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深读
锚定广西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坐标
从党的十九大到今年全国两会,高质量发展的未来经济图景愈发清晰。
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下团组参加审议时,“高质量发展”这个关键词多次出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在广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
锚定广西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坐标,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
站在历史新方位,广西制造迎来新机遇,需要寻找新坐标,推动新变革;在这场高质量发展的竞跑中,广西制造同样需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抢占新高点,再创新辉煌。
爬坡过坎:从“有没有”到“好不好”
两个前门、两个后侧门、一个发动机盖、一个尾门,月产5万台套,相当于月生产30万件——“这在日本都是罕见的。”1月31日,广西汽车集团下属的柳州广菱汽车技术有限公司量产生产线旁,一场简短的纪念仪式正在进行。
当天,不停变革挖潜的广菱团队再破纪录,将门盖总成月产能从2017年的4万台套增至5万台套。“这些为宝骏510配套生产的门盖,下线后就会及时运送到客户的车身调整线,组装成整车,投向火爆的市场。”广菱技术量产部部长冯广斌说。
今年2月,又一款“神车”——上汽通用五菱宝骏510,冲上全国SUV销量榜冠军,打破哈弗H6长达58个月的垄断。
1月,搭载“玉柴芯”的300辆中国客车首次开进加蓬,替换当地老旧的巴西品牌客车、二手日本车辆,用于首都及周边地区的公交、通勤线路。2017年,玉柴客车动力出口已占据中国客车动力出口海外市场60%以上的份额。
从量的扩张到质的转变,从“有没有”到“好不好”,新旧动能转换,广西一直在爬坡过坎。
“广西传统产业比重较大,结构不优,重要支柱产业增长乏力,新兴产业接续不力。近年来我区经济增速逐年下降,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传统产业旧动能已经逼近潜力边界。”自治区工信委主任莫桦说。
“新旧动能转换,是责任更是机遇。”自治区发改委主任刘宏武代表指出,转换动能,转型升级,是经济结构向高级阶段进阶必须打赢的一场硬仗。
不少代表委员指出,广西应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集中力量推动糖、铝、机械、冶金等传统产业的“二次创业”,推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有新突破。
有中出新:传统产业“挖潜开荒”
“新旧动能转换既来自‘无中生有’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也来自‘有中出新’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柳州市市长吴炜代表说。
致力“有中出新”,在传统产业“挖潜开荒”,老树也能发新芽。
近几年,通过先进技术改造,提高智能化、绿色生产等标准,柳州的汽车、机械、冶金等传统优势产业正在发生质变。
柳钢年均开发新产品20个以上,目前品种钢产量比重达63.5%,2017年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利税总额大幅增加,利润创下历史最好水平。柳工全球化布局加速,产品覆盖“一带一路”沿线50多个国家。
广西铝产业创新“铝-电-网”发展模式,破解多年瓶颈,迎来爆发期,电解铝、铝材加工产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百色的电解铝、铝材加工产量分别达102万吨和314万吨,是铝‘二次创业’的一个重大突破。”百色市市长周异决代表说,铝产业链得以延长,铝加工逐步向附加值较高的铝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去年,百色铝及配套产业产值1162亿元,突破千亿元大关。
“梧州是广西的老工业基地,过去的辉煌依靠的是工业,今后的发展和希望依然在工业,市委、市政府已经把今年确定为工业振兴年。”梧州市市长李杰云代表说,该市将做好两篇文章:推进食品医药、林产化工、钛白粉、陶瓷等传统产业“二次创业”;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承接好产业转移。
“来宾新旧动能转换不快,新动力不足,工业依然艰难地处在走出困境的路上。”来宾市市长雷应敏代表说,该市今年开始启动主攻工业3年行动计划,依托大工业区域电网、“铝电一体”“热电联产”的优势,重点发展电力、铝及精深加工、制糖、碳酸钙、茧丝绸等支柱和优势产业,逐步形成产业集群。
无中生有:新经济聚木成林
与上海、浙江、广东等发达地区和湖北、贵州等中西部地区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共享经济、互联网+经济、新民营经济等相比,广西的许多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尚在起步阶段,远没有形成有效新动能。
九三学社广西区委主委、自治区副主席李彬委员注意到,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着供给体系质量与消费升级需求不匹配、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融合不深入、工业领域民间投资意愿不强烈、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不充分等问题。
“不能等着给答案,而要主动解方程。”不少代表委员认为,培育壮大新动能是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广西应针对支柱产业相对低端低效、轻工行业断层缺位、高新产业接续不足等三大突出短板,从供给侧发力上培育新动能,从产业变革和重塑中催生新动能,从产业融合发展中激发新动能,从项目投资上增强新动能,从创新驱动上壮大新动能。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广西“无中生有”,新能源汽车加速布局。
贵港市已初步构建起广西第二汽车生产基地、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框架。70多家新能源汽车和电动汽车企业竞相抢驻贵港。贵港市市长农融代表认为,广西已有5个城市拥有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资质,汽车产业产品结构正逐步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
2000年以前,南南铝90%的产值依靠电解铝,2012年开始大搞自主研发、技术创新,高端铝合金产品陆续拿到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武器装备、汽车、船舶等高端制造领域通行证,登上产业链顶端。2017年,南南铝产值突破80亿元。
柳州正加紧为城市智能轨道交通、智能电网、工业机器人、工业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土施肥”,争取早日“破土萌发”。
贺州市市长林冠代表说,贺州将以推动大创新、实施大开放、培育大物流、发展大旅游、构建大健康为五大新引擎,在碳酸钙、装配式建筑、生态健康食品、电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进行技术创新,力争走出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绿色崛起之路。
务实攻坚:让实体经济真正“实”起来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强国策”,满足的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厚植的是现代化强国的物质根基,需要全区上下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我区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在深化改革开放中把握机遇,在攻坚克难中续写历史。
把生意做好、把生产抓好、把研发搞好……近几年,广西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政策措施为企业发展除繁苛之弊、施公平之策、开便利之门,全力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家心无旁骛创新成长。
“过去5年,广西共推进1083项重点改革。”刘宏武代表说,今年将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制定实施“零跑腿”事项清单,让审批、公共服务“零跑腿”事项分别达50%、80%以上;全面推开“多证合一”改革,推动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化登记注册实现全流程、全类型覆盖。
自治区财政厅厅长关礼代表说,财政系统将做好财政的“加减乘除”法,着力支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更加注重培育发展新动能,“让实体经济真正‘实’起来,发展质量‘高’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