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县域经济 百强县如是说

    

  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

    浙江省富阳市委书记佟桂莉: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突破城乡二元结构,把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筹划,通过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着力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实现城乡互补、互促共进、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当前,我国现存的严重的城乡分割二元结构,使得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就业环境、社会保障、文明程度明显滞后城市,城乡空间布局不合理,资源共享度低,农业依然是弱质产业、农村依然是落后社区。要突破“二元”结构,要破解“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是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的融合、深化和延伸,是一种高级的经济社会结构形态,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目前东部沿海发达县(市)已进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阶段,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

    让农民真正得实惠

    四川省双流县县委书记、县人大主任谢瑞武:

    科学的规划是龙头和基础。要高水平作好城市、产业以及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和资源的浪费。规划工作中要充分考虑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以及发展的定位、近期和远期的目标,做到科学严谨。深化改革,建立适应城乡一体化的体制和机制。要建立健全农民的社保、医保、低保以及教育、就业制度,使农民像城市人一样少有所学、壮有业就、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助;要加大对农村土地流转和住房产权制度改革等一系列体制性问题的探索力度,让农民真正享受到一体化的实惠。

    重点是提升产业层次

    江苏省昆山市委副书记钱解德:

    昆山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千年古镇周庄,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享誉海内外。昆山还盛产驰名中外的阳澄湖清水大闸蟹,素有江南“鱼米之乡”美称。

    昆山还通过开创性的实践,创造了全省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第一幅有偿出让土地、全国第一家由自费创办进入国家批准的开发区、全国第一个封关运作的出口加工区。

    昆山已培育形成了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其中IT企业已达650家,投资规模超过70亿美元,产值、销售均占全市总量的45%左右,电脑、数码相机、手机的年生产能力都达到1000万台。成为国内重要的IT生产基地之一。

    整合资源挖掘潜力

    江苏省张家港市市委副书记庄中秋:

    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长期而艰苦,县域经济共同繁荣离不开携手并进。近年来,张家港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实力、争当江苏省“率先发展”排头兵的重要举措,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积极整合资源,不断优化城乡空间结构。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的张家港市把优化城镇和产业科学布局作为整合现有资源、挖掘发展潜力的重要抓手。在城市布局上,张家港按照建立中等城市的目标,构筑了“一城四区”的城市新格局,并引入国际先进理念,对市、镇实施统一规划,形成了规划有序、各具特色的“一城四区”市域城镇体系。

    三农理念要与时俱进

    浙江省绍兴县委副书记孙云耀:

    绍兴县是历史文化名县。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积极探索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做好“三农”的新路子,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绍兴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三农”状况和发展背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工业化已基本实现,85%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县委、县政府认为,“三农”工作是县域发展的永恒主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但“三农”工作的理念要与时俱进,工作载体要不断创新。绍兴县经济较发达,已经率先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必须主动顺应这一发展趋势,跳出“三农”看“三农”,统筹城乡兴“三农”,要以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来推进“三农”发展,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三化”的成果。

    打造核心增长极

    湖南长沙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李洪波:

    长沙县区位优势独特,承受大城市辐射的优势明显,具有发展大工业的先天条件。我们坚持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致力于把长沙县打造成全省乃至中西部地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提出了“发展大工业,做大开发区,做强产业群,建设大县城”的思路。1992年,我们举全县之力在与市区毗邻的星沙镇境内创建了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1996年完成县治搬迁,结束了长沙县建治以来有县无城的历史。2000年2月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区面积为22平方公里,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区县南北功能分区,相互融为一体。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江苏省江阴市副市长倪颖伟:

    江阴市是中国民族工业和乡镇工业的发源地之一,和苏南地区其它县是一样,江阴市的乡镇企业萌芽于上个世纪60年代,起步于70年代,发展于80年代,提高于90年代,跨越于新世纪之初。江阴市抢抓开放型经济的机遇,实现了由内向型到外向型的跃升。从90年代初开始,江阴市及时提出了“积极呼应、主动服务、承接辐射、加快发展”的方针,积极与浦东开发开放接轨,大力兴办“三资”企业,不断扩大外贸出口,促进了全市外向型经济的大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市累计合同外资8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5.5亿美元。江阴市抢抓结构调整的机遇,抢抓沿江开发、园区建设的机遇,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实现了由传统加工业到现代制造业的跃升。

    工业是重要支撑

    河南省巩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乔耸:


    近年来,巩义市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得到增强,连续13年位居河南省首位,连续7届跻身全国百强县市。2004年,全市GDP完成191.2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1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2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34.1亿元,占全市总值的70.2%,工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达到76%,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