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脱贫提速 发展提效 民生提质

脱贫提速 发展提效 民生提质
努力让壮乡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生活

——广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个扎实”新要求特别报道之三

  南丹县八圩瑶族乡利乐村贫困户黎荣兵住进了新房,一家9口在两层半新楼房前的合照,个个咧开了嘴笑;天等县龙茗镇乔皮村百龙屯村民许金深结束了多年漂泊在外打工的日子,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挣钱养家和照顾家庭两不误;在南宁一家汽车维修厂工作的19岁小伙陈锡琪,获得了农民工技能大赛汽车维修电工赛项的冠军,拥有“广西技术能手”称号和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他,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了更多憧憬……

  这一年里,八桂大地,无数可喜的变化正悄然发生,老百姓收获美好拥抱幸福。

  一年前,也是这个美好的时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作出重要指示:扎实推进民生建设和脱贫攻坚。一年来,我区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多谋民生之利,多办民生之事,多解民生之忧,让人民群众拥有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到的获得感。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站在群众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干事情,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意愿、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千方百计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全力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正如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所言,为民情怀要时刻装在心里、融入血液、落在行动、付诸实践、凸显成效,才能带领壮乡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向基层倾斜筑牢民生底线

  柔软的沙发、宽敞的阳台、明亮的客厅……百色市右江区龙川镇平禄村的贫困户梁海里一家前些日子告别老家破旧的房屋,搬进了新房。“新家交通便利,配套齐全,日常生活和出门务工都很方便。”脸上洋溢着笑容的梁海里说,在城里有了安定的住所后,一家人对生活有了新盼头。

  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梁海里享有危房改造、扶贫等各种补贴,每年的光伏扶贫还有一笔不小的收入。此外,当地还开展免费的技能培训,帮助像梁海里这样搬迁入住的贫困户掌握一技之长,觅得就业岗位,让他们脱贫的步伐走得稳健有力。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

  面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广西如何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我区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大的发展机遇,狠下“绣花功夫”,注重精准施策,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扎实推进“一帮一联”活动。共安排52.3万名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选派5000名第一书记和3.4万名干部驻村帮扶;各地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80多亿元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形成县级“5+2”和贫困村“3+1”特色产业体系;就业脱贫、易地扶贫搬迁、社保兜底脱贫、健康脱贫……

  作为全国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的广西,招招精准,打出了气势,更打出了成效!

  各市各地脱贫攻坚行动一样令人注目:

  南宁市深入推进“七个一批”“七大工程”,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着力提高脱贫质量,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打好脱贫攻坚战。全力推进易地搬迁,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加快产业扶贫和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发展新格局。

  上林县积极探索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东西扶贫协作“双培育”模式,培养一大批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创业致富带头人,他们在当地脱贫攻坚中产生了“头雁效应”,达到了“孵化”一批企业,带富一批群众的效果。此举得到国务院扶贫办的高度认可。

  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创新管理脱贫攻坚项目库,通过对入库项目实行“三级三类”管理、根据轻重缓急程度进行合理排序、实行动态管理等举措,从根本上扭转了“资金等项目”的被动局面,大大提高了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工作进度,为当地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梧州市蒙山县针对贫困人口治病自付费用高,住院实际报销比例低的问题,通过落实基本医保、大病医保等倾斜医疗保障政策,实施白内障、重症精神病集中救治保障和医疗机构减免,建立政府投入的兜底保障机制等多项措施,使贫困人口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医疗费用明显下降,个人负担明显减轻。

  人保财险广西分公司在河池市开展的“政府+险资+企业+农户+保险”扶贫模式,帮助众多贫困户实现脱贫摘帽,特别是首创的“贷牛还牛”扶贫项目,在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该项目还被国务院扶贫办作为保险助推脱贫攻坚典型经验案例推荐给全国各地。

  以非常之举成非常之功。这一年,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广西再次结出了硕果:2017年,我区农村贫困人口比上年减少95万人,减贫速度比上年加快3.2个百分点;贫困发生率5.7%,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

  “做好脱贫工作,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3月24日,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在百色市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情况中,既科学总结了经验,又指明了再出发的路径和方向。

  再添一把火,再加一把劲!

  今年,我区将紧紧围绕减少农村贫困人口95万人,实现1450个贫困村和14个贫困县脱贫摘帽目标任务,加大对深度贫困县、乡镇和村的政策、项目、人才、土地、金融和帮扶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自治区本级计划安排5亿元以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持深度贫困地区;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扶贫、扶贫搬迁、政策兜底等工作。

  广西,决不让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

  向共享聚力提升民生品质

  就业,涉及千家万户,就业稳则心定、家宁、国安。在民生这幅画卷上,让每个人都有干事创业、实现梦想的机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久前,来自“两后生”的一封家书,在南宁市技师学院传开,信中讲述了他们离开学校后的就业情况:有的已经被聘为单位的正式员工;有的每月工资收入有6000多元;有的被评为优秀员工,竞聘上岗成为单位的培训师……

  自2016年起,全区48所技工院校结对帮扶54个贫困县的贫困家庭“两后生”,免费开展技能培训。2017年,第一批共有5208名贫困家庭“两后生”完成培训,4927人通过了职业技能鉴定,4959人实现就业(含继续升学);第二批共有4240名贫困家庭“两后生”入学,培训-就业-脱贫创新之路在延续。

