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签约仪式在广西南宁举行。仪式由中国—东盟博览会组委会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办公室、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承办,自治区主席韦韬出席致辞,自治区党委常委、常务副主席许永锞主持相关活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有明、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徐绍川等领导,及东盟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经贸促进机构负责人、中外企业代表共500余人参会。
签约仪式。主办方 供图
韦韬在致辞中指出,东博会、峰会21年来累计开展200多场商商对话与投资推介活动,已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核心平台。此次签约是深化经贸合作的新成果,将推动双方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他强调,广西正处于历史最好发展时期,将从公平竞争保障、惠企政策落实、开放合作扩大、AI赋能强化、政务服务优化五方面发力,推动项目早落地见效,邀请企业家与壮美广西建设同频共振。
会上,多国企业代表分享合作规划。老挝SX集团董事长苏琳·沙纳塞表示,集团已与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将推动老挝大型语言模型、国家级老挝语AI语料库建设,打通政务、产业等场景智能化应用;深圳优必选科技创始人周剑透露,将深化柳州人形机器人超级工厂建设,2025年实现千台下线规模,并构建数据采集中心推动产业协同;深圳和而泰智能董事长刘建伟计划依托合作中心,打造“北上广深与广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全链条生态,推进数智幼教、农业等体系建设;香港建滔集团执行董事张广军则称,广西作为对接东盟的“桥头堡”,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绝佳平台,期待以合作项目助力广西发展。
本届签约仪式紧扣“AI唱主角、企业为主体”主题,现场签约项目共155个,含产业项目94个、“人工智能+”项目44个、国际经贸类项目17个,呈现四大显著特点:
一是AI与千行百业加速融合。44个“人工智能+”项目覆盖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涉及制造、服务、农业等领域,优必选防城港数据采集、新华三贺州图灵小镇等头部企业项目落地,将完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二是跨境产业合作更活跃。国际经贸项目覆盖越南、马来西亚等6个东盟国家,含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老挝中心等项目,外商投资聚焦石材加工、生物燃料等产业,助力构建稳定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
三是制造业集聚态势凸显。签约制造业项目74个,投资额占比88%,涵盖机械装备、新材料等领域;沿边临港产业园区4市签约29个项目,投资占比达36.9%,政策牵引作用显著。
四是重大项目支撑有力。10亿元(含)以上项目共45个,含2个百亿元级、3个50—100亿元级项目,理文造纸绿色纤维新材料、崇丰新能源智能电动车产业链基地等项目,将推动重点产业补链强链延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