广东客商投资的梧州春燕纺织有限公司、立丰永利印染有限公司和梧州市外向型工业园区,实地感受到梧州市融入“珠三角”带来的喜人成果:梧州棉纺织厂原是亏损企业,被广东春燕公司收购后,注入了资金,盘活了资产,使企业重新焕发活力,还安排上千职工就业。同样是亏损企业的梧州市印染厂,被广东立丰永利印染有限公司整体收购后,投资1亿元改造安装三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线,年产值可达7亿元。梧州外向型工业园区2002年开办以来,已接纳17家来自“珠三角”的企业,合同投资额22.81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在建项目有7个,4家企业已建成投产,到年底将有10家企业建成投产,将形成以日化、制药、服装、造纸、林产为主的工业园区。
这次到梧州考察,梧州市宝石产业成为最耀眼的亮点。从1982年港商在梧州市开设第一间宝石加工厂至今,梧州人用了20多年精心培育,使宝石加工业得到发展和壮大。目前,梧州市辖区内从事人工宝石加工、经营的人员约10万人;人工宝石年加工能力达60亿粒;产品款式达600多个,规格近万种。目前,泰国、意大利、俄罗斯、墨西哥、印度等国家及我国台湾、香港的宝石商已在梧州市投资办企业达55家。梧州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人工宝石生产、加工、集散与交易中心。人工宝石产业切磨加工、集散交易量占全国的80%、占世界的40%以上,被誉为“人工宝石之都”。
与会代表在参观“梧州宝石城”后,又来到万秀区旺甫镇老义宝石加工村作实地考察。这个村550户村民,就有458户从事人工宝石加工,有宝石加工机1068台,年加工宝石达7010多万粒,是梧州市名副其实的人工宝石加工专业村及示范点。全村人工宝石加工年收入达550万元,人均2022元。
区党委书记曹伯纯走进村民黎易强的家,看到一家四口正在加工宝石,就很有兴趣地观看和询问宝石加工情况。黎易强回答说:“我们家加工宝石已有10个年头,每人每月收入稳定在700元左右,现在日子是越过越好了。”曹伯纯听了很高兴,他对随同考察的梧州市市委书记任燮康说:“这是一项富民产业,要做好扶持培育工作,确保产业稳步发展。”
在梧州,与会代表还考察了由日本西铁城株式会社投资兴建的领冠电子(梧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