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经济日报记者 孟宪江 李力 实习生 刘慧

    

  2005增产增收又上新台阶

    春华秋实又一年。  

    岁末年初,盘点2005年,我们欣喜地看到,地里的庄稼丰收了,农民肩上的负担减轻了,打工的收入到手了。现在,亿万农民兄弟们都在张罗着过个快乐祥和的新年。  

    2005年,中央下发了新世纪以来第二个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一号文件”。在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支持下,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成为宏观调控的一大亮点。在全社会的瞩目和期盼中,2005年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2005年,粮食生产保持较大幅度增产。预计全年粮食总产9680亿斤,比上年增产291亿斤;粮食亩产620斤左右,再创历史新高;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3250元,比上年增加314元,实际增长6%。农业各行业平稳较快发展,农业科研和推广工作成效显著。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产品对外贸易快速增长。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

    2005年农业的好形势,为“十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传出好消息:

    “十五”时期粮食生产实现超常性的恢复增长。2004年和2005年粮食连续两年增产,增产总量超过1000亿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较大程度的恢复,这在历史上并不多见,对经济发展和稳定大局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粮食单产连续刷新历史纪录,单产提高成为总产增加的主要支撑因素。

    农民增收扭转多年低速徘徊的局面。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2005年在较高起点上又实现6%左右的增长,农民收入多年低速徘徊的局面得以改变。“十五”期间农民收入年均增幅可以达到5%。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步伐加快,主要农产品向优势产区和产业带集中,优质农产品集中度提高。优质粮食产业发展加快,畜牧业不断壮大,园艺业和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乡镇企业结构不断优化,增长质量提高。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全国产业化经营组织已达11.4万个。农民就业结构非农化进程加快,非农就业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0%左右,农民外出务工人数“十五”期间平均每年增加442万人,2005年达1.082亿人。

    农村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农民负担明显减轻。粮棉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得到加强。积极推进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继续发展完善。农业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取得重要成果。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利用外资和“走出去”规模持续扩大,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农业对外开放格局正在形成。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农产品贸易国。

    农业科技进步取得重大进展。超级稻、转基因抗虫棉、矮败小麦、禽流感疫苗等方面的科技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农业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达38%。2005年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8%,比“九五”期末提高11个百分点。

    在关注和期待中,在喜悦和振奋中,我们与2005年依依惜别,迎来充满希望的2006年。

    2006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有专家认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议》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

    如何让新农村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总体部署。  

    会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出发,着力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三增”目标。

    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毫不动摇地把粮食增产作为“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事关全局的重大目标。既要着眼于粮食产量的稳定增加,更要着眼于粮食品种改善、品质提高、结构优化,力争“十一五”期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0000亿斤水平。

    努力实现农业不断增效。坚持把农业增效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千方百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综合效益,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努力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坚定不移地把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要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优化增收格局,构建增收长效机制,争取“十一五”期间农民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为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创造条件。

    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说,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目标,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要把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加以科学把握和统筹谋划。“十一五”期间,要紧紧围绕“三增”目标,实施“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通过转变增长方式,拓展发展领域和途径,提升发展能力和竞争力,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农业部提出,实施“转变”战略,重点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发展节约型、环保型农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不断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实施“拓展”战略,重点是拓展农业发展领域和途径,构建农业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开拓农产品市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提高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水平。实施“提升”战略,重点是提升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支撑保障能力,强化农业物质技术基础,健全农业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能力和竞争力。

    杜青林强调,建设新农村,要把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作为中心任务,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主攻方向,要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要优先解决农民最关切的实际问题,要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多方支持、形成合力。

    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也是新农村建设起步之年,为做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农业部将启动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等“九大行动”,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农业效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十一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期待着,2006年和“十一五”期间的农业和农村经济能够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再次写下厚重的一笔,成为一道更加亮丽的风景。

      元旦之际,地处江西偏远山城的德兴市处处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氛围。日前,记者在该市街头巷尾采访,见人们张灯结彩,喜笑颜开,以各种形式迎接新年的到来。卓忠伟 王宗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