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西频道3月2日电(记者刘水玉 邓苏勇)工业重镇广西柳州市针对行政区划调整后城乡矛盾较突出的新情况,利用自身优势,实施“三项会战”,推进“工业下乡”,扶持龙头企业,带动了农民增收,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
柳州是我国西南工业重镇。2002年底,柳州接收了原柳州地区的鹿寨、融安、融水、三江4个县,使得全市农业人口翻了一倍,人均经济指标倒退了5年左右。在新形势下,柳州决定充分利用自身工业优势,反哺“三农”,探索一条城乡协调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新路子。
2004年8月,三江侗族自治县洋溪乡古崖村农民吴全有家用上了沼气。这是柳州市及六县多方筹措资金补助农民修建沼气池的结果。到去年底,柳州沼气池保有数达17.4万座,三分之一的农户用上了沼气。
从2003年起,柳州市积极开展农村公路、沼气池、重点村镇建设“三项会战”。两年来,全市共投入2.21亿元资金,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大改善。
柳州优势在工业,特色在工业。柳州市委、市政府分析认为,只有发挥自身优势,实施“工业下乡”,才能从“体质”上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随着城市拓展,原市区一些大型企业不再适合在市区生产、扩张。柳州市乘机将这些企业搬迁到附近的县城、乡镇,以增加县级财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柳州锌品股份有限公司就一举被搬迁到鹿寨中心工业园区。整个工程项目总投资近3亿元,投产后可为当地增加税收约5000万元,相当于鹿寨去年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
柳州还利用汽车产业整合提高的机遇,将有关配套企业放到紧邻市区的县城,帮助打造“配套经济”。柳江就是“配套经济”的实践者和受益者。目前,柳江县有汽车配件企业48家,形成了完整的汽配产业链。去年全县汽配产业完成工业产值16.1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四成;来自汽配产业的税收占全县税收的一半以上;去年农民增收中约有70%来自汽配产业。
在柳江县土博镇梅里村,韦日升盘算着去年种植“一点红”药材的纯收入:每亩扣除成本,约有1200元收入。梅里村是柳州花红药业有限公司的“一点红”种植示范基地。花红药业和村民签订合同,提供种子和技术,保底价收购种植出来的药材,带动了农民增收。
象花红药业这样的龙头企业,在柳州还有许多。这类龙头企业在柳州市扶持下,依托6个县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加工业,带领45万户农民增收致富。如柳江造纸厂大力发展林竹业,带富了林农;凤糖集团大力发展蔗糖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带富了蔗农;金嗓子、花红药业等企业发展中草药种植,带富了药农。据统计,去年柳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250元,比上年增长8.1%。(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