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造血式”扶贫已帮扶223.61万贫困劳动力就业

广西

  17日下午,广西促就业助脱贫新闻发布会在南宁举行。记者 冼妍杏 摄

  南宁10月17日讯(记者 冼妍杏 实习生 高格)10月17日下午,广西促就业助脱贫新闻发布会在南宁举行。2016年起,广西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各项就业扶贫扶持政策,通过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大规模开展技能培训、加强跨省市劳务协作、完善公共就业服务等方式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转移就业帮扶力度,2016年至2019年8月,已累计帮扶223.61万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发挥了“造血式”就业扶贫在打赢全区脱贫攻坚战中的关键作用。

  搭平台

  建成五级联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2017年以来,全区先后投入4.7亿元,按照“有人员、有场地、有设备、有流程、有网络、有经费”的“六有”标准,全面推进农村基层就业服务平台的建设,建起1255个乡镇(街道)就业社保服务中心、14268个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基本建成“区、市、县、乡镇、村”五级联通的公共就业社保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便捷的“家门口”式就业服务。

  此外,广西还加快推进各项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从线下向线上拓展,整合网站、手机、微信等多种服务渠道,推动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实现“一点登录、全区查询”的公共就业信息服务。

  明底数

  加强贫困劳动力信息库管理

  开展贫困劳动力信息库建设工作,是开展精准公共就业服务的关键。广西依托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采取“以户为单位、一户一表、入户调查”的方式,在全区范围内实施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掌握农村劳动力的基本信息、就业、社会保险、技能培训需求。

  截至2019年9月,广西劳动力信息数据库共录入2484万条农村劳动力信息,其中贫困劳动力384万人(含已脱贫人员信息)。截至今年9月底,全区易地扶贫搬迁户有163297户,搬迁劳动力41.9万人,已实现就业27.41万人(其中转移就业有143230户),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搬迁户已基本实现就业(含务农等)。

  加强数据库的动态管理,定期开展摸底调查,落实跟踪服务,加强相关信息核验及数据比对,动态更新人员变动和就业失业情况,为开展精准公共就业服务提供依据。

  提技能

  努力提高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近年来,广西始终牵住就业技能培训这个“牛鼻子”,以就业为导向,加大培训力度,其中,对农村贫困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提出要实现全覆盖,即让每个有培训意愿、培训基础的贫困劳动力得到一次以上的免费培训的机会,掌握一定的就业技能。

  此外,广西还坚持以赛促训,目前,共举办了5届广西农民工技能大赛,全区累计有9.38万名农民工参赛,带动岗位练兵近60万人次。

  广西创新开展48所技工院校与54个贫困县结对帮扶贫困家庭“两后生”精准职业培训工作,院校每培训合格1名学生给予1.2万元的补贴,学生培训期间包吃、包住,培训合格后帮推荐就业。截至目前,先后招收培训4批次16000多名“两后生”。

  在全区开展以“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创业”为主题的“千村万企”职业技能培训大行动,截至2019年8月,全区共有29.22万名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包含参加全区职业技能培训的11.61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有效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

  拓渠道

  促进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广西制定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系列政策,引导社会各界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大力推进农民工创业园、就业扶贫车间、就业扶贫基地建设,努力开发更多就业岗位,促进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全区38个农民工创业园已有入驻企业936家,其中农民工创办企业610家;提供就业岗位达5万个,吸纳农民工就业2.3万人,其中贫困人口0.37万人。全区各级人社部门建设认定“就业扶贫车间”2794家,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19.14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2.9万人。全区100多家就业扶贫基地,其中30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就业扶贫基地,定向招收贫困劳动力。大力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安置难以转移就业的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类工作,累计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4万个。

  精服务

  扎实开展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工作

  广西通过深化粤桂劳务协作、开展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举办专场招聘会等措施,精准帮扶一批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

  目前,自治区、8个设区市、33个贫困县分别与广东省三级人社部门签署扶贫劳务合作协议,创新采用“三来三往”模式将广东就业岗位送到家门口,仅在2019年一季度“春风行动”期间,广西与广东各级人社部门对接工作226次,广西向广东提供1.63万条有意愿到粤务工人员信息,广东向广西提供用工企业1662个,提供岗位14.91万个,召开东西部劳务协作现场招聘会290场,远程在线招聘会24场,组织进场应聘23.3万人,直接组织输送26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