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农村经济呈现三大亮点

  钦州日报报道:记者日前从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去年我市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初步统计,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当年价)75.81亿元,增长6%

  科技推广力度加大

    
我市各地继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切实加大了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和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推进力度,全市创建22个国家级和自治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农产品标准化综合示范基地,总面积达到148万亩,其中种植业示范基地10个,面积146万亩,养殖业示范基地12个,面积2万亩,实施“优果工程”面积53.2万亩。灵山县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和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县项目、浦北县无公害香蕉生产示范基地县项目、国营东风农场和国营华山农场通过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认定面积达116.3万亩。

  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加快

    
全市全年新上农产品加工项目36个,其中超1000万元的项目3个,全市上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累计达197家,年加工能力200万吨左右。全市共有农业龙头企业95家,建立产业化农产品基地97.5万亩,带动农民15万多户。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520多个,直接带动近8万户,户均增收2380元,辐射带动农户15万多户,户均增收1188元。全市农村合作组织健康发展,全市共有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00多个,发展会员达2万人,其中灵山县文利镇奶水牛养殖协会入选国家民政部表彰的全国500家先进民间组织,并荣获全区优秀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称号。

  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

    按照自治区的要求,我市各级把劳务输出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的新兴产业来抓,狠抓培训工作,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全市共举办农民工转移培训班1026期,培训人次达9.24万人。劳务输出规模不断扩大,工资性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全市劳动力转移总数达到49.7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8.6%,其中去年新增9.55万人,劳务输出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新兴产业。农村服务业发展进一步加快,总产值达4000万元,增长33.33%。据市有关部门分析统计,全年全市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973.9元,增长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