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牛不牛,得看“牛”。这句话在现代养殖观念中有相当的道理。猪牛肉的价格之比在国际市场稳居1比1.2至1.4。养牛就意味着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利润空间。
在广西农村,广大农民也正一步步扭转“养牛为耕田”的传统思想,让耕牛“撂蹄子上田”,长膘产奶上市,养殖户从中获利不少,养殖专业户越来越多,养殖规模也日渐显现。
广西目前拥有占全国第5位的牛存栏量,其中水牛存栏数达438万头,占全国水牛总数的1/5,居全国之首,世界第二位。这一令人骄傲的资源优势,为广西发展养牛业以至实施肉(奶)牛产业化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壮牛产业化提上日程
今年4月底至5月中旬,自治区水产畜牧局召集广西畜牧总站、广西水牛研究所、广西畜牧研究所、广西畜禽品种改良站、广西兽医研究所等多位专家,组织一系列研讨会,提出一个涵盖2005年到2014年的10年发展规划,重点包括良种供应体系建设、人工授精网络及配种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养牛业防疫体系建设、饲草饲料生产体系建设、牛奶、肉牛加工基地建设等内容。“广西壮牛产业跨越式发展行动”提上日程。
就我区农民的增收问题,自治区主席陆兵着重指出,农民卖一头杂交良种牛,少则赚几百块钱,多则上千元,这对解决农民一家一年的增收问题,意义非常大。牛的附加值很多,涵盖二产、三产,经济带动力也强。广西养殖业近两年发展很快,为农民增收开拓了不小的空间。经过几年的牛品改和在农村发展养殖,我区已具备了加快发展养牛业及相关产业的基础。抓住这一优势,壮大牛产业,就是抓住了我区养殖业发展的“牛鼻子”!山区发展黄牛,农区发展水牛,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把养牛业做大,在国际市场上尽快亮出加工产品品牌。
种草养畜是成功的养殖理念
从2001年起,广西水产畜牧局就明确提出“种草养畜”的发展思路,以“牧草当粮种,牛羊当猪养”的口号转变农民“养牛为耕田”的传统观念,提出了“肉牛和奶牛并举”、“黄牛与水牛并举”、“种草与养畜并举”的“三并举”思路,以“典型示范、政策扶持、设施配套、技术跟上”的一系列措施,建设桂西—桂中—桂北肉牛产业带和以南宁、柳州、桂林、玉林为中心的城郊型奶牛产业带。
与此同时,支持广西水牛研究所和广西畜牧研究所开展胚胎移植技术研发和示范;实施广西水牛研究所种牛场改扩建工程,启动水牛奶业发展;突出抓好牛品种改良,大力推进种草养畜,建设养牛示范小区,培育养牛业龙头企业等。4年的实践证明,这些思路和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牛品改为例。目前全区14个地级市的88个县(市、区)已开展牛人工授精工作,占全区县(市、区)总数的81.5%。全区牛人工授精站(点)达2632个,牛人工授精技术员总数达3500人。按每个站(点)年人工授精配种母牛300头计算,已具备年人工授精配种母牛78万头的能力。2004年,全区牛杂交配种数达60.8136万头,产杂交牛仔17.3517万头。一头杂交牛最高售价比同龄本地牛高出800元,按98%成活率计算,仅杂交牛一项就为全区农民增收1.36亿元。
其次,社会资金开始进入养牛业。如贵港市平南县老板成立平南绿源畜牧有限公司,投资2900万元发展肉牛养殖和屠宰加工。广西皇氏生物工程乳业有限公司最近在右江区实施种植、养殖、加工基地开发项目,将可带动周边1万多户农民脱贫致富。钦州的百强乳业、武宣的广西玉京水奶牛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武宣县仙池水牛品改有限公司订单发展畜牧业,培育了一定的消费市场,使水奶牛及奶品在广西区内外小有名气。
技术与投资是发展的重点难题
养牛投资大、周期长、技术难度高,最后才是效益好。这就使得技术与投资成为我区壮牛产业的“瓶颈”。
一些地方政府对养牛业还没有足够的重视,对养牛业宣传发动不够,扶持措施不到位;农民自身缺乏资金,养牛不比养鸡也不比养猪,一头牛动辄投入几百元,多则需要几千上万元,个体养殖规模难以扩大,民营资本投入仍旧不多,这就从养到繁到防疫、加工、销售都制约了其产业化的步伐。
培养出一头杂交黄牛至少需要两年时间,奶水牛则需要3到4年时间,加上选育和淘汰,品改需要更长的时间。在现有水平下,我区水牛和黄牛的平均受胎率分别仅为42.2%和57.9%,普遍偏低。广西水产畜牧局着眼整合全区养牛业的技术力量,成立有广西大学、广西畜牧研究所、广西水牛研究所、广西畜禽品种改良站参与的牛杂交改良专家组,从解决高产优质牛种源和提高牛人工授精技术水平入手,突破制约发展的瓶颈。
一方面,广西畜牧研究所和广西水牛研究所均亮出“借腹怀胎”的绝活,应用新引进新西兰耐粗饲的乳用娟姗牛和即将引进意大利地中海水牛胚胎和冻精,采用世界先进的胚胎移植技术和人工授精技术,分别利用本地黄牛和水牛资源,借腹繁衍良种后代,全部用于胚胎生产和冻精生产,在此基础上大规模进行杂交改良,扩大高产牛群的规模。另一方面,以广西畜禽品种改良站为主要力量,强化全区牛人工授精技术人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