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蓬勃发展 百色异军突起

  5月的百色,红红火火,生机盎然。
  今年第一季度,广西百色市的财政收入同比增长76.09%,增幅居广西第一。而平果、德保、田东三县财政收入的增幅分别达到142.38%、110.75%和76.24%,均创历史最高水平。按照这一发展速度,百色今年的财政收入将突破30亿元大关,再创历史新高,将跃居广西14个地级市的前四强。
  百色经济为何异军突起?百色市委书记梁春禄和市长刘志勇认为,是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泛珠三角经济区及中越“两廊一圈”的建设,给百色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特别是百色被确定为广西新工业基地、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铝工业基地后,百色紧紧抓住这些重要机遇,大胆探索创新,认真找准发展路子,充分发挥优势,乘势而上,使县域经济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从而促进了全市经济的高速发展。
  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思路,由“带状带动”到“板块推进”
  县域经济是以县市级行政区划所规定的范围为管理对象、以发展本地经济为宗旨的经济,是一个区域性、开放性兼备的经济体系。
  “右江百里文明河谷”开启了百色带状式的大开放和大联合,有力地带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大发展,使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县区各领域的资源、信息、市场等因素间相互影响的不断加深,百色市委、市政府很快发现,“诸侯经济”在县市这个层次仍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现实问题。
  百色决策者认为,如果把县域经济局限在一个县范围内封闭发展,就会使相邻县区间彼此视为竞争对手,在政策优惠上互相拼杀,在资源整合上互相掣肘,在产业区域分工上不协调性加大,最终会在发展方向上离区域经济一体化越走越远。因此,要取得更大的发展,必须更新观念,冲破狭隘的县域观,跳出县域看县域,树立全市经济一盘棋、各县区合力求发展的强烈意识,把县域经济由各自为政向合作发展转变。
  为把县域经济发展推上新水平,百色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右(江)三角”特色经济区(即包括右江区、田阳县、田东县、平果市、德保县、靖西县等右江三角地带),以“块状推动”的方式发展经济的思路。即通过重点建设百色中心城市和平果、靖西两个次中心城市,通过加快中心城镇的培育和发展,以中心城市带动城市经济发展,以中心城镇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局面。在“右(江)三角”特色经济区的建设中,将依托铝土矿、锰矿、煤炭、水电、火电、林纸、石化、制糖、建材和亚热带特色农业等优势产业,建设以城市、城镇为载体的优势产业区,推动工业经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推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形成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相互促进的格局,从而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右(江)三角”特色经济区的提出,淡化了诸侯观念,较好地整合了右江河谷、南部山区、北部山区三大区域的比较优势。据统计,“右(江)三角”特色经济区的经济总量占全市经济总量的80%左右,不仅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而且还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交通优势、人文优势和开放优势。多重优势的叠加,使“右(江)三角”特色经济区具备了率先崛起的条件。“右(江)三角”特色经济区的建设,把县域经济推上了产业分工更科学、资源利用更充分、经济关联更密切,合作纽带更紧密的发展轨道,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据梁春禄介绍,在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右江河经济区主要发展铝、电、糖、纸、煤炭、建材、石化、亚热带农业、红色旅游等优势产业;南部经济区主要以氧化铝、锰、铜冶炼和特色农业、特色旅游为重点;北部经济区则以水电、林纸、特色林果、特色旅游为主。这三片区域的互联互动,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将产生更大的辐射和带动效应。
  依托资源优势上大项目,以大项目打造产业集群
  百色市的资源可谓得天独厚。全市已发现57个矿种,其中铝土矿、铜矿、水晶、褐煤等储量居广西首位,铝土矿储量超过10亿吨;水能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水能资源达600万千瓦以上;现有森林面积2728万亩,木材蓄积量4400多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53.48%。
  但是,如何将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零星开发还是集约发展,是各自为政还是统筹推进?百色市委书记梁春禄和市长刘志勇认为,必须毫不动摇地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通过建设大项目,形成产业集群,从而达到做大优势产业、扩大经济总量、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三大”目的。
