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宁
编者按 为体现共产党员先进性,本报社社委会组织党员开展一系列活动,“百名编辑记者下基层”是其中的一项。几天前,报社派出的首批记者,深入到东巴凤村寨采访,看到老区发生巨大变化,他们心里深深地被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作出的正确决策而震动;当接触到东巴凤群众时,他们又深深地为老区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所感动。今天,本报将他们采写的《红土地上的再次“涅槃”》,与《科技日报》刊登的《丰碑,永远高高耸立》一同推出,让广大读者一起领略东巴凤三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所取得的伟大成果。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这片红土地上曾发生过一场翻身求解放的战争。这场战争,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近一个世纪后,这片红土地上又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战斗。
这是一场自治区党委、政府和东巴凤人民为彻底根除贫困而展开的大决战。
这场决战,没有刀枪,却炮声隆隆,硝烟滚滚。
这场决战,历时两年,耗资22亿,70多万名东巴凤干部群众,以排山倒海之势投入战斗。这就是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在东巴凤开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
距2003年5月18日大会战正式打响的日子已经过去两年,在东巴凤大会战已经取得全面胜利之际,我们沿着新修的条条坦途走进这片红色的土地,听东巴凤群众讲故事、唱山歌;看大会战带来的巨大变化;用心去体验东巴凤人民战胜贫穷恶魔开始走向富裕的喜悦,去感受东巴凤党群干群之间血浓于水的深情。
“会战凯歌多么嘹亮,
贫穷这恶魔举手投降。
我们走向人间天堂,
我们感谢中国共产党。”
东巴凤人民爱唱山歌。
2003年农历三月三,又是一年山歌节。东巴凤举办山歌赛,把它当作为大会战鼓劲、喝彩的前奏曲。
“未曾建房先买砖,未曾织布先种棉;
迎接老区大会战,先唱山歌作动员。
未曾打鱼先织网,未曾打刀先炼钢,
先唱山歌鼓斗志,移山填海不怕难。”
大会战的前奏曲,唱得如此动人,唱得肺腑激荡,唱出了东巴凤人民的斗志。东巴凤人民期盼这场大会战,已经太久。
东巴凤这块挂满历史勋章的红色土地,由于自然条件太差,基础设施薄弱,穷困依旧像洪水一样围困他们,影响着他们的生存与发展。据统计,到2002年,三县在全区76个县(市)中排名均在倒数行列。三县GDP分别排第70、68、75位;人均GDP分别排第73、64、76位;财政收入分别排第65、70、76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排第70、66、73位。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收入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6.5%、13.3%和47.6%;三县均为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尚有贫困人口40.63万人,占河池市贫困人口的25.4%。
没有东巴凤的脱贫就没有广西的脱贫,广西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也就无从说起。东巴凤的出路在哪里?区党委书记曹伯纯在亲临东巴凤考察调研之后说:“东巴凤是典型的革命老区,是典型的贫困地区,改善这一地区的基础设施,帮助老区人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具有典型意义。”
2003年4月19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关于开展东巴凤三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的意见》,决定从2003年起,用两年的时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开展三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公共设施和生产生活基本条件,为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基础。4月23日,自治区召开东巴凤三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电视电话会议,自治区主席陆兵指出,这是实实在在代表三县和贫困地区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大工程,是广西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又一项标志性工程。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还决定缓建区人民政府新办公大楼,把2.5亿元经费用于东巴凤三县基础设施建设。
大会战的号角正式吹响。
东巴凤大会战建设项目有交通、教育、卫生和计生、文化建设、广播电视、水利和人畜饮水、生态建设、民政福利、政法建设、电信工程、电力工程和市场建设等12类34项75312个项目,总投资22.39亿元。经过两年的实施,到5月底,已累计完成投资20.76亿元,75304个项目已经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项目竣工率为99.99%。6月12日,河池市委书记梁胜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如今东巴凤三县山变绿了,水变清了,路变宽了,楼变多了,城变新了,人变精神了!历史,在这片热土被改写!”
