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兵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陆兵主席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2004年工作回顾

  
2004年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一年来,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全区各族人民一道,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和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努力克服禽流感疫情、洪涝灾害、50多年罕见的干旱和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等困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就,较好地完成了自治区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三突破”目标全面实现,全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五”计划目标。
  初步统计,全年全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达到33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8%;财政收入突破400亿元,达到403.68亿元,增长18.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突破100亿元,达到121.84亿元,增长83.6%,创历史最好水平。

  ——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成功举办,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我区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确立,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明显提高。初步统计,全年合同引进区外境内资金超过1100亿元,增长36%;实际到位资金250亿元,增长1.3倍;外贸进出口总额42.9亿美元,增长34.3%,其中出口24亿美元,增长21.6%,超过预期目标。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三次产业全面增长。
  初步统计,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045亿元,增长17%,增幅创1995年以来新高,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5%;第一产业增加值811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1288亿元,增长17.1%;第三产业增加值1221亿元,增长10.6%。

  ——就业超过预期目标,人民生活水平有新提高。
  初步统计,全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2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1%,控制在预期目标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90元,增长11.6%,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增长9.5%,均超过预期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3.4亿元,增长13.5%,超过预期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7.2‰,控制在预期目标内。

  ——社会和谐稳定,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全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广大干部群众精神振奋,呈现出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可喜局面。

  这些成就,标志着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经济运行正处在近10年来最好时期,进一步增强了全区各族人民继续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2004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农业和农村经济较快增长。
  
全年89个县域单位生产总值增长12.5%左右,粮食种植面积比上年增加21.9万亩,尽管遭受严重的干旱和洪涝灾害,粮食总产量仍达到295亿斤,与上年基本持平。种植业优势产品区域布局调整取得新成效,优势产品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区域更加集中。水产畜牧业保持较快增长。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龙头企业逐步壮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产业化经济组织带动农户增收的能力明显提高。

  第二,强化工业主导地位,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突出抓好优势产业和强优企业的技术改造。

  第三,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得到加强。
  自治区统筹推进的239项重大项目有216项开工,开工率达90.4%。
  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37个项目基本实现开工。

  第四,加快推进各项改革,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组建自治区和各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初步解决国有资产出资人问题。
  出台支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全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增长13.1%。
  深化农村税费改革,降低农业税税率1个百分点,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全区农民负担的农业特产税、农业税比上年减少10.01亿元,减幅为55.7%。

  第五,举全区之力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对外开放取得重大突破。
  博览会商品贸易累计交易总额10.84亿美元;签订涉外合作项目129个,总投资49.68亿美元;签订国内合作项目102个,总投资额485.4亿元。
  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区域合作。把加强两广合作作为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重点,签署了全面加强两省区合作协议,双方共签订105个有代表性的经贸合作项目,总投资额498.6亿元。“百企入桂”工作进一步推进,一大批外省市民营企业、上市公司进入我区投资兴业。

  第六,注重统筹兼顾,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实施农村教育“312工程”、“两基”攻坚开局良好,教育结构调整取得成效,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得到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较好效果;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农村卫生服务条件有所改善。文化精品工程深入实施,群众基层文化活动更加活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第七,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全年全区共筹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资金4.93亿元。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切实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100%做到按时足额发放。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年共筹集城镇低保资金4.53亿元,做到了应保尽保。建立了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工资支付预警机制和监测制度,做好农民工工资的清欠工作,到2004年底,已清欠农民工工资5.21亿元,占拖欠总额的96%。
  农村五保村建设得到加强,建成3800多个五保村,解决了50000多个五保对象的住房难问题,全区25.8万五保对象最低生活得到保障。实施扶残安居项目,解决了1350户无房、极度危房残疾人住房问题。

  第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行政能力得到提高。
  顺利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机构设置和事权划分更趋合理。
  积极推进政企分开,自治区直属企业与原主管行政机关脱钩工作稳步推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认真组织实施行政许可法,全面清理行政许可项目及其实施主体,提请修改或废止的地方性法规53件、政府规章62件,取消我区自行设定的行政许可项目197项,精简幅度达80%。

  2005年主要任务

  今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为“十一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一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自治区党委八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认真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抓住当前有利时机,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财政收入增长12%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左右;城镇新增就业2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7%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5%。

