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贵港市覃塘区乡村新鲜事不断:先是2400多头美国原种猪落户偏僻的樟木镇,紧接着东龙镇京龙村117亩集体山林租金从5万多元拍到近25万元,村民喜出望外。这是贵港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生的新鲜事。
贵港市委书记李新元介绍,该市紧紧围绕自治区高质量发展及该市“13446”工作思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实施“六大行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如今,浔郁大地农业有奔头、农民有盼头、农村更美丽。
1产业带动24万名农民增收
在港北区庆丰镇夏里村,稻田连片,路渠成网,禾香虾欢。这里是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耕耙、育秧、统防统治、收割、烘干、加工全部实现机械化,为贵港市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树立了样板。
伍英权是港南区新塘镇东和的党员,他带领42户贫困户发展生猪养殖业,每户贫困户寄存9头猪崽在合作社实行统一喂养、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合作社与贫困户“三七”分成养猪利润。去年底,贫困户每户获得分红3500元。
贵港市选派精兵强将下基层,把德才兼备的优秀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村干部,把优秀的村干部培养成村(社区)书记、主任,造就了一大批引领农村产业兴旺的领头羊。该市新成立生态养猪、百香果、火龙果等专业合作社570多个,带动电商扶贫销售收入788万元,帮助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8万人,有力推进了乡村经济发展。
贵港市积极实施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增点扩面提质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建成各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47个,其中自治区级以上示范区9个、市级11个、县级11个。2017年,园区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万元,带动5.35万户24万名农民实现增收。
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中国富硒农产品之都”行动,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708家、家庭农场1554家;建成富硒农产品基地88个,面积5.8万亩,获认证富硒农产品47个,全区排名第一,荣获“中国生态富硒港”称号,“一袋5公斤富硒米的市场价格要比普通大米高出近30元。”富硒品牌效应凸显。
2建设农村公路956公里
“以前村道路坑坑洼洼,经过政府的大投入,现在路通了、水清了、灯亮了,村庄进行了亮化、绿化、美化,有了很大的变化。”港南区新塘乡东和村村民说起村庄的变化十分骄傲。
近日,桂平市油麻镇石罗村黄塘屯村民莫春源,将一车桂皮运到镇上销售,每公斤12元,比道路修好之前高出2元。两年来,桂平市修建扶贫道路约2300公里,相当于此前12年修建的村屯道路总里程。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贵港市稳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近两年来,新建、改扩建农村公路956公里,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新建加固堤防8.6公里,完成渠道衬砌防渗392公里,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4万亩,改善、恢复灌溉面积16.5万亩;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2个,解决了9.1万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港北区根竹镇江口村村民黄运珍家的厕所,在政府补贴下,半年前完成改造。如今他家的厕所有标准的便池、化粪池和冲洗器“两池一洗”设备。“现在如果让我蹲茅厕,肯定受不了。”黄运珍说。目前,贵港许多村民像黄运珍一样享受了改厕、改厨的政策红利。
在最近召开的广西督查激励新闻发布会上,自治区对危房改造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以及考核评价优秀的设区市、县(市、区)点名表扬,贵港市以及港北区、桂平市榜上有名。贵港市加大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675户,危改工作走在广西前列。到8月23日,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开工3346户,开工率80.6%;竣工2086户,竣工率50.3%。
39万名劳动力进城务工
米黄色的教学楼,粉红色的综合楼,配套学生宿舍楼、标准运动场;校园绿树成荫,书香四溢,格外气派。如果不是身临其境,很难相信这是一所山区学校。港北区奇石乡中心小学校长覃达华自豪地说,该乡比较漂亮的地方就是学校了。
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离不开书声琅琅的校园。近年来,贵港市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5个县(市、区)全部通过自治区验收,覃塘区、港北区、港南区通过国家验收。特别是今年5月,桂平市高分通过自治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专家验收组认为,这对于桂平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
位于港北区的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目前有务工人员2.1万人。园区主任黄旭贤说:“这里有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落户的79家企业中有39家建成投产,务工人员数千人;去年9月正式投产的赛尔康(贵港)工业园,员工从1000余人增加到现在2800多人;益嘉发、黄浦江制衣各有员工1000多人。随着新建项目的陆续投产,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人员被吸纳进来,因此每个月人数都有很大变化。他们在这里务工,每月按绩效有2000-6000元的收入。”贵港市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17年以来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近9万人。
该市同时启动实施文明村镇创建三年行动计划,获得自治区级文明镇25个、文明村(社区)238个;创建“新时代讲习所”1243个,港北区实现村村全覆盖。随着“美丽贵港”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该市获自治区级生态乡镇称号31个、生态村称号152个,两项指标均排名全区第一,宜居乡村愈发美丽。
4创建扶贫基地536个
3年来,贵港市累计投入23.2亿元用于脱贫开发建设。产业脱贫成效明显,创建536个吸纳贫困户务工较多的特色产业扶贫基地。
港南区湛江镇湛江村的大片富硒稻田,秧苗青翠、穗杆肥壮。通达米业总经理徐联谨改良了富硒谷种,创建品牌,目前除建立4000多亩的富硒水稻示范种植基地外,还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富硒水稻面积近4万亩。其大米主要销往北上广及香港、澳门等地,平均售价每公斤60元左右。徐联谨结对帮扶湛江镇蒙村、同安村、福兴村60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订单收购富硒优质米,每50公斤收购价250元(常规稻谷收购价每50公斤170-180元),仅此项,每户贫困户每亩多收入1000元左右。
贵港市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通过脱贫攻坚三年专项行动计划,全力推动产业扶贫,全市360个贫困村根据自身实际,发展县级“5+2”、村级“3+1”产业,优质稻、百香果、沃柑、荔枝、龙眼等特色产业覆盖率达81.96%。
每天傍晚,桂平市紫荆镇易地移民扶贫搬迁安置区内的健身器材区十分热闹,放学回家的孩子们放下书包迫不及待地来这里玩耍。至今,贵港市完成扶贫易地搬迁项目24个,2016-2018年三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进度全区排名第一。在自治区扶贫开发成效考核中,桂平市获一等、其他县区获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