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
——习近平
11月26日10时,钦州市港口集团大码头,巴拿马籍货轮珍珠湾号载着5.8万吨大豆破浪而来。
此时,停靠在码头泊位上的马绍尔群岛高山号货轮正忙着卸载5048吨入境沥青。一旁,利比里亚籍的瑶光号货轮已将运载的3.6万吨汽油清货,静靠岸边。两艘马来西亚籍的货轮则载满货物,拉响汽笛,缓缓离港……
这些在钦州港穿梭的“海上巴士”,是广西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门户和新枢纽带来的效应。
广西是我国唯一与东盟海陆相连的省份,与东盟“一湾连七国”,拥有钦州、北海、防城港等北部湾良港。依托这片承载梦想的海洋,广西在国家发展战略中,正肩负起伟大的使命: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努力构建“四维支撑、四沿联动”新格局,实现了由全国交通末梢向区域性交通枢纽、由相对封闭的边陲地区向区域性开放前沿的历史性转变。
从“有海无港”到亿吨大港
长期以来,钦州“有海无港”。
1992年5月,钦州人将建大港的梦想付诸行动。当时,项目尚未列入国家计划,自力更生的钦州人勒紧裤腰带先干起来。没钱,就在城区举行万人捐款活动,全市人民众志成城,捐资献物,筹资建港。
靠着全市干部群众筹集到的2000多万元,历经14个月的努力,钦州在30多公里连绵起伏的山头上辟出了一条进港一级公路,在一片荒芜的海滩上建成了两个万吨级码头泊位并实现简易投产,结束了“有海无港”的历史。
20多年来,钦州港累计投入200多亿元用于完善各类基础设施。经过多年的建设,钦州港已从昔日的小渔村迈进亿吨大港的行列,成为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先行先试示范区。如今,钦州港吞吐能力达到1.14亿吨,开通至越南海防、马来西亚关丹、新加坡等42条海上航线,已与世界上90多个国家、地区的200多个港口建立贸易往来,形成油品、国际集装箱、煤炭、粮油、化工、汽车、港口综合等物流体系,中海、中远、上海新海丰和新加坡港务集团、太平船务、香港永丰等多家航运公司、物流企业加盟钦州港运营内外贸班轮航线业务。
广西北部湾海域面积约12.93万平方公里,海岸线1595公里,地处我国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近年来,广西不断加快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积极参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的投资合作,构建以东盟为重点的港口合作网络和全球海运网络。目前,北部湾港已与7个东盟国家的47个港口建立了海上运输往来,成为我国最大的进出口煤炭集散贸易和配送中心、最大的锰矿进口和磷酸出口基地之一,形成了以石化、电子、新材料、造纸、有色金属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为支撑的临港产业带。
“钦州平台”提升开放水平
在钦州港,一系列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钦州平台”渠道已经形成。这些年,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钦州保税港区、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整车进口口岸等多个国家级开放合作平台先后落户钦州港。同时,以钦州为基地、连接东盟47个港口城市的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全面建设,使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随着钦州港西南国际出海大通道的战略地位不断凸显,钦州现代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成为北部湾经济区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典范。这些年,钦州港不断引进重大龙头产业项目,成功引进了中石油集团、中船集团、中粮集团、国投集团、上海华谊集团、中电投集团、印尼金光集团等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入驻,建成投产了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中粮180万吨大豆加工、金桂林浆纸一体化、国投燃煤电厂等标志性工程,基本形成以石化、装备制造两个千亿元产业和能源、造纸、粮油等百亿元产业为重点的现代临港产业框架,现代产业形成了“新高地”。
在园区合作上,中马“两国双园”开创了国际园区合作新模式,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首批入园项目已竣工投产;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已有中国西电集团等30多家中外企业入园,涉及变压器、汽车装配、棕榈油加工等多个产业;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中泰(崇左)产业园区等多个重点项目列入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区域投资框架优先项目,中泰玉林旅游文化产业园、中新(南宁)产业园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形成共识,中越“两廊一圈”扎实推进,“文莱-广西经济走廊”建设成为新亮点。
“开放高地”带动区域发展
东盟是钦州港对外贸易最重要的市场,东盟10国均与钦州有进出口贸易往来。连续几年,与钦州开展进出口贸易的前三名国家均为东南亚国家。
随着钦州与东盟双边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来自东盟国家的各类矿砂、煤炭、石油沥青、木浆、棕榈油、木薯淀粉和天然橡胶等资源性产品源源不断地进入钦州港,钦州的纺织服装、机电设备、成品油、液化气、皮革制品等货物,则通过边境贸易、加工贸易、一般贸易等形式出口东南亚市场。
钦州港的崛起是广西提升开放水平、加强与东盟互联互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广西不断完善对接东盟、开放合作的体制机制,大力构建海上丝绸之路的临港产业带,打造面向东盟的跨国产业链,建设了泛北部湾产业集群、中国-东盟海上合作试验区、中国-东盟能源资源合作基地、中国-东盟农业合作基地等,有效促进了中国与东盟资源、技术、人才等要素的高效配置。
“十二五”期间,广西与东盟的贸易额从2011年的95.6亿美元增长至2015年的290.1亿美元,年均增长34.7%。近年来,广西已与世界194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往来,世界500强企业纷纷进驻广西。如今,印尼金光集团、新加坡来宝集团、马来西亚常青集团和实达集团、泰国两仪集团等东盟国家知名企业已落户我区;我区对东盟10国投资实现了全覆盖,涉及农业、矿产、化工、通讯器材、园区建设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