  一、以发展县域经济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强化“三农”工作培育壮大经济强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全面落实扶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挂钩联系和对口帮扶工作。
  完善县域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加快培育壮大一批生产总值超50亿元、财政收入超5亿元的经济强县。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一是加强土地产出和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建设。二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建设。三是加强农业物质装备能力建设。四是加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建设。五是加强农产品加工转化和市场开拓能力建设。六是加强农业综合支持和服务能力建设。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优势特色农业。
  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着力提高“三个比重”:一是加快培育和壮大优势经济作物产业群,着力提高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二是大力发展水产畜牧业,着力提高水产畜牧业在农林牧渔业中的比重。三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着力提高优质农产品的比重。
  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
  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今年对全区28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部免征农业税,其他县农业税税率统一降至2%。组织实施好乡镇撤并工作。

  二、以加快工业化进程为重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实施“工业兴桂”战略。同时,把发展工业与发展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等更好地结合起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和强优企业,促进工业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支持强优企业发展,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制定和落实扶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41个开发区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引进带动能力强、产业关联度高的工业项目,促进园区经济加快发展。加快桂林、南宁、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北海高科技园区建设,推进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深化产业分工,加快发展服务业。
  引导服务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围绕把我区建设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域性商贸中心和物流中心,加快发展会展业和现代物流业。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发展咨询、法律服务、科技服务等中介服务业。鼓励和扶持发展社区服务业。
  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做好煤电油运和重要原材料供需衔接。
  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做好中心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专项规划间的衔接。积极引导多元投资主体参与城市道路、桥梁、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防洪堤等基础设施建设。
  整合力量推进县城和小康示范镇建设。坚持走产业兴镇和集约化发展道路,将各类工业区、乡镇企业小区作为城镇新区来规划和建设。鼓励和引导农民进城安居置业。

  三、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调整投资结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投入。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方向选项目、报项目、上项目。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完善工作机制,集中力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进一步健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选择机制、责任机制和激励机制。强化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培育壮大多元投资主体,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
  运用市场机制筹措建设资金,加快引进和培育壮大多元投资主体,形成促进民间投资的激励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的良性循环机制和灵活高效的资本运行机制。有计划地把政府投资建成的部分基础设施项目向社会转让经营权或股权,将收回的资金进行再投资,增强政府扩大投资能力。统筹安排使用好各类政府性建设资金,引导和带动社会投资。

  四、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力争年底前完成全区规模以上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监管方式,对所监管的国有企业实行严格的经营业绩考核制度。着手研究国有资本预算制度实施办法。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垄断行业、公用事业以及法律法规没有禁止的其他行业和领域。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国有和集体企业改制和重组。运用担保、贴息等手段扶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拓宽非公有制企业融资渠道。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诚实守信。推动非公有制企业体制、机制、技术和管理创新。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做大做强。
  深入推进投资体制改革。
  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抓紧制定相关实施办法和配套措施,及时废止或修改不符合新要求的投资管理法规、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制度。做好项目核准制执行中新老办法的衔接,加强对项目备案工作的指导。研究制定自治区本级预算内投资管理办法,推进代建制试点工作,建立投资决策责任制,实行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制度和重大投资项目后评估制度。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继续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及政府采购制度等各项改革。改革和完善自治区对下财政体制,从今年起对部分税种实行自治区与各市县分享,实行比较规范化的分税制;增强自治区对地方财力不平衡问题的调节能力,继续帮助基层缓解财政困难;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实行奖补结合的办法,调动地方加快经济发展和增收节支的积极性。
  统筹推进其他各项改革。

