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人民宗旨 服务“两大战场” ——贺州市就业工作围绕脱贫攻坚和全力东融努力提速升级

  “您认为我市就业创业政策落地是否存在困难?”“您认为当前我市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脱贫的难点是什么?”“您认为贺州当前劳务输出面临哪些困境?”……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贺州市人社部门广大干部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紧紧围绕就业工作如何服务好脱贫攻坚和全力东融两大主战场,通过实地走访、交流座谈、发放问卷等形式进行深入调研,对照群众期盼查找自身差距。期间共发放调查问卷125份,召开座谈会8场次,收集整理问题四大类、建议30多条,并认真查摆分析、立行立改,着力做好百姓就业这篇文章。

  广宣传、深推进,加快就业扶贫政策落实

  通过日常工作中发现,部分贫困群众反映对就业扶贫政策不了解、不熟悉。贺州市人社部门高度重视,将落实就业扶贫政策作为检验“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的首要任务,重点抓好整改落实。一是成立人社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调整充实人员力量,班子成员全部出阵,抽调对应业务股室骨干尽锐出战。二是结合本地实际,相继制定出台了《贺州市“技能扶贫大行动”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扶贫公益性岗位开发助力脱贫攻坚的通知》等一系列人社扶贫政策文件,为打赢就业扶贫硬仗提供制度保障。三是广泛宣传就业扶贫政策,以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制作就业扶贫政策“口袋书”,设置就业扶贫政策宣传栏,利用新媒体平台精准推送,依托帮扶联系人入户宣传等,进一步扩大就业政策宣传,提高贫困群众、扶贫车间(企业)负责人就业扶贫政策知晓率。四是及时兑现、拨付各项就业扶贫资金,发放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一次性奖补16.7万元,就业补助资金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补贴81.23万元等,切实将就业扶贫政策转化为“真金白银”,确保就业扶贫资金落到实处、取得效益。

  细绣花、真扶贫,加强就业帮扶精准见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就业工作,一定要精准发力,确保完成就业目标。”针对当前就业扶贫工作中存在的贫困劳动力信息不完善、帮扶不精准、成效不明显等问题,贺州市人社部门党员干部坚决以习近平扶贫论述为指导,用绣花功夫做实做细就业扶贫工作。一是紧盯就业扶贫“四个渠道”促进就业目标,通过扶贫车间吸纳、返乡创业带动、有组织劳务输出、扶贫公益性岗位安置实现就业的贫困劳动力为2.56万人,完成2018-2020年三年就业扶贫行动任务的197.64%。二是着眼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就业帮扶,摸清26个易地扶贫安置点12686户61620名搬迁群众的劳动能力、就业培训意愿,通过建设移民安置点就业服务中心26个,发展搬迁移民安置点扶贫车间70个,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332个,开展25期1056人技能培训,实现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12528户32464人每户至少1人就业,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三是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极度贫困户,一方面在贺州“土瑶”聚居的深度贫困村认定就业扶贫车间5个吸纳67名贫困劳动力就业,组织当地群众参加职业技能培训362人,有序组织到广东转移就业473人。另一方面“一对一”帮扶647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极度贫困户,通过乡村保洁、护林、护路、村务协理等扶贫公益性岗位安置463人就业。

  拓领域、求创新,加深粤桂劳务协作融合

  贺州市是劳务输出城市,农村劳动力主要流向珠三角、闽东南、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截止2019年6月底,贺州市在外地务工农村劳动力约33.27万(其中广东地区务工23.06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32.50%。针对当前贺州市劳务输出质量不高、就业不稳定等问题,贺州市人社部门积极探索创新,多举措深化粤桂劳务协作,加快融入大湾区发展。一是设立人力资源服务工作站,提升粤桂协作服务能力。2019年6月,贺州市与肇庆市完成互设共建人力资源服务工作站,并依托工作站收集东部地区优质岗位信息3.7万个,1-9月累计引导和帮助贺州籍5468名贫困劳动力转移到肇庆及广东地区就业。二是开展粤桂扶贫协作培训,提升贫困群众就业技能。昭平县、富川瑶族自治县人社部门采取集中培训方式,组织贫困群众到贺州职业学院参加“粤菜师傅”5期专题培训;采取送外培训方式,免费将396名贫困群众分9期9班次送到肇庆市职业技师学院开展为期20天的“两个100人”(粤菜师傅、育婴员各100人)异地教学培训,并积极推荐到当地企业就业。三是引进设立粤桂协作企业,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富川瑶族自治县与肇庆四会市政府联合引进伟正电子科技公司、晶联科技发展公司、振成生态食品公司等企业,建立“富川—四会扶贫协作产业园区”,有效促进当地农村劳动力增收致富。该企业还在富川立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及部分行政村设立了粤桂协作扶贫车间,进一步将就业岗位送到群众家门口,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贺州市人社局 陈贤麟 黎宁 杨念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