两年大会战,让东巴凤彻底变了个俏模样,有人谱写了一曲《我们感谢共产党》来歌唱东巴凤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千山万?歌声飞扬,因为寿乡变了模样,盘阳河水欢腾激荡,红色的土地更加芳香。
铁树开花枯藤发芽,会战凯歌多么嘹亮,英雄怒吼扬起钢鞭,贫穷这恶魔举手投降。
彩练飞舞穿山越岭,条条大路通向八方,山里山外一样精彩,富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壮乡瑶寨楼房幢幢,地头水柜涌起波浪,沼气灯光一片辉煌,彩色的荧屏布遍村庄。
我们欢呼,我们歌唱。向着太阳,心花怒放,我们走进了人间天堂,我们感谢共产党。”
东巴凤人民开始走向人间天堂!市长杨才寿说:“东巴凤大会战是区党委、区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范例。大会战使三县发生了巨变,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人们都说:数字是枯燥的,可是此时,数字却是对这“天堂”最好的描述,是对大会战给东巴凤带来巨变的最好诠释:
结束四个“历史”:建成二级路4条300公里,结束三县无二级路的历史;结束了无广播电视转播中心大楼的历史;三县新建福利院3000平方米,结束了无福利院的历史;结束了无乡镇司法所业务用房的历史。
实现八个翻番:等级公路里程由498.74公里上升到2301.68公里,增长361.51%;四级砂石路以上等级的受益村由72个增加到292个,增长305.56%;广播覆盖率由会战前的10%提高到50%左右;沼气池建设由28658座增加到88658座,入户率由22.5%提高到69.66%;新建和改造的25个敬老院可同时安排550名孤寡老人、五保户入住,供养率提高139%;看守所监舍用户面积增加到5642平方米,使关押容量增长1.39倍;检察院技侦楼业务用房面积增加3.7倍;2004年,三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比大会战前的2002年增长222.75%、151.69%和207.87%,等等。
据统计,到2004年,三县GDP达193385万元,比大会战前的2002年增长25.58%;三县财政收入达17307万元,增长47.78%;三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25.58%、13.66%和23.69%。
“自来水流进农家新房,
地头水柜涌起波浪,
沼气灯光一片辉煌,
壮乡瑶寨变了模样。”
6月9日,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乡拉高村拉高屯,一个“工作”40年扁担“下岗”的故事,让我们笑中带泪。91岁的壮族老太太李伢蒙,拧开自家的水龙头,看着哗哗流出的清澈甘甜的山泉水,咧开缺了数颗牙的嘴开心笑了,笑得那么满足,可那脸上写满沧桑的皱纹和严重驼背的腰却又分别在述说着几十年挑水的艰辛。老人的儿子、65岁的李善绿喜上眉梢地告诉我们,2004年3月15日,大会战投入16万元的人饮工程,从山里引来泉水流进了村里农户家,解决了1200人的饮水难。老人从房间里找出一根已落满灰尘的扁担说:“这根扁担,我用了40年,每天都得从盘阳河挑回六七担水,像现在这样连续下几天的雨,盘阳河里的水一担至少有三四斤的泥,还得存放好几天才能饮用。如今好了,自来水进了家,这根扁担也‘下岗’喽。”
一旁80岁的李继荣老人接过话茬:“感谢共产党,感谢大会战,我们才能喝到这么甘甜的自来水!”与老人交谈才知,他竟是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在朝鲜战斗了3年、曾在上甘岭战斗过的革命老人。这是怎样的一种震撼,这位在上甘岭经受过缺水考验、之后又默默忍受缺水艰辛半个世纪的老人,在快80高龄的时候才喝上自来水,可他却毫无怨言,脸上展现的是由衷的笑,嘴里说的是真诚的谢。
大会战实施水利、人饮类项目14149项,总投资9000多万元,其中乡镇集中供水工程31处、村屯人饮工程109处,总投资3200多万元,使15.6万群众、10.5万头牲畜饮水难问题得到解决。特别是乡镇供水工程,全部为高标准的自来水工程,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要求,介水传染发病率减少95%以上。同时,由于无需挑水,大会战项目区每年可解放4-6万个劳动力转入其他行业开发,可创造经济效益80-120万元。东巴凤群众深情地唱道:“过去吃水难又难,滴水还比滴油贵,会战人饮工程好,家涌清泉润心田,往后日子比蜜甜,幸福全靠党隆恩……”
