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护佑生态谋大略 造福民生绘新图

  护佑生态谋大略 造福民生绘新图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两周年特别报道之二

  又是芳菲四月时。特殊的时空节点,总能勾起厚重而又难忘的记忆。

  两年前,也是这个美好的时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作出重要指示:扎实推进民生建设和脱贫攻坚、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新的时代背景和战略布局,站在全局高度,对广西民生工作和生态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赋予的新使命。

  打开时间的胶卷,壮乡人民一张张幸福开心的笑脸逐一定格:脱贫了、搬新房了、就业有着落了、看病更有保障了、蓝天白云越来越多了……

  两年来,我区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真抓实干、勇于担当,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最大追求,用发展解决发展中的难题,用发展解决关乎民生的大事,持续深入推进民生社会事业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脱贫攻坚,迈出精准再发力的坚实步伐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我区始终坚定不移把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和第一民生工程,采取非常政策、非常举措、非常力度,举全区之力集中攻坚,确保如期完成全面脱贫任务。

  2017年,我区在全国率先出台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办法,开展贫困人口动态调整,突出以屯为单位,全区净增贫困人口22.8万人;建立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信息员队伍,每个贫困村落实一名专职扶贫信息员;加强“一帮一扶”工作,52.3万名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明确联系贫困学生责任;选派5000名第一书记和3.4万名干部驻村帮扶……

  2018年以来,我区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聚“焦点”瞄“靶心”,瞄准20个深度贫困县、30个深度贫困乡镇、1490个深度贫困村,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倾斜支持,改善交通、水利、电网等基础条件,加强帮扶工作力量,坚决攻克贫中之贫、困中之困。

  同时,我区持续打好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村集体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粤桂扶贫协作“五场硬仗”。目前,20个深度贫困县产业扶贫对贫困户的覆盖率达88.79%,高于全区平均水平近8个百分点,带动贫困户20多万户;贫困地区建立了以糖料蔗、水果、油茶、核桃、桑蚕、中草药、猪牛羊鸡鸭养殖等为主导的特色产业体系,全区产业扶贫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约113万户,覆盖率达80%;全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3万元的贫困村4731个,占比94.6%。

  我区还进一步夯实精准扶贫六项基础工作,即加强建档立卡和动态管理,落实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办法,确保建档立卡扶贫对象精准;加强扶贫信息员队伍建设,提升队伍能力;加强“一帮一联”工作,压实帮扶联系人责任,推动脱贫计划、扶贫政策和帮扶项目落实;加强“一户一册一卡”工作,发挥手册倒逼帮扶责任及工作落实的作用;加强驻村帮扶工作,强化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的管理考核和服务保障;加强扶贫档案工作,严格按照档案目录标准及要求,收集、归档和管理各级扶贫档案。

  2018年,我区预计115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1400个以上贫困村出列和14个贫困县摘帽。

  我区还采取超常规的措施,给予极度贫困地区、极度贫困人口更大扶持力度:今明两年,将投入32亿多元支持4个极度贫困县、100个极度贫困村脱贫攻坚,涉及屯级道路建设、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农村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

  脱贫攻坚,广西已迈出精准再发力的坚实步伐!

  聚焦民生,提振八桂儿女对改革发展的信心

  百姓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百姓有所求,改革有所为。两年来,一项项改革举措、一串串增长数字、一件件惠民实事、一幅幅民生图景,传递出了壮乡人民幸福的佳音:

  老百姓钱袋子更鼓了——2018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两万元,达到2148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3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3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8%。

  就业稳中向好,“饭碗”越端越牢——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2.1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0.14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人数3.9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4%,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

  教育更加公平——2018年,全区新建中小学校(幼儿园)263所、改扩建7800多所,乡镇中心幼儿园覆盖率99.6%;新增43个县(市、区)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加快推进,广西大学纳入“部省合建”高校行列。

  困难群众住得更舒心了——“十三五”时期,广西易地扶贫搬迁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1万人,其中2016年至2018年计划搬迁70万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已累计搬迁69.33万人,搬迁入住率99.04%。

  民生持续改善,离不开政府真金白银的投入。两年来,我区在民生领域的投入之多前所未有、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覆盖面之广前所未有。

  ——筹措落实为民办实事工程项目资金。2017-2018年,全区共筹措资金1100余亿元,加快补齐民生短板,着力抓好教育、卫生与健康、养老、城乡基础设施等民生领域建设。

  ——2018年是自治区成立60周年,我区以此为契机,统筹谋划和推进实施了一批重大公益和民生项目。其中,中央安排大庆专项补助资金10亿元全部用于教育和卫生领域的民生项目建设。

  ——借助多个重大民生项目,积极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制度,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探索职业技能培训新思路,帮助广大劳动者能够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努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把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统筹整合资源,创新发展路径,努力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一批养老产业重大项目,正在加速推进。

  身边的可喜变化,手中的真金白银,为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顺应了千家万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提振了八桂儿女对改革发展的信心。

  保护生态,守住环境安全底线夯实“绿色家底”

  “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生态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广西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要有新气象、新作为的期待与要求。

  过去这两年,广西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个扎实”新要求,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以环境安全为底线,以突出环境问题为导向,坚持对症下药、精准发力,坚决守住生态环境底线,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顺利推进,生态环境质量得到较大改善,主要指标保持全国前列。

  2018年以来,广西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站建设跨上一个新台阶。目前,广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已经基本建立,实现全区75个县级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站监测实时结果向社会公布。同时,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在2018年开展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及技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7天等级预报准确率达到93%,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广西丰富的水资源,为地方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活力。2018年以来,我区在碧水保卫战中持续发力——

  在南宁,南宁市沙江河流域综合治理PPP项目作为我区重大环境保护建设项目之一,于2017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并在2018年12月底正式竣工投入使用。如今,市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在桂林,漓江治理严守生态底线,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截污治河。完成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有效解决漓江枯水期生态及旅游问题;实施漓江治污工程,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近100%;对相关水域的网箱养鱼进行彻底清理整治。

  与此同时,我区在过去的一年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通过推进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生态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特色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效果显现,较好地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保护八桂绿水青山,必须不断夯实“绿色家底”。全区造林绿化年均投入50多亿元,长期保持每采伐一株树就新种植两株树的力度,使得数十年来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活立木蓄积量、活立木可采率四项重要指标年年保持增长,迅速跃居全国前列,从根本上保障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永续利用。据评估,2018年广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达到1.37万亿元,植被生态质量和植被生态改善程度在全国位居榜首。

  依托越来越厚实的“绿色家底”,广西林业经济跳跃式发展壮大,从一产主导成长为二产主导,三产后起直追。2018年,全区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5628亿元,名列全国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