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加工业高速起跑 南北钦防罗非对虾业带显优势

 

2004年我区农业冲破重重天灾取得丰厚硕果,农民收入扭转多年来低速增长的局面,增速为1997年以来最高。其中,养殖业保持快速增长,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罗非鱼、对虾更是波光潋滟中最引人注目的增收项目。数据表明,2004年我区罗非鱼、对虾养殖总量跃居全国第二,已初步形成南北钦防地区罗非鱼、对虾优势产业带,并向周边扩展,凸显出助农增收的优势。

小鱼虾做成增收大项目

罗非鱼养殖周期短、群体产量高、肉质鲜嫩、含肉率高、病害少,国际国内市场广阔。2003年自治区政府出台罗非鱼养殖基地建设扶持政策,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罗非鱼的养殖规模化;在此基础上,2004年自治区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罗非鱼产业化发展的意见》牞要将小小罗非鱼做出产业大项目。政府推动,市场拉动,各地群众养殖罗非鱼积极性高涨。在养殖传统较好的南宁市,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带动养殖户和投资者多渠道筹集资金,鼓励对旧鱼塘升级改造,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2004年全市新增罗非鱼养殖面积800公顷。邕宁县那马镇养鱼能手苏忠经营养殖水面21.8公顷,收获罗非鱼45万公斤,加上生产草鱼等其他鱼类,苏忠一年赚了140多万元!

对虾是广西主要的出口海产品,民间养殖基础好,增收空间也很大。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我区全面推开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赋予广大渔民长期而稳定的水面、滩涂渔业使用权,这是一项保持渔区稳定、保障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号称“水上钦州”的钦南区有沿海荒水、荒滩和低产咸酸田4万公顷。就是在政府扶持对虾发展的形势下,这片荒山苦水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肥田沃土。钦南区连片开发荒水、荒滩和低产咸酸田,发展以对虾为主的海养业,出台“定产定税,谁投资、谁开发、谁经营、谁受益”的优惠政策,2004年,钦南区对虾养殖面积达4533公顷。

然而,养殖技术是扩大对虾养殖的最大“瓶颈”。两三年中,自治区水产部门扎实治理养殖环境,推广先进养殖技术,培训养殖队伍,大力改造低位虾池,新增养殖面积667公顷;工厂化养虾的实现,更有力地推动我区对虾养殖的规模化与产业化。尤其是利用地下半咸淡水养殖对虾获得成功,产品质量安全有所提高,农民的养殖效益也得到更多保证。2004年我区对虾养殖面积17680公顷,产量7.95万吨,产值达15.9亿元,加工外销超5万吨。

出口加工企业高速起跑

在2003年首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广西北海洪恩水产有限公司以最高的外汇订单成为脱缰而出的一匹黑马。2004年,北海洪恩再次夺得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的出口头牌。广西水产品出口加工让国内外同行眼前一亮。

这同样标志着我区出口水产品加工企业开动了强大的带动引擎,高速度地建立了水产产业模式,提升了产业水平。至2004年,我区已有9条罗非鱼加工生产线及一批对虾加工生产线,已经形成年加工10至15万吨原料罗非鱼和3至5万吨原料虾的生产能力。据不完全统计,达到加工出口规格的罗非鱼2.5万吨,精加工出口罗非鱼片0.8万吨。形成了以北海、南宁为代表的罗非鱼和对虾加工出口新格局,加工出口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北海市2004年水产品出口1.6万吨,同比增42.9%,创汇4800万美元,同比增34%;其中4家重点对虾、罗非鱼加工企业,全年出口量总计9500吨,创汇3700万美元,占全市水产品出口创汇额的75%以上。

在出口加工企业的带动下,按照国际质量安全标准要求,我区养殖标准化生产迅速展开。南宁市推行了1333公顷罗非鱼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项目;出口企业的养殖基地、养殖户自觉地学习应用于标准化生产技术。北海正五海产有限公司与1400多户养殖户建立合作关系,严格按照GMP操作规范和HACCP(国际)质量体系标准,对原料采购、生产加工、贮藏运输等生产全过程监控,对每一批原料都进行抗生素和药物残留的检测,并直接对养殖户进行标准化养殖的指导和培训,规范农户的养殖行为。钦州市在钦南区建立了4个对虾养殖标准化示范基地、1个罗非鱼养殖标准化示范基地,初步建成钦南区尖山万亩对虾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004年新发展无公害对虾养殖面积1333公顷,其中400公顷通过了自治区无公害基地验证;防城港市10个水产养殖场(户)联合开展无公害产品产地认定申报工作,农垦东兴京岛海水养殖有限公司榕树头对虾养殖基地等率先通过了无公害产品产地认定。

到目前为止,我区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的对虾养殖基地636.89公顷、罗非鱼养殖基地768.1公顷。

社会化服务功能有力推动

采访中,就我区罗非鱼和对虾产业化取得的成绩,自治区水产畜牧局局长陈荣贵认为,在良好的养殖传统基础上,我区罗非鱼和对虾发展迅速,围绕它的其他相关行业必须一起发展。对此,区水产畜牧局渔业生产处处长李昭信说,就罗非鱼和对虾而言,关键在于养殖技术和种苗的生产供应,提供良好的社会化服务就能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为此自治区水产部门大力建设罗非鱼、对虾的苗种生产体系,提高饲料质量,“健康养殖”的理念得到养殖户广泛接受,最好的环境、最好的饲料、最优良的种苗日益进入养殖的各环节,全价饲料在罗非鱼和对虾养殖中推广应用,科研攻关取得了养殖技术的大突破,围绕着对虾和罗非鱼养殖的整个社会化服务功能相对其他产业已相当完善,并且已进入运用市场标杆自我调节的良性循环。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区罗非鱼、对虾产业化取得了突出的成就。2004年,全区水产良种覆盖率为100%。广西水产研究所南美白对虾良种场投入试产运行,广西水产引育种中心等投资建设的罗非鱼良种场、苗种繁育场,均形成生产能力,雄性罗非鱼苗生产大幅度增加。全区罗非鱼、对虾苗种年生产能力分别达到12.9亿尾和120亿尾,基本满足了全区养殖生产的需要。

2005年,按照国家标准建设的南宁(区水产研究所、南宁良种场)北海(合浦县)罗非鱼良种场、来宾市兴宾区罗非鱼越冬基地、广西水产研究所SPF南美白对虾良种场二期工程都将加快建设速度,并争取农业部立项将广西水产研究所SPF南美白对虾良种场二期工程作为国家级良种场建设;继续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信息等服务,扩大罗非鱼、对虾等优势品种的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水平和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