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持续抓工业补短板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南宁讯(记者/乔晓莹)1月14日,记者从南宁市财政局获悉,作为经济发展形势的“晴雨表”,2019年南宁市实现财政收入800.69亿元,首破800亿元大关,增长6.3%,超额完成全年目标;对全市财税增长贡献最为突出的是第二产业,二产税收增收对全市税收收入增长贡献率达72%。

  强首府关键在强产业,强产业核心在强工业。过去一年,南宁市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完善和强化“六稳”举措,盯住产业特别是工业发展不放松,创造和发挥比较优势,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强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强二扬三优一”,交出了一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单”。

  该市工业基础不断夯实,持续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重点产业加快发展。据统计,1-11月全市共引进工业项目278个、总投资487亿元,为近三年之最;全年实施技术改造项目330项,项目数量超过前两年总和;全年实现新建投产入规企业85家,创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合众和天际新能源汽车等一批标志性重大项目成功落户,瑞声、歌尔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南宁·中关村科技园等创新平台的溢出效应不断凸显,“高位嫁接”、创新发展走出新路子。

  数据显示,2019年第二产业税收增收是支撑南宁市税收收入整体增长的主要支柱,对全市税收收入增长贡献率达72%,增长17.78%。其中,制造业税收更是实现了高速增长,制造业实现税收收入133.14亿元,增长幅度高达31.74%。2019年该市非税收入完成99.7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26.88%,在政策性减税数额较大的情况下,占比仍稳中有降,比全区平均占比低近10个百分点。

  “2019年,南宁市呈现出财政收入量增质优、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强工业成效不断凸显的良好发展态势,这是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全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以及国家全面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的背景下所取得的,实属不易。”广西财经学院院长夏飞认为,近年来南宁市坚持“二产补短板”、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大力发展三大重点产业,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效已初步显现。他认为,随着强首府战略逐步落地见效,这些新兴产业对于未来财政收入的贡献势必会越来越大,南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