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近日,记者在桂林市农村采访时看到,这里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往日脏乱差的现象被干净整洁所代替,农民朋友谈起来笑逐颜开。这一变化正是桂林市开展清洁农村大行动的结果。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关系着农民的身体健康,与农村全面奔小康、构建和谐社 会的进程息息相关。桂林市的经验值得广大农村借鉴。
因地制宜改变农村面貌
桂林山水甲天下,秀美的山水醉倒了游客,可是,农村环境的脏、乱、臭、差和山水形成了很大的反差。从2002年开始,桂林市开始有步骤地开展清洁农村大行动,彻底改变农村的环境卫生状况。截至目前,全市已有800多个村庄获得了“文明卫生村”称号,计划用5—8年的时间,全市农村普遍达到卫生村标准。
在当地,农民把这项工作称作“不是‘形象工程’的形象工程”。
说它不是“形象工程”,是因为清洁农村行动不是领导的“政绩工程”,而是切实从农村、农民的需要出发,因地制宜地改变农村的面貌。
为了不让这项工作流于形式,桂林市委、市政府下了大功夫。
先用典型引路。坳背村是龙胜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整治后的环境卫生和山水同美。2003年8月引来了一批批的学习参观者,现场会干部们先来了,回去和农民们一讲,上百个村的农民自发组织来参观,眼界大开。农民们说,坳背村这么偏僻,都能搞好,我们也可以搞 清洁农村大行动不是“形象工程”,还因为这项工作不是表面的、短期的。清洁的对象不仅仅是公路边的村子,更多的是一些很少有人去的闭塞小山村。
清洁农村大行动彻底改变了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和农民的生活方式,展示了农村的新形象,因而又是形象工程,而且是个很好的形象工程。今年春节,一批浙江游客慕名到龙胜县三门红瑶寨旅游,农村的新形象让见多识广的导游都流连忘返。
在整治工作中,干部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农民看到了干部执政为民的新形象。主抓这项工作的桂林市爱卫会工作人员踏遍了全市几百个村子。在平等乡的太平村,干部们每次来,农民都是奔走相告、热情迎送。
农村环境卫生的变革
在桂林农村采访的几天里,记者看到的是干净整洁的环境,听到的是农民们发自内心的爽朗笑声,体验到的是舒适清新的农村生活。
南方雨水多,街道泥泞难走,晚上农民只有呆在自己家里。现在,村里的公共场所、房前屋后路面都修整了,条件好的用水泥,差点的就因地制宜用三合土、青石板。灵川县木匠户村50岁的俸华妹说:“现在出门不怕摔跤了,闭着眼睛都敢出去串门!”
以前农村的生活垃圾不是堆在院子里,就是倒在房前屋后,村子里到处是臭烘烘的垃圾场。如今,农民也像城里人一样,垃圾用袋子装起来,扔到垃圾桶里,在村里空地挖一个大坑,集中焚烧填埋,在上面种上树。
在所有达标的卫生村,农民每天都要求保持庭院、街道的整洁。记者在永福县袁家屯采访时,就看到一位村民拿着铲斗跟在牛后面。“这么好的路,可不能让它的粪便糟蹋了!”
现在,每家每户都在自家院子里建起了旱厕或水厕,粪便通到了沼气池。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曾组织10多个国家的有关官员专程来桂林考察,他们赞不绝口。
村子干净了,也开始培养农民良好的卫生习惯。就连孩子们都知道,吃东西前洗手,瓜果洗干净再吃,不喝生水。记者调查的一些村医也反映,环境卫生改善了,得病的少了。
农村走向现代文明的历史性课题
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是衡量农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农村走向现代文明、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面临的历史性课题。桂林清洁农村大行动,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首先,科学的发展观,不仅应落实在城市,也应落实到农村全面奔小康的实践,农村也需要可持续发展。
仅是改造厕所这项工作,就给桂林农村带来了一系列生态链上的变化,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农民不用去山上砍树砍柴了,保护了山林;漓江沿岸的村庄用上了粪尿分集式厕所,避免了污染漓江;清洁的沼气能源,用来煮饭和照明,农民用电减少了;沼气的废水用来浇蔬菜、喷药,种植无公害蔬菜;在填埋的垃圾坑上种树,树木长得格外喜人…… 其次,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有恰当的切入点和载体。
桂林市把农村环境卫生改造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切入点,把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民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农民原来觉得农村精神文明离他们很远,现在体会到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仅就在身边,而且实实在在地改善了他们的生活。
龙胜县里排村56岁的侯凤娇说,现在“夜生活”很丰富:听科技、法制、教育等各种讲座,还要扭秧歌、看表演。环境卫生状况的改善给里排村带来很多新风气:村民们在一起活动的次数多了,交流多了,矛盾少了,远近闻名的“刁民村”成了市级“文明卫生村”。
第三,农村工作必须做到实处。
一些人认为农村环境卫生是小事情,但小事情看似容易,要改变却很难,需要上上下下齐心协力,扎实工作。桂林市委副书记邓纯东下乡时,常常带着地图和创建卫生村的名单,随时去指导和检查。在采访中,很多农民拉着记者的手说,请记者一定多写写经常下乡的干部。
第四,农村环境卫生改造是个长期的历史性课题。
桂林共有4万多个自然村,这场清洁农村的行动,触动的是“遗传”了千百年的农村陋习,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邓纯东坦言:“这样大的盘子,不是三五年刮一阵风就能彻底改观的。”
农民们也说,清洁农村要子子孙孙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