  五、以招商引资为重点,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和“东靠西联、南向发展”区域合作战略,充分运用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促进对外开放上新水平。
  加强和改进招商引资工作,大力引进国内外资金。
  统筹抓好利用内资和外资工作,全年实际引进区外资金300亿元以上。突出抓好博览会签约项目、两广合作项目、桂港澳合作项目和桂浙合作项目的落实。健全招商机制,创新招商方式,促进招商引资企业化、专业化、社会化。积极推行项目融资、股权投资、经营权转让、企业并购、境外上市等利用外资方式。突出抓好重点园区、重点产业、重大项目的招商引资。深入推进“百企入桂”工作。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努力扩大外贸出口。
  深入实施内外贸一体化、市场多元化和以质取胜战略,加快进出口促进体系建设,落实好国家有关贸易便利化措施和出口退税政策,实现外贸出口增长11%。
  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促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扩大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推动具有竞争优势的传统产品创品牌,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优化外贸经营主体结构,增强出口经营主体活力。
  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积极参与区域合作。
  加快建设相关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完善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办展模式,形成博览会良性发展机制。
  积极参与泛珠三角经济区建设,深化与粤港澳的全面经济合作,促进基础设施、产业与市场的对接。拓展与长三角等区域的经贸合作,扩大合作规模,提升合作水平。巩固发展与大西南的经济协作,积极推进南贵昆经济区建设。

  六、以增收节支和增进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为重点,做好财税金融工作贯彻落实国家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强财税金融工作,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财力和金融支持。
  开展增收节支,优化支出结构。
  加大非税收入监缴和稽查力度,严格按规定纳入预算实行规范管理。合理安排财政支出。加强审计工作,严肃财经纪律。全面清理各级政府负债,努力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
  推进银企合作,发展地方金融。

  七、以实施科教兴桂和人才强桂战略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启动实施第三轮科技创新计划。
  组织实施星火富民等重大科技工程,组织实施服务县域经济等重大科技行动,建设“三农”科技服务网、中小企业创新科技服务网、引进创新科技服务网等网络平台,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实施专利战略,整合科技资源,促进科技与经济更紧密地结合。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人才市场体系,推动人才合理流动。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建设和改造一批市、县、乡(镇)文化设施。
  抓好重大和重点文化工程建设。实施艺术精品工程。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文物、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管理。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促进经营性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加强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推进公立医疗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维护公民合法健康权益。坚决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
  推进其他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
  稳定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和低生育水平,今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76‰以内。采取综合措施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的问题。
  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实施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和公益林建设等工程,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八、以扩大就业和推进扶贫开发为重点,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解决困难群众生活问题。
  重点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形成更多的就业增长点。认真落实财政、信贷支持和税费减免等各项扶持就业政策。加强失业调控,控制失业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基本完成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与失业保险并轨,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养老保险市级统筹,启动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解决好关闭破产企业和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做好国有改制重组企业劳动关系处理工作。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
  通过发展农业生产、增加非农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措施,使农民收入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落实鼓励消费的各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培育和扩大消费热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及商贸设施建设,拓宽消费品进入农村市场的渠道,促进农村居民消费。
  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为民办好十件实事。
  今年,要集中力量为民办好十件实事:一是实施农村基础教育工程。二是实施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三是实施基层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工程。四是实施民族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五是实施贫困地区移民搬迁安置试点工程。六是实施农村饮水安全解困工程。七是实施农村沼气池建设工程。八是实施城乡基层公安派出所和司法所建设工程。建设基层派出所项目205个、基层司法所项目207个。九是实施农民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十是实施城镇居民安居工程。

  九、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重点,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认真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及时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主动加强同人民政协的联系,积极支持政协委员发挥参政议政作用。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切实办好人大代表的建议和政协委员的提案。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和完善基层政权、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等公开办事制度,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加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建设,深入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服务博览会、树文明新风”系列活动。深入实施“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和“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弘扬科学精神,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以建设平安乡镇(街道)、平安社区(村)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努力建设平安广西。
  支持和加强国防建设。
  完善国防动员教育体制,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加强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建设。抓好人防工程建设。
  支持驻桂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建设。认真落实优抚政策,做好复员转业军人安置工作。广泛开展双拥和军民共建活动,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十、以行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切实加强政府行政能力建设,提高行政效能。
  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提高经济社会管理能力。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改进经济管理方式方法,加大规范市场准入、强化市场监管、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等方面的工作力度,着力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组织实施好自治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各专项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提高科学民主决策能力。
  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健全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优化决策环境,拓宽人民群众参与决策的渠道。强化决策责任,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健全纠正改正机制。
  加强政府法制工作,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制定和完善政府有关规章,提高政府立法工作的质量,用制度规范和制约政府及政府部门的行政行为。严格实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违法要追究。
  加强政风建设,保障行政能力建设有效推进。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