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15亿元的兴业海螺水泥项目正式投产,燕京啤酒项目仅用半年多时间正式建成,总投资1.1亿元的北流城市管道燃气输配工程正式实现供气……盛夏七月,广西玉林大地红红火火。
今年上半年,玉林市在推进“玉贵走廊”建设中捷报频传:“玉贵走廊”玉林段预计实现财政收入10.47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73.17%;全市引进项目199个,合同投资52.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8.54亿元,89%集中在“玉贵走廊”。
构建“玉贵走廊”,是广西区党委书记曹伯纯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在2003年提出的发展构想。两年来,曹伯纯多次深入玉林、贵港调研,指导“玉贵走廊”的建设。在自治区领导的关怀下,“玉贵走廊”沿线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践充分证明,加强“玉贵走廊”建设,实现局部崛起,带动全面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合玉林、贵港两市的实际情况。玉林市委书记高雄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我们要更加坚定建设‘玉贵走廊’的决心和信心,以‘玉贵走廊’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阵地,努力使之真正成为带动全市‘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示范带。”
环境创优,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为落实自治区关于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发展的要求,今年上半年,玉林市在建设“玉贵走廊”的过程中,掀起了“爱我玉林,建我家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全市城镇建设项目开工27个,续建32个,完成投资总额3.04亿元,工业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促进了生产要素向城镇的聚集。
如今,经过改造的玉林骑楼街,融东西方文化于一体,古典与现代和谐共存,已经成为一个旅游、休闲、购物的好去处,引来许多商家,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商业街。骑楼街改造仅仅是玉林城市基础设施大会战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玉林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以新区开发带动旧城改造,大力推进城东新区、江南新区、玉柴新区的建设和内环路骑楼街、人民东路的改造。强化城市综合整治,抓好城区道路和小街小巷硬化,进一步拓宽了城市发展空间,完善了城市功能,营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为机械产业、健康产业、水泥陶瓷产业和服装皮革产业四大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玉林市的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450至500人,是一个人口密度比较高的城市。它是压力,但也是一种动力。以现在新的发展观来看,它是玉林的一种独特资源。人力资源发挥得好,就会转化成一种现实的生产力和竞争优势,如果不去挖掘它,发挥不好,这种资源就会浪费。”高雄的人力资源观,正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他们认为,在分析和研究玉林的软环境时,必须将重点放在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上。近年来,玉林市通过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迎接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尤其是在中药材、陶瓷等行业里储备了大量优秀人才,有利于形成优势产业集群。玉林市市长金湘军到玉林师范学院调研时强调,要进一步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依托教育优势,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和教育产业,不断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全民创业,打造中小企业名城
第一届“玉博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坚定了玉林市委、市政府打造“中小企业名城”的信心。“八五”时期,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玉林市中小企业,成为广西的一面旗帜。市长金湘军说,如今一大批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群正在玉林崛起,这与过去乡镇企业在质量、能量上均有明显的不同,成为推动玉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据了解,在构建“玉贵走廊”的过程中,玉林市重点抓好机械产业、健康产业、水泥陶瓷产业、服装皮革产业四大产业集群。现在,全市的中小企业已发展到1.38万多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8%以上。金湘军说,一个城市是否称得上“中小企业名城”,不仅看它拥有中小企业的数量,还要看它形成了多少产业群,产业链是否稳固,有多少知名品牌,对于一个城市的影响力有多大等。现在,玉林的中小企业已经从过去“满天星星,不见月亮”的时代,发展到重点产业形成的新阶段。
玉林市经济开发区紧紧依托“玉贵走廊”进行科学定位,着力打造以食品、医药、医疗设备和运动服装为主的健康产业基地和依托玉柴机器打造的玉柴配套机械产业基地。两年多来,该区为投资方提供“零距离、保姆式”的服务,成功引进了旺旺食品、燕京啤酒、好邦医疗等健康产业以及安达变速箱等玉柴配套企业项目。据玉林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黄少明介绍,截至目前,该开发区已引进项目41个,合同投资额达25亿元,两大产业基地已初具规模。
民间资本潜力无限,全民创业风帆正举。据了解,玉林市将重点办好第二届“玉博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大做强非公有制经济,争取2005年全市个体工商户达到10万户以上,私营企业发展到4000家以上,把玉林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中小企业名城”。
科技创新,为发展注入新动力
为了更好地落实广西区党委、区政府关于加快“玉贵走廊”建设的决策,玉林市科技部门精心谋划,围绕加快“三化”目标,以科技项目为载体,努力推进“玉贵走廊”建设,玉林市因此被评为2004年度“广西科技创新先进市”。
据了解,该市在借鉴广东、福建等地经验的基础上,实施工业科技创新工程,建立新型的研发体系、服务和保障机制,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到6月底,全市新建市级企业研发中心10个,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研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60项,全市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2%。还建立了生产力促进中心9家,为132家企业提供企业诊断、分析等服务。“第一生产力”在“玉贵走廊”的建设中,正大显身手。
在支持工业发展的同时,玉林市科技局联合市农业局、水产畜牧局等10大部门,组织实施科技进农家致富工程,有力地推动了“玉贵走廊”沿线科技农业产业带的形成。截止目前,玉林市已经建成包括花卉示范基地、中药材示范基地等各类农业示范基地近150个,有力地推动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不仅如此,玉林还率先在广西开展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探索建立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现在,该市已出台了《玉林市科技特派员试点实施方案》,首批科技特派员正奔赴农村第一线。
玉林市科技局局长陈翔介绍说,为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全市上下正努力抓好各种科技项目的实施,大力推进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科技合作和交流,为进一步壮大“玉贵走廊”的产业集群注入科技发展的新动力。
《华南新闻》 (2005年07月12日 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