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代表委员聚焦脱贫攻坚

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代表委员聚焦脱贫攻坚

  1月12日,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在广西人民会堂开幕,代表们在听取政府工作报告时热烈鼓掌。记者 邓 华摄

  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

  过去一年,我区脱贫攻坚连战连捷。实现125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1268个贫困村出列,预计21个贫困县摘帽,全区贫困发生率降至1%以下,脱贫成效保持全国前列。

  “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重中之重,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吹响了全区脱贫攻坚决战冲锋号。

  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深度贫困地区如何实现高质量脱贫?如何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怎样拓宽销售渠道,让农户种得出还要卖得好?代表委员们献计献策,畅所欲言。

  打好深贫歼灭战

  离2020年底只剩11个多月的时间,我区还有24万贫困人口未脱贫、660个贫困村和8个贫困县未摘帽,脱贫任务排全国前列,时间紧迫。

  脱贫攻坚打到现在,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集中兵力打好深度极度贫困歼灭战,对大化、都安、隆林、那坡4个极度贫困县,乐业、罗城、融水、三江4个深度贫困县(自治县),靖西、环江等7个贫困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县(市),以及138个贫困发生率在5%以上的贫困村实行挂牌督战、全程督战,坚决攻克深度极度贫困堡垒。

  2018年,自治区确定了极度贫困县名单,随后又确定了100个极度贫困村和1万户以上的极度贫困户,并着手研究制定《决战极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支持政策》,每年额外安排每县5000万元、每村200万元,并增派1名以上驻村工作队员。

  “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完成既定目标。”那坡县县长农斌代表介绍,除了充分利用上级对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支持保障政策,该县还积极打好散居少数民族村屯脱贫攻坚战,发展养蜂、中药材种植等产业。对边境一线、石漠化片区等进行分类指导,整村攻坚。对符合条件的极度贫困户安排一定数量的公益性岗位,每个极度贫困村安排10个以上公益性岗位,每户极度贫困户安排1个公益性岗位。

  深贫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是代表委员关注的重点。东兰县县长徐迪克代表呼吁:“希望有更多政府新增债券的投入,这对我们深度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太重要了。”

  我区已明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新增额度、各项涉农资金新增部分50%以上投向深度贫困地区。出台决战极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支持政策,2019年和今年两年统筹安排支持资金32.3亿元。

  “建议动员贫困户尽可能全部进入合作社,或者让小散贫困户与专业大户绑定,有条件的地方与加工企业绑定,让贫困户由‘小散’状况转化为团队状况。”面对难中之难,坚中之坚,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郭绪全委员认为,除了执行规划,增加投入外,还应进一步理清思路,突出重点;除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还要强化科技服务,增强农户抗风险能力等。

  发展产业除穷根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四大战役”“五场硬仗”要接着打。

  作为全区精准实施“八个一批”脱贫攻坚之首,全区脱贫攻坚“五场硬仗”之首,产业扶贫得到了政策的强力护航,一系列政策文件,成为项目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安排的重要依据和保障。

  不仅如此,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也重点支持有扶贫任务的县(市、区)发展特色产业。2019年,自治区财政筹措落实专项扶贫资金137亿元,切块下达54个贫困县涉农整合资金177亿元,支持贫困县统筹用于扶贫产业发展。

  “脱贫攻坚以来,广西发展‘县级5+2’‘村级3+1’扶贫特色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为今后的产业扶贫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打下良好基础。”郭绪全委员表示,2016-2018年,全区已脱贫人口中,78.75%的贫困人口主要通过产业帮扶实现增收脱贫;目前全区发展有“县级5+2”特色产业的贫困户占有发展能力贫困户总数的92.92%。

  广西出台的《全区有扶贫任务县(市、区)特色产业目录和认定标准》,明确了每类县每个产业的规模、集中连片点数量和连片点规模要求。各地确定了“县级5+2”“村级3+1”特色产业,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扶贫产业,如百色芒果、南宁香蕉、融安金桔、天峨珍珠李、富川脐橙、巴马香猪等横空出世。

  “我们今年的目标是实现人均一亩油茶、一亩核桃、一亩板栗、一头黑山猪、百只东兰乌鸡和户均一头牛。”徐迪克代表说,经过几年的发展,东兰的特色优势产业得到进一步彰显。该县油茶种植已发展到30万亩,乌鸡的饲养量2019年达700万羽。现在,板栗、油茶、核桃种植已实现了既定目标,下一步还要在种粮上下功夫,让群众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稳步增收。

  “发展产业,有个强有力的带头人太重要了。”阳朔县福利镇绛村党支部书记毛丽成代表建议,对成绩显著、带贫效果突出的致富带头人给予相应奖励,以激励更多的人带头致富。

  巩固成果迎胜利

  脱贫摘帽并非终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巩固脱贫成果,保持现有扶贫政策稳定,加大产业就业扶贫力度,实施搬迁后续“十大扶持”工程。

  “我们将对特殊贫困群体实行应保尽保、应兜尽兜,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监督摘帽县落实‘四不摘’要求,保持攻坚态势,防止松劲懈怠。”自治区扶贫办主任蒋家柏代表说,我区会建立和落实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对脱贫监测户、边缘户给予及时帮扶,解决实际困难,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四不摘’对我们是个实实在在的利好,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徐迪克代表表示,东兰县易地扶贫搬迁已经搬迁了9298名贫困人口,要进一步巩固他们后续产业的发展,鼓励其在新家园创业就业,实现稳定收入,让他们真正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大对扶贫开发任务较重的非贫困县、非贫困村的支持力度,做好对非贫困户中生活困难人员的帮扶”的内容,让罗朝阳代表倍感振奋。作为田阳县那满镇新立村党总支部书记,他敏锐地发现,我区近年来对贫困村的投入很大,但是非贫困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受到忽略。因此,他建议:“在取得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扩大覆盖面,对一些不是贫困村但比较落后的非贫困村、边缘村加大投入力度。”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以消费扶贫、电商扶贫为主抓手打造社会扶贫升级版”,引发大家热议。郭绪全委员说:“我们在调研中发现,销售工作几乎是所有贫困户的‘短腿’,建议发展电商,牵线团体采购,帮助进行采后分级等简单处理,全力以赴提前谋划好销售工作。”

  毛丽成代表对此很是认同:“前两年动员村民种植砂糖橘,今年销售不畅,售价不高,农户赚不到钱,有返贫的可能。希望政府想办法解决一下销售难的问题。”

  行百里者半九十。代表委员纷纷表示,越是临近胜利,我们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冲锋向前,集中力量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跑好“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