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在地头"暖"在心窝 我区地头冷库建设效应速写

  “有了冷库,我们养的土鸡‘飞’得更远。”“有了冷库,蜜橘错开上市高峰卖价更高。”“有了冷库,市场上的蔬菜供应不会断档。”

  冬季里,记者从桂南一路走到桂北,探访那些建在乡村地头的冷库,捕捉农民的切身感受。乡亲们的表情和话语直观告诉记者,地头冷库带来的效益显而易见,受益群众心里热乎乎的。

  农产品保鲜加工和冷链物流进村行动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惠民工程,2017年初由自治区供销合作联社负责组织实施,计划建设冷库数量131个,其中贫困县占52个。截至2018年12月中旬,已竣工投入使用117个。全部完成后,库房总容量将达8.8万多立方米。“这项惠民工程建设周期短、见效快。”自治区供销合作联社主任王健说。

  “由于担心变质,我们夏季回购的大批土鸡,每天只敢宰杀40只左右,最远也只敢供应到柳州市。”忻城县润华牧业公司副总经理伍文庆说,他们在该县渡江村江信屯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养鸡。以前由于没有冷链,养殖量与销售量双双受制。2018年7月,采取政府财政支持一部分,公司投入一部分的方式开建地头冷库,10月已竣工投入使用。“现在一天可以宰杀1000只鸡,更重要的是,160多贫困户养鸡热情高涨。”他说,区内及广东、上海等地的订单直线上升,一些生鲜农产品也搭上顺风车,效益一年增加了35%。

  “有了冷库,2018年两个贫困村摘帽没问题。”鹿寨县供销社刘晓方介绍,2017年底,他们与东马村、高坡村村委合作,利用村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基金和地头冷库补助资金建冷库,相应配套柑橘选果机、包装机、清洗机等设施,以每公斤0.1元的分红方式租赁给经销商使用。蜜橘价格便宜时先冷藏,市场缺货时再售出。按每年冷藏1000万公斤计,可带来直接经济收入100万元,两村村集体分红5万元。此外,在选果、清洁、包装环节,每年还可为村集体经济增加4万元左右的收入。

  来宾市八桂粮油有限公司地头冷库项目建成后,公司与城厢等7个乡镇30多个村屯200多种植户进行收购合作,带动种植蔬菜面积2000多亩;与城区内12个机关单位、学校合作,为食堂提供蔬菜配送。2018年两三个月就收购蔬菜约5000吨,订单农户平均增收6000多元。

  桂林市突出砂糖橘、月柿、黑李、雪梨、柑橘、大果山楂等特色优势产业,建设26个地头冷库,覆盖农户1.4万多户,辐射带动种植面积5万多亩。

  “冷库有效带动了周边群众抱团种植同类产品,易于形成区域农业产业集群,进而推动区域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河池市宜州区供销社主任覃宝珠介绍,该区怀远供销合作社和嘉联丝绸公司建设的2个地头冷库,用于鲜茧冷藏,每批收购冷藏示范区内农户鲜茧260吨,全年可冷藏2800吨,带动农户2490户,直接带动核心示范区桑园种植1.12万亩,辐射带动周边种植规模1.5万亩,农户实现养蚕收入1.4亿元。由于冷藏鲜茧直接用于缫丝,蚕茧不需烘干,每年可节约烘烤费用约260万元。此外,由于养蚕人工费用主要集中在五龄蚕所食桑叶的摘采上,有了冷库就可提前摘叶保鲜两三天,不但桑叶得以保质,还可节约大量人力成本。

  “全区所有项目投入使用后,预计可安排3.2万多人就近就业。”王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