  近年来,为加快优势资源开发,百色市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中心,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和改善投资环境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大规模、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使全市县县上项目,月月有开工,形成了大规模实施项目建设的良好局面。据统计,“十五”期间,百色各县区的重大项目达到209项,总投资达788亿元。
  而今年第一季度,在全市12个县区中,有9个县区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0%以上,增幅最大的县达3.13倍。现在,百色实现了从后发展地区向西部大开发投资热点地区的转变,正成为中国向东盟开放的重要前沿。
  铝工业是百色最大的优势产业,为做大做强这一产业集群,百色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广西新工业基地和亚洲重要的铝工业基地的目标,加紧推进桂西华银氧化铝一期工程建设,做好平果氧化铝三期、电解铝二期相关工作和百色银海铝、隆林铝后继建设等一批铝工业项目建设,引进了平果亚洲铝业、平果铝型材、广东顺德大信公司精铝加工、湛江铜铝板厂、香港力劲铝轮毂加工等一批铝加工企业。此外,他们还大力发展与铝工业相配套的碳素制品、编织带、氟化盐、煤炭、电力等相关产业,初步形成铝工业集群。
  百色市通过抓好“铝电结合、林纸结合、煤电结合、矿电结合”,初步形成了铝、锰、电力、煤炭、制糖、造纸、石化、建材、特色农业等一批支柱产业和产业集群。
  坚持发挥各自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发展县域经济,最重要的就是培育特色产业,特色产业是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县域经济的生命力所在。基于这样的认识,百色市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牢牢树立“不求其多、但求其特”,“不求其全、但求其精”的发展理念,各县区依托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地培育特色产业,并努力使特色产业形成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从而增强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在右江区,他们通过抓好“红色之旅”和“小平足迹之旅”,促进了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激活了百色的第三产业。今年第一季度,百色共接待各地旅游者118.5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5.69%和208%。
  在田阳县,他们通过抓好国家现代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的建设,形成了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目前,田阳每年生产1.33万公顷反季节蔬菜,品种超过40个,成了全国有名的“南菜北运”基地。
  在平果市,他们通过实施“借铝兴平”战略,成功引进了一批与铝工业相配套的项目,使铝工业的产业链不断拉长拉大。2004年,该县财政收入完成7.94亿元,其中70%以上来自铝业贡献,是名副其实的“铝城”。今年,平果的财政收入将突破10亿元大关,成为广西“第一财政”大县。
  在靖西县,通过狠抓以锰冶炼为主的工业,吸引来了6家企业共8亿元的投资,一下子就冒出了一个冶炼新区。
  德保县作为总投资150亿元的桂西氧化铝所在地,千方百计抓住机遇,围绕桂西氧化铝建设大上一批氧化铝配套项目和运输、交通、城建等项目,百色新兴铝都建设正在加快推进。
  乐业县通过利用世界顶级旅游资源———大石围天坑景区,大力发展旅游业及相关产业,一跃成为广西旅游新一极。
  田林县则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大力推进林纸结合,深挖土特产品的发展潜力,大力推进水电建设,使新闻纸、八渡笋、水电成为了特色鲜明、前景广阔的主导产业。
  隆林县则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天生桥水电站,充分发挥电力优势,紧紧抓住电力、有色金属、建材、烤烟等产业不放,加大小城镇建设,2004年县财政收入达2.79亿元。
  西林县则利用驮娘江流域蕴藏17.88万千瓦的水能,大力发展小电站,成功引进外来资金9亿多元,使7座梯级电站迅速上马。现在,以驮娘江流域梯级电站开发为重点的电力工业正在迅速崛起。
  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子,形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发展局面,为进一步发展壮大百色的县域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坚持民资外资并举,破解建设资金瓶颈
  百色是后发展地区,经过近年来的发展,虽然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增强,但直到如今,发展经济所遇到的最大瓶颈仍然是资金。那么,百色是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的呢?百色市委书记梁春禄认为,必须坚持激活民间资本与引进外资相结合,通过盘活存量和扩大增量,破解资金不足的难题。
  据统计,百色共有90多亿元的民间资本,但如何激活这些民间资本,百色在两大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引导群众将资金用到经济建设上。近年来,百色的个体私营经济的增长率一直在25%以上。另一方面,百色实施新的发展战略,盘活国有闲置资产,鼓励民间资本快速跟进,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从而激活了民间投资。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百色的民间资本是有限的。因此,在出台政策激活民间资本的同时,如何引进外来资本成了百色决策者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为了吸引外来资本,百色又在两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一方面是围绕“四个结合”(铝电结合、林纸结合、煤电结合、矿电结合)进行定向招商。这种定向招商方式,有利于外来资本更好地参与本地优势产业的培育,也让外来资本得到更好的回报。另一方面是采取“靓女先嫁”的办法,让外来资本更好地参与本地优质资产的重组,使各种优质资产能够发展成为优势产业,有利于优势产业的做强做大。