同时,大会战还建成地头水柜1.4477万座87万立方米,可新增石山区旱地灌溉面积1213公顷。综合利用地头水柜搞农业综合开发,经济效益成倍增长。三县石山?场里呈现一派“峒场产稻米,山?买鲜鱼”的喜人景象。
6月6日,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会往屯,楼房规划有序,村道硬化干净,村里有一个小小的花园,花草隔离带间立着青石碑,刻着“继拔群志,建小康村”。青砖碧瓦,红花绿树,互相映衬,好一幅祥和静谧的景致。不经意间,传来一阵悠扬的山歌声:
“老区会战真正好,煮饭用上沼气灶,手按开关火自燃,做饭快捷味道好。
昔日未建沼气池,猪粪污染空气浊,臭气难闻农家怨,环境污浊口难言。
如今建了沼气池,肥料用池来净化,干干净净养猪圈,清洁卫生农家乐。
灯亮不用油和电,再也不必砍柴烧,山上草木一片青,河水清澈永长流。
一年四季用沼气,小康生活美滋滋,吃饭不忘烧火人,党的恩情重如山。”
循声而去,原来是村里的一对歌手搭档牙祖明和陈代江在唱山歌,一旁的黄奶泽等几位老大妈听得正入迷。68岁的牙祖明告诉记者,村里壮族群众爱唱山歌,每年的三月三、八月十五等节日,大家都集中在一起办歌会,这几天下雨,闲来没事,于是练起了山歌。这山歌唱的就是大会战沼气池建设项目给村里带来的变化。
东里村340户农户,沼气池的入户率已经达到80%以上,村主任韦武曲家里一户就建了两个沼气池。他算了一笔账:建一座沼气池1200元费用,政府补助600元。可是用上沼气池之后,每月减少一罐煤气的开支80元,一年就节约近1000元。再加上养猪,沼渣用于肥田,再结合改栏改厕,村里的卫生、环境大大改观,你说这沼气好不好?66岁的黄奶泽接着说,以前烧柴费时又麻烦,农民赶着出工很少顾得上吃早餐,如今烧沼气,我们天天早上吃面条呢!像这么下雨的天,我们再也不用担心上山砍柴了!大家都笑起来。
大会战建设沼气池6万座,使沼气入户率达到68.9%,在全区排在中上水平。经综合测算,6万座沼气池每年可增收节支达1.2亿元;且每年可以保护3000公顷森林或6000公顷封山育林林木不受砍伐,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都十分可观。
通过大会战项目的实施,东巴凤农村实现乡乡通油路、84.4%的村通四级砂石路;在广西率先实现乡乡有卫生院和计生站,乡乡建有文化站、司法所和敬老院;三县350个村14万群众收看到5套以上电视节目;解决了边远山区39个村428个屯1.51万人的用电难;教育条件也得到极大改善,等等。
东巴凤三县农村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那么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来到凤山县城,就听县长何焕全说起了正在征集街道路名的事,而且这一征就是20多条街道的名。
“小小凤山县,三家米粉店,一家磨米粉,全城都听见。”记者曾多次来到凤山县,这首歌已耳熟能详。一个小小的凤山县果真有了20多条街道?眼见为实,开着车在县城里转悠,街道纵横交错,记者竟差点迷了路。据了解,凤山县建城区面积已由1.1平方公里增加到3.2平方公里,比原来扩大了2倍多;城区街道由7条增加到24条,长度由2950米增加到26800米,这下我们才明白该县为什么把“街道的标名标识工作”写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东巴凤三县县城都有河流贯穿而过,三县大会战防洪排涝工程的实施,总投资3099.83万元,使三县城区的防洪能力提高到20年一遇,可保护人口10.3万人。同时,通过河道整治、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江滨公路的建成,加上沿河两岸植树点缀,山水树木交相辉映,使该工程成为三县县城一道亮丽的景观,大大美化了城市,提高了城市品位。
“彩练飞舞穿山越岭,
条条大路通向八方,
山里山外一样精彩,
富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东巴凤行路难。有一组数字为证:会战前,三县没有一条二级以上公路,县际公路全是等外砂石路,三县37个乡镇只有8个通油路,总里程仅为362.117公里;346个行政村只有72个村通四级砂石路,里程仅为545.5公里。三县等级公路里程仅为498.74公里。
关于路,东巴凤人民有道不尽的辛酸,说不完的凄楚,还流传着一个“摩托车骑人”的故事。
