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依托优势构建右江三角特色经济区

  百色市委、市政府提出建立“右江三角特色经济区”的构想后,在全市生下引起了强烈反响。“右江三角特色经济区”是怎样一个概念 ? 它对我市经济建设具有哪些重要意义和作用 ? 这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十分关注的事情。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划定,“右江三角特色经济区”指右江区、平果、靖西3县(区),其区域内包括田阳、田东、德保3县。该区域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65%,经济总量占全市的75%,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主导地位。 

  依托资源,创新体制,扩大开放,多元投入,形成产业集群,板块推进,进而提升全市经济总量.是我市建立“右江三角特色经济区”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的。从目前和今后的发展趋势看,建立“右江三角特色经济区”是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必然,是百色主动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需要,是尽快把百色建成以铝工业为主的广西新工业基地和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铝工业基地的选择;建立“右江三角特色经济区”,是我市充分利用国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一系列产业发展政策,不断整合资源、整合项目、整合产业、整合力量,拓宽发展空间,把区域特色经济做大做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市 ( 时为地区 ) 就提出了建立“十大商品基地”的发展思路,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分步实施。不容置疑,这一发展思路对我市经济发展曾经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过去那种“带状经济”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和今后百色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要保持百色经济强劲发展的势头,必须通过建立“右江三角特色经济区”。全面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坚持走“铝电结合、煤电结合、矿电结合、林纸结合、城乡结合、生态与旅游结合和农林产品深加工”的发展路子;必须依托资源优势,以“右江三角特色经济区”为载体,打破地域界限,尽快在区域内聚集一大批产业、资金、技术、信息等,把铝工业、煤炭工业、电力工业、锰工业、石化工业、糖纸工业、烤烟产业、旅游业等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把区域内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强劲的经济优势。同时,通过工业的强劲发展带动一、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和农民“下山进城入谷”工程的实施,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我市建立“右江三角特色经济区”具有如下优势:首先是资源优势。在该区域内蕴藏着丰富的铝土矿、煤炭、水能、石油、锰、铜等,其中铝土矿蓄量达 12 亿吨以上,占全国总蓄量的 50 %以上;在锰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以靖西县锰工业为主的广西锰三角格局已开始形成;右江流域、鉴河流域及靖西小流域丰富的水能资源,与右江河谷的煤电资源构成了百色最强的电力工业基地;右江河谷是广西陆地唯一的石油产区,石化工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铜开发利用价值高;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口岸经济优势明显等。其次是交通优势。在该区域内,在建中的南宁至昆明高速公路、南百二级公路、南昆铁路和将建设的南部铁路、即将建成开通的百色机场和右江黄金水道等贯穿其中,构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再次是特色产业优势。铝产业是区域内最具活力的优势产业,在建设以铝工业为主的广西新工业基地中,我市将以华银氧化铝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平果铝氧化铝三期工程可望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为契机,依托铝产业,不断延伸铝产业链,形成产业聚集,把铝这一特色工业做大做强;石化产业是区域内主要的优势产业之一,我市将充分依托西南这一大市场,通过技改扩建,尽快形成年石化深加工 300 万吨的规模;把煤电、锰冶炼、蔗糖、旅游、特色农业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利用毗邻越南和云贵的地域优势,搞活口岸经济,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把“右江三角特色经济区”建成大西南的商品集散地。四是科技支撑的优势。我市将以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科技平台,吸纳全国各地的相关人才,加快农业科技的研发和推广,不断提高全市农业科技含量,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进而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 

  “右江三角特色经济区”的发展目标是:用 5 年时间,使工业总产值达到 500 亿元;用 10 时间,使工业总产值达到 1000 亿元。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形成以铝工业为主、与相关产业相配套的产业集群,以工业集中区为载体的园区经济,以右江河谷、边关城镇群为重点的城镇经济,以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支撑的科技经济,以立体交通为重点的通道经济,以现代农业为重点的特色经济。 

  在着力发展优势产业的同时,我市将进一步发挥“右江三角特色经济区”独特的区位优势,以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群为载体,把“右江三角特色经济区”作为百色和广西融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逐步深化与东盟各国在经贸、技术、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使百色的经济社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