  这一年来,我区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创新政策,提升服务,优化环境,着力给予就业创业者更多扶持与帮助:对符合当地主导产业发展的企业,每开发1个新岗位吸纳人员就业的,给予1年社保补贴;举办广西第四届农民工技能大赛,引导农民工由“体力型”向“技能型”“智力型”转变,增强农民工就业竞争力;继续安排3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农民工创业、农民工创业园、创业培训基地及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各高校通过举办各类招聘会,实施“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行动”等项目,实现就业人数和就业率双增长……

  一时间,就业创业的浪潮在广西23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奔涌,一批批创业者勇立潮头,带动创业就业人员无数。

  在这就业创业的图景中,有贫困户甘永昌的身影。返乡创业的甘永昌,是贵港市港南区思怀乡新城村的村民。在去年,得益于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他在村边的河上做起了网箱养鱼的生意。如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一家人也得以脱贫。他说,新的一年,还要把更多的村民吸收进来,共同发展网箱养鱼,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

  民生福祉,枝叶关情。

  2017年,我区继续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百姓优先、民生为本这条工作主线,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一大批民生工程建设步伐。

  其中,为民办实事工程,是我区保障改善民生的金字品牌:

  2017年,我区积极筹措项目资金540.29亿元,持续推进包括社保惠民、健康惠民、教育惠民、水利惠民、安居惠民、农补惠民、生态惠民、文化惠民、扶贫惠民和交通惠民等10大类项目和38个子项目;2018年,我区计划筹措项目资金574.51亿元,继续推进民生方面10大类项目和34个子项目。

  “住有所居”是最基本的民生。2017年,国家下达广西农村4类重点贫困户危房改造开工任务7.14万户、广西为民办实事任务10万户。截至2017年底,广西农村危房改造开工15.26万户、竣工13.80万户,累计完成投资56.8亿元(其中,农村4类重点贫困户危房改造开工11.34万户、竣工10.70万户),均超额完成国家和自治区下达的开工任务,解决了50多万农村贫困群众的安全住房问题。

  “享有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是民生所需。针对城乡区域间医疗资源不平衡、基层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不充分的问题,广西各地纷纷组建多支下乡巡回医疗队,更好地为当地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其中,自治区人民医院自2017年5月启动巡回医疗工作,共派出149人次的高级职称专家赴都安、龙州、大化三个贫困县开展工作,在为期498天的服务期间,共诊治患者近1.3万人,免费发放药品17万余元,得到当地老百姓的高度赞誉。

  “大手笔”里的“针线活”,把“发展的实惠”送到了百姓手中。而一个个充满深情的“民生账本”,一个个卓有成效的生动实践,让民生建设的触角不断延伸。

  向幸福延伸成就美好生活

  2017年5月初,参保地在海南的张震贝,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白内障手术,获知了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直接结算的好消息。“我不用垫支费用,也不用跑回海南报销,一切都不用自己操心了!”张震贝高兴地说。

  在广西,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是一张靓丽的民生名片。

  2017年以来,广西大力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进一步破解群众“垫支多,跑断腿”这一民生“顽疾”。据统计,2017年底,全区已有2405家定点医疗机构、5594家定点零售药店实现了全区范围内的异地就医购药直接结算,“两定”机构位居全国第一位;全区15个统筹地区已全部接入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系统,跨省就医人数达到2653人次,直接结算费用6888.87万元。

  更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8月,随着农村居民成功纳入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这标志着全区5000多万参保人群均可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教育,寄托着家庭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也是广西这幅民生画卷中引人注目的亮点。

  2017年以来,我区启动新建学校94所,其中幼儿园55所、义务教育学校35所、普通高中4所;改扩建中小学校约2500所;不断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各高校结合实际开展感恩诚信教育、能力提升培训、青春圆梦行动等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资助育人计划……这些举措,进一步满足全区人民的教育需求,也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们享受到均等优质的教育。

  健康,也是民生大事。

  “健康是幸福之基”,2017年,我区除了扩大医保支付范围、抑制药价虚高等措施,还积极引入商业保险与医疗保险互为补充,通过“二次保险”的形式,切实降低医疗保险费用个人自费比例。

  同时,我区还印发了《广西健康扶贫攻坚行动计划(2017-2020年)》,精准识别34.26万患病贫困人口的基本信息、患病病种等情况;出台《广西农村贫困住院患者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工作实施方案》《广西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实施方案》等4个配套文件,对9种大病和白内障的贫困患者开展集中救治工作。

  这一年来,柳州市以基本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主要目标,不断完善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性的运行新机制,被国务院表彰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先进市”;柳州市中医医院与三江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建设紧密型医联体,形成可借鉴、可复制的模式,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度认可,列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医药工作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这些亮眼成绩,无不是筑牢老百姓“幸福之基”的完美注脚。

  这一年来,一项项有温度、有力度的改善民生重大举措,让“民生分量”再增重,“民生福祉”再增进。让民生跟着“民声”走——这不仅是一句具有温度的话语,而且也是脚踏实地的行动。

  老百姓希望办理人社服务更便捷,我区及时作出回应:重点推进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2017年底,全区完成1.4268万个行政村就业社保服务窗口建设任务,占全区行政村的100%,初步实现人社服务广覆盖、群众办事不出村的目标。

  老百姓希望医保个人账户能“共享”,我区立即制定举措:扩大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使用范围,允许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在配偶、子女、父母及配偶父母等家庭成员中共济使用,并允许用来购买符合国家规定的药品、医疗器械、医用材料、消毒用品和保健食品等。

  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广西将继续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地把民生改善放在发展首位,贯穿改革始终,全面解决好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让老百姓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