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广西经济观察】增投资上项目 强支撑稳增长

  抓好重大项目建设,既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当务之急,也是增强发展后劲的长远之策。

  2019年是广西经济提质增效的攻坚之年。今年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区上下紧紧抓住重大项目这个促投资稳增长的“牛鼻子”,以开展“重大项目建设攻坚突破年”活动为抓手,找准切入点、结合点和发力点,扎实开展各项工作,重大项目建设步伐铿锵有力。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今年我区共开展9次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和1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不断掀起建设高潮。11月底,提前超额完成年度3000亿元攻坚突破投资目标任务,为全区稳投资、补短板、促增长提供了坚实的项目支撑和保障。

  千方百计稳投资

  12月19日,2019年第四季度全区重点基础设施项目集中开竣工暨天峨(黔桂界)至北海公路(巴马至平果段)开工活动在百色市平果市举行,这是本年度我区最后一次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为重大项目建设再添一把火。

  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以来,全区各级各部门聚焦3000亿元年度攻坚目标,持续挖掘潜力,先后举行全区稳投资补短板重大项目、重点产业项目、重点基础设施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合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截至11月底,全区重大项目建设完成投资7134.5亿元,其中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099.5亿元,同比增长30.7%,超额完成年度3000亿元攻坚突破投资目标任务。

  “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严峻局势下,全区上下创新思路,采取了不少新举措,让重大项目建设得以顺利推进。”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相关人士介绍,今年来,我区加大简政放权改革力度,减少前置环节,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优化各项审批制度;探索创新重大项目容缺审批办法,南宁至玉林铁路等7个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通过容缺审批实现了早开工;创新年中工作会议模式,将重大项目现场观摩纳入会议内容,现场观摩形式新颖,直观、明了地展示重大项目建设成果,在全区掀起了“比、学、赶、超”的建设热潮。

  全力以赴补短板

  今年以来,我区围绕建设大能力主通道、衔接国际运输通道,着力抓好沿线铁路、公路、港口、航道、园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聚焦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民生等领域,着力补短板、破瓶颈。

  6月30日,一列满载70个标准集装箱货物的中欧集装箱班列从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首发驶向德国杜伊斯堡。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是广西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破瓶颈的标志性项目,也是广西首次将铁路集装箱作业区域延伸至码头前沿,解决了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问题。项目建成后,装卸车能力由过去的每天4列提升至20列以上。

  建设美丽广西,释放乡村振兴活力。2019年,我区共争取到农林水项目中央预算内资金70.953亿元,同比增加5.993亿元;争取到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的政府专项债券农、林、水专项准备项目32个,债券额度共94.824亿元;将36项特色农业项目纳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总投资234亿元,截至11月底,累计完成投资22亿元。

  生态兴则文明兴。为持续担当绿色经济发展重任,2019年我区谋划实施了一批生态环保重大项目,其中漓江生态保护是生态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桂林漓江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项目已经启动,项目总投资918.8亿元,由147个子项目组成。

  2019年,重大项目建设始终保持对民生建设的支持。截至11月底,我区将119项教育事业、卫生事业、文化事业和体育事业、其他社会民生类等5个方面的社会民生项目纳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总投资194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52.5亿元。

  转型升级促发展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一直以来,重大项目建设坚决支持和主推产业转型升级。

  华为信息生态产业合作区基础及配套设施项目(一期)是我区电子信息产业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代表性重大项目。华为的进入,有力改善了龙头企业带动问题,为我区走出“高端产业”的“低端环节”奠定基础。

  “目前,华为信息生态产业合作区已引入年产手机1亿部的深科技公司等关联企业,为打造千亿元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打下坚实基础。中国移动、华谊智测等公司也已顺利入驻。”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华为信息生态产业合作区建设正有序推进,预计2020年完成一期项目建设并投产。

  为落实好自治区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顶层设计,今年8月,自治区成立“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指挥部”,将144项重大项目列入指挥部重点推进项目表。

  11月18日,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江南片区国光产业基地项目一期试生产。此项目主要承接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加工制造基地转移,项目总投资10亿元。

  “国光产业基地项目的入驻有望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组团入驻,形成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江南片区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已有广西大昌保温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入驻配套的供应链基地。

  “今年以来,全区各市结合本地实际,将重大项目建设和重要战略规划紧密结合,开辟了重大项目建设支撑经济增长的新路径,有力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相关人士说。

  为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实现与粤港澳大湾区无缝、快速衔接,玉林市找准“建高铁、修机场、造码头”3个支点,建设一批交通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全力推进“东融”交通互联互通。为打造“东融”互补互促产业体系,玉林以机械制造、服装皮革、新材料、大健康四大千亿元产业重大项目为抓手,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补链式、强链式对接,引进正威广西玉林新材料产业城等一批项目,签约台湾达鑫科技产业园等3个总投资100亿元的项目;加快建设以玉林新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的162家企业整建制承接广东织布、纺纱、印染、制衣等服装皮革上下游产业全产业链升级式转移,形成玉林市服装皮革大产业格局。

  贺州市通过在深圳设立贺州市驻粤港澳大湾区经贸联络处、东融新产业育成中心,在深圳、广州设立“双招双引”工作站,设立贺州新经济新业态产业发展基金等举措,先后引进广西软视科技、广西一曜生物等36个新经济新业态项目,有力促进贺州市新旧动能转换。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投资和项目建设仍然是保持我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最直接、最有力、最有效的手段。”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区各级各有关部门将立足重大政策战略,积极主动谋划储备一批新的重大项目,确保项目建设的可持续性,进一步强化重大项目要素保障服务,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再创新高,切实发挥重大项目建设对稳增长的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