  在当前国家紧缩“土根”和“银根”的情况下,盘活闲置国有资产是百色做强做大县域经济的重要手段。在这一过程中,百色市强调盘活闲置国有资产要与企业改制相结合,与招商引资相结合,与城镇化相结合,与促进消费拉动相结合,与处理存量和增量相结合,与化解潜在风险相结合。百色市委、市政府要求,2005年全市要完成企业改制工作,各县(区)要对国有资产进行全面清理,重新整合,盘活存量,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益。据了解,国有资产的出售和转让,促使百色的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实现了大幅增长。仅今年第一季度就完成7483万元,同比增收6238万元,增长5.01倍。其中,仅隆林县上缴铝厂改制收入就达1990万元。
  盘活闲置国有资产的过程带动了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壮大。面对需求旺盛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矛盾,百色采取了“以变应变”的发展策略。他们不愿住“金屋”、坐“银凳”,而是腾出办公用房、市中心存量土地拍卖出让,鼓励民营资本和境外资本进行开发投资;而新的办公设施的建设,又进一步保持了对投资和对经济发展的拉动。
  发挥政策杠杆作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政策是吸引投资和鼓励创业的重要因素。通过完善政策体系,营造良好的发展软环境,将对经济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为了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2003年,百色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定》、《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定》等“六个决定”和《关于整治投资软环境二十条规定》以及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十七个配套文件,并成立了广西第一个市级非公经济发展局。
  这些政策的出台和相关机构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据统计,百色市个体、私营、外资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达30%,在全市投资总额的占有率保持在35%左右。
  为了推进工业园区产业的培育壮大,百色市又出台了一整套工业园区的发展政策。这个政策的出台,促进了全市各地工业园区的发展。平果市规划、创办了城东、城南、城北和江南4个工业区。其中,江南工业园区一期规划面积达4.8平方公里。几年来,该园区先后引进了亚洲铝业有限公司、平果铝型材、铜铝板等一批加工项目及其配套项目。2004年,该园区工业总产值达18.5亿元,实现税金1.2亿元。
  右江区通过出台和落实招商引资政策,有力地推动了项目的上马。今年以来,该区先后签约了投资18亿元的碧水银湾、总投资3亿元的皇氏乳品等16个新项目。此外,还有东银山庄等27个项目开工建设。
  加强党委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运用“政绩档案”强化激励机制
  从今年开始,百色市的每一位干部又多了一份“个人档案”,叫“政绩档案”。这份档案上分别列出了涉及三个文明建设的13项考核指标,其中主要为经济指标,包括生产总值、招商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等。这些指标分阶段由专人核实登记,达标并超额完成的要总结经验,不完成指标的要逐项分析原因。这些记录,将作为以后干部考核提拔的重要依据。
  以正确的政绩观落实科学发展观,百色市找到了很好的载体。“政绩档案”的背后,是强化了党委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增强了领导干部对经济工作的驾驭能力。百色市委书记梁春禄认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而发展的关键是抓好经济建设。但过去对如何考核干部对经济建设的贡献,办法不够完善。因此,百色将干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分解为13项量化指标进行考核。这种考核办法,既增强了对干部考核的科学性,又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三个文明”工作的高度重视,更强化了对干部提拔任用的导向性。
  有了这一“杀手锏”,梁春禄对实现年初定下的“第一季度开门红,第二季度‘双过半’(即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全年实现三跨越”的发展目标显得信心十足。所谓“三跨越”,就是生产总值要跨越23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要跨越130亿元,财政收入要跨越30亿元。目前,“开门红”的目标已顺利实现,“双过半”的目标也近在咫尺。
  梁春禄表示,到2010年,“右三角”经济区将在百色率先崛起,工业总产值要达到900亿元,财政收入要达到90亿元。“右三角”将为整个百色市的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和财政收入达到100亿元做出重大贡献,成为广西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华南新闻》 (2005年05月18日 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