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归雁人才”返乡追梦

  4月9日,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三只羊乡加荷村,瑶族女青年蓝雨在村后山坡上查看养殖的140箱蜜蜂;凤山县三门海镇弄仁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向华彬正指导脱贫群众学习养殖技术;广西都安百弄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蓝立贵忙着打电话联系客户发货……

  在河池革命老区的千山万弄里,他们忙碌的身影有着一样的青春气息,他们或许互不相识,却有着一个共同的身份——返乡大学生。

  A筑巢引凤让返乡大有作为

  2020年4月28日,由都安壮志雄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行研发、生产的广西首架载人型无人机,在都安瑶族自治县三岛湾航空科普基地下线并顺利完成试飞。同年7月30日,该公司无人机项目实现量产。这一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的高科技项目,是一群从都安走出去的清华学子带回来的。

  “无人机项目落户都安,不仅是回报家乡,更是看到家乡具备了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条件。”该公司首席科学家陆耿教授说。

  近年来,河池市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作为全市重点改革工作任务来抓,推动形成“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抓发展首先要抓人才”的高度共识,不断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实施“归雁人才”回引、“乡村领军人才”培育工程以及“雁归宜州”“峨城家书”“智绘兰途”等人才回归工程。在河池这片充满希望的红色热土上,一个为青年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悄然搭建了起来。

  “肥水不流外人田,吸引人才、集聚人才关键在平台。我们主动激发山区后发优势,搭建人才回归平台,营造才尽其用的环境,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河池市副市长、都安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陈继勇说。

  B脱贫攻坚战场的青春力量

  2011年大学毕业的蓝立贵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带着“带领瑶族乡亲斩穷根”的誓言,回到都安养起土鸡,之后还陆续拉了几名都安籍大学生返乡“入伙”。

  在创业过程中,这个大学生养鸡团队以诚信为本、以质量取胜,养出来的土鸡备受市场青睐,蓝立贵因此获第六届全国诚实守信模范提名奖。同时,蓝立贵及其团队一直力所能及地帮助有困难的群众,聘请残疾农户和失业人员为饲养员,还无偿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目前,“大学生土鸡”带动发展的养殖户遍及都安7个乡镇500多户脱贫户,去年产值超过800万元。“蓝立贵”和他的“大学生土鸡”的名头也响遍都安。

  在河池的千山万弄间,返乡大学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蓝立贵并不是个例。

  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韦小隆在柳州读大学毕业后,回到巴马那朝村,引导群众发展中草药特色产业;毕业于上海华东大学设计系的毛南族小伙子谭江永,辞去在上海的工作,回环江创办工作室、企业合作社……

  “全市广大青年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一线,践行群众路线、增长能力才智、锻造过硬素质、锤炼务实作风,在扶贫帮困中显身手、比贡献、增才干。”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河池市委书记何辛幸说,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返乡大学生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汇聚起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青春力量。

  C乡村振兴沃土的青春动能

  如今,在河池的广袤农村,一群返乡大学生正投身基层,用自己的活力和智慧,为乡村振兴注入一股股“青春动能”。

  现年26岁的向华彬,2017年9月毕业于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6月,他放弃高薪待遇回村创业,经营一家超市,同时还创办黑山羊养殖示范基地,现养殖黑山羊150多只。作为村里新生代返乡创业大学生,向华彬在今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高票当选三门海镇弄仁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成为凤山县最年轻的村级“领头雁”。

  “回来是一种情怀,挑起‘担子’则是一种责任、一份挑战。”向华彬说,青年人要有时代担当,更要有创新精神,以新时代新思维挑起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担。

  无独有偶,2020年12月,广西大学毕业的东兰县巴畴乡巴畴村26岁的韦春艳也结束了在广东大城市打拼的生活,揣着回归家乡、建设家乡的梦想,报名参加了家乡村两委换届选举。依靠干练的办事风格,在今年举行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韦春艳当选为巴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在今年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河池市各县(区)多渠道宣传发动吸才引才,引导致富能手、复转军人、特别是大学生和大中专毕业生参加村两委选举。全市村两委班子成员中,大专以上学历2399人;30岁以下“一肩挑”67人,其中,返乡大学生36名,超过半数。据统计,2016年至2020年,河池市共录用公务员(选调生)3009人,其中户籍为河池籍且毕业院校为市外高校(含在职教育)的有2620人,占比超过87%。

  他们好不容易走出大山,大学毕业后却又放弃大城市优厚待遇和广阔职业舞台,毅然回归河池千山万弄里。河池返乡大学生把理想和抱负注入新征程,在坚守担当为民的初心和使命中、在革命老区的乡土间放飞着青春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