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山乡弄友村村民潘寿楼,到广东打工3年挣了些钱。1996年春节,他特意买了一辆摩托车,准备骑回山?里的家。然而,一别3年的?场,山还是那样陡,路还是那样险,车子根本开不到村里。无奈之下,他只好花300元请了8个人,硬是把摩托车抬回了家。当时抬车的人们戏称,这是“摩托车骑人”。之后,潘寿楼又花钱请人帮忙再把车抬出山去。
时光飞逝,转眼间到了2003年。这年的10月18日大会战通村四级砂石路动工兴建,全长7.1公里的村路于2005年1月23日贯通。通车这天,潘寿楼激动不已,骑着那辆摩托车,沿着新路10年来第一次把车开回了家。如今,路通了,弄友村“脱胎换骨”。全村171户人家就有106户建起新房,新买摩托车52辆。山歌伴着驰骋的车辆在山?里飞扬:“昔日往返都爬坡,累得腰弯背也驼。如今出门乘车去,唱支山歌飞九坡。”
大会战189个交通项目总投资16亿多元,占大会战总投资的2/3。项目的实施,使三县实现了县县通二级公路;乡乡通油路,新增受益人口29.2万人;84.4%的村通了四级砂石路,受益群众40多万人。由于通了路,三县的机动车拥有量大幅增长。其中巴马新增各种机动车辆5000辆,比会战前增长24%;凤山县拥有载客汽车286辆、载货汽车319辆,分别增长10.42%和45%。据不完全统计,三县通村四级路沿线已有7835户农民,正在或已建成钢混结构住房54.1万平方米;同时还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尤其是县县通二级公路的实现,大大拉近了三县与外界的距离。会战前,从东巴凤开车到南宁,得耗时五六个小时,如今时间缩短为三四个小时;到金城江也从三四个小时缩短到两小时左右。可别小看这点时间,在“时间就是金钱”的现代社会,这给东巴凤三县带来的可是巨大的经济效益。
6月6日,东兰县委书记廖昌军向我们讲述了在引资收购河丰药业时一波三折的故事。过去,曾经有12家企业先后来东兰洽谈收购事宜,但都是因为交通不便没有谈成;广西灵峰药业有限公司前来8次也没有把事情定下来。可是在去年12月底该县通二级公路之后,灵峰药业当机立断,于今年1月8日签订了收购合同。据了解,随着以交通为主要内容的大会战建设项目的竣工投入使用,东兰县招商引资卓有成效。到2004年底,全县引进项目82个,总投资达4.27亿元。
在巴马,2004年,该县共签订招商引资项目65个,总投资达62455万元,已实施项目65个,累计到位资金39235万元。今年1至5月,又引进项目41个,到位资金13575万元。而更为可喜的是,今年1至5月,在没有了大会战资金投入的情况下,该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又增长30%。县委书记徐贵说,这就是大会战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了招商引资的结果。
在凤山县,2004年全县签约招商引资项目69个,总投资额4.6亿元,开工项目60个,到位资金2.6亿元。县长何焕全欣喜地说,去年年内开工建设的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额是该县建国以来工业项目投入总和的两倍。
大会战后,三县的招商引资均实现历史性的新突破。而在三县引进的项目中,多数是涉农龙头企业,如在东兰,有安徽华泰集团投资的板栗食品加工厂、浙江花绳丝绸集团投资的缫丝厂等;在巴马,有广西建邦公司投资的山茶油厂、巴马神酒业有限责任公司、香猪加工厂等;在凤山,有宏宇木业、润达制药等企业。
以这些企业为龙头,三县结合大会战退耕还林项目的实施,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会战期间,三县完成退耕还林任务1.97万公顷,涉及54420户农民,在补助期内,农民户均每年可获国家粮食和现金补助600元以上。
同时,三县选择以生态和经济效益兼优的乡土经济林树种为退耕还林主栽树种,如东兰县是国家林业局确定的“中国板栗之乡”,以种植板栗和药用的喜树为主,目前,通过退耕还林板栗基地由6000公顷扩大到1.53万公顷,喜树也由零星种植到基地化生产,面积达2667公顷;巴马在退耕还林后新增油茶2000公顷,使面积扩大到2.13万公顷;凤山八角也由1.13万公顷扩大到1.6万公顷,新增核桃面积4000公顷。
相关链接:丰碑,永远高高耸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