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一些农产品频遭技术壁垒,有关部门认为农户应该尽快抓住农业标准化这双“神奇之手”。记者从广西质量技术监督局获悉,广西已建立的78个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中,已有不少示范区驶入了经济“快车轨道”,有的产量翻倍增长,有的利润十分可观,鼓了农户腰包。
据了解,广西一些农产品由于国外的高技术标准而无法进入国际市场,比如牛肉不能进入欧盟市场,龙眼、柑橘、苹果、香梨均不能出口美国等。此外,也有一些消费者反映,鲜红的草莓、亮丽的黄橙、滚圆的西瓜等一些反季节水果,没有了往日的清香。
广西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负责人分析,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农产品的技术标准不高或者根本没有按照标准进行生产,致使这些农产品的质量“原地踏步”,甚至有的农户为了恶意提高产量,使用了不当的栽培方法,比如对瓜果催熟、使用激素助长、超量喷洒农药等。
为此,广西有关部门加大了农业标准化战略实施力度。2004年,广西质量技术监督局共验收了贺州芳林马蹄等5个农业标准示范区,发布了象州桑蚕、马山黑山羊、容县沙田柚等一系列地方标准。截至目前,广西已完成建立78个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这些示范区建立后,目前有不少已“立竿见影”,驶入了经济发展“快车轨道”。
以马山黑山羊为例,该示范区2003年被列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后,根据山区特点,该县有关部门起草3项地方标准。目前,该县养羊业已初具规模,全县养羊户达2.31万户,养殖量达12.5万只,产量连续3年翻倍增长。据统计,该县去年1月至8月销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黑山羊达6.6万只,为国家创汇466万美元,同比增长48%。
不少农户靠养黑山羊发了“洋财”,建了“洋房”,还买了“洋车”。此外,在象州县桑蚕标准化示范区的前3年,该县3年养蚕15.6万张,年平均产鲜茧1627.6吨。实施示范区后,桑园面积已达10万亩,全年养蚕24万张,产茧8000吨,实施标准化示范区后,蚕农人均养蚕收入1350元,人均增收230元。
据悉,广西将在今年进一步推进农业标准化实施进度,一是引导企业采用采标标志产品不少于30个;二是在广西制糖、果蔬、肉类、粮油、蚕茧、烟草、林产、木薯、剑麻等农产品标准体系初步建立的基础上,重点推进中药、香料、茶叶、罗非鱼、水奶牛等农产品标准化,培育出一批高质量、高效益的名特优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