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举办首届“粤港澳大湾区高层次人才寿城行”活动

相聚长寿城 论道大湾区

  贺州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使之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后花园。

  来自粤港澳大湾区有关高校、科研院所、高端智库等单位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在贺州文化中心合影留念。

  香港中国工程师学会会长 唐伟国

  澳门城市大学助理校长、教授 叶桂平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郭万达

  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 李志坚

 

  贺江之畔群贤毕至,长寿之城嘉宾云集。11月3—6日,来自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有关高校、科研院所、高端智库的1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寿城贺州,参加以“共享新时代大湾区发展新机遇”为主题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高层次人才寿城行”活动。

  该活动由贺州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承办,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澳门发展策略研究中心、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深圳市专家人才联合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新经济》杂志社、贺州市委政策研究室、贺州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协办。

  在11月5日举行的首届“建设大湾区美丽后花园贺州论坛”上,贺州市委书记李宏庆致辞,他代表贺州市委、市政府向莅临贺州的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同时简要介绍了贺州的生态环境、历史人文、交通设施和发展潜力。

  李宏庆说,此次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高层次人才寿城行”活动,旨在搭建贺州与粤港澳高层次人才常态化交流合作平台,进一步巩固扩大贺州与泛珠三角区域的交流合作,以人才先行助推贺州科学发展转型升级。他真诚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为贺州如何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问诊把脉”、建言献策,为贺州发展当好项目引进和人才引进的“红娘”,多宣传、多推介贺州。

  随后,贺州市市长林冠及香港中国工程师学会会长唐伟国、澳门城市大学助理校长叶桂平、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李志坚发表了主旨演讲,为近千名听众献上了丰富的思想盛宴。

  论坛上,参加首届“粤港澳大湾区高层次人才寿城行”活动的百名专家学者联署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高层次人才贺州倡议》,就“构建广泛合作长效机制、助推生态健康产业发展、推动‘大湾区专家村’建设、推进资源共享互利合作”等四项内容联合发出倡议。

  在贺州市考察期间,专家学者们参加了贺州市委、市政府举行的粤港澳大湾区高层次人才产学研项目对接分享会。会议分“园区产业”“区域合作”“生态健康旅游”“城市建设”四个主题,专家学者们紧紧围绕这些主题,从各自专业视角对贺州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美丽后花园”和打造“山水园林长寿城”问诊把脉、建言献策,并与有关部门就一些重点招商项目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对进一步做好相关重点项目的包装、推介和开发,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短短几日内,专家学者们还先后考察了贺州园博园、爱莲湖公园、贺州城市规划馆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平桂区重点产业企业利升岗石和超超新材等工业项目,八步区莲塘镇炭冲村马安寨生态乡村示范点,以及姑婆山休闲旅游和西溪森林温泉健康养生项目的规划与建设。四天来,专家学者们通过参加主题论坛和项目对接分享会以及实地考察等形式,对贺州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历史人文,以及碳酸钙、装配式建筑和生态健康“三个千亿元产业”发展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并围绕“共享新时代大湾区发展新机遇”主题,把贺州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美丽后花园,建设成为面向大湾区最具吸引力的高层次人才“康养之城”“对接中心”和“孵化基地”,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讨和交流,取得了广泛共识。同时,他们对贺州建市15年以来呈现的崭新面貌和产业的快速发展表示赞叹。他们对贺州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并祝愿寿城贺州取得更大的新成绩。

  据悉,近年来,贺州市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向东开放”“人才兴贺”等发展战略,以面向珠三角为重点,着力构建“引、育、管、用、留”的人才工作机制,积极探索人才创新举措,推动人才工作实现了新发展。大幅度增加人才工作专项经费投入,率先建起“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在广州、深圳成立招才引智工作站,加大面向珠三角地区引才力度,精心策划打造“寿城人才”系列品牌,有效吸引了人才集聚,释放了人才活力,为贺州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今后,贺州市每年将不定期邀请粤港澳大湾区各领域的高层次人才来贺,以柔性互补、互利共赢的方式形成人才向贺州流动的有利格局,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高层次人才集聚地的“溢出效应”,推动广西贺州与大湾区城市群的区域合作,构筑资源共享、产业集聚、区域协调、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粤港澳大湾区高层次人才贺州倡议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首届“粤港澳大湾区高层次人才寿城行”活动于2017年11月3日至5日在广西贺州举行。我们,来自粤港澳三地的百名专家学者,围绕“共享新时代大湾区发展新机遇”主题,把贺州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美丽后花园,建设成为面向大湾区最具吸引力的高层次人才“康养之城”“对接中心”和“孵化基地”,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讨和交流,取得了广泛共识。为面向粤港澳大湾区营造“诚心引进人才、真心爱护人才、用心成就人才”的良好环境,推动广西贺州与大湾区城市群的区域合作,实现相互之间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共同繁荣,构筑资源共享、产业集聚、区域协调、联动发展的新格局,我们倡议:

  一、构建广泛合作长效机制。支持贺州每年不定期、多形式、多主题开展“粤港澳大湾区高层次人才寿城行”系列活动,积极发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端智库和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大力促进各地方政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和广大市民广泛交流。

  二、助推生态健康产业发展。支持贺州以“生态优势金不换”的发展理念,继续打造生态健康产业,深入推进“长寿·养生”经济,切实打响“生态贺州·长寿胜地”品牌,使贺州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后花园。

  三、推动“大湾区专家村”建设。支持贺州推进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及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生态颐养主题项目——“大湾区专家村”建设。广泛发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及海外各领域资深专家来贺休闲度假、考察建言、交流对接、创新创造,将贺州建设成为长寿颐养的“康养之城”、产学研转化的“对接中心”和创新创业的“孵化基地”。

  四、推进资源共享互利合作。支持和引导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各领域的专业人才、创新团队、民营企业,通过贺州健全的柔性引才机制、完善的政策服务体系、广阔的创新创业空间以及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向其自由流通、合理聚集,推动贺州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实现发展理念相通、要素流动畅通、科技设施联通、创新链条融通、人员交流顺通。

  当前,贺州市在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过程中站在了新起点、开启了新征程,面临着新机遇、迎接着新挑战。我们愿意当贺州“康养之城”的宣传员、当贺州“对接中心”的联络员、当贺州“孵化基地”的服务员,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美丽后花园贡献一份力量。我们也坚信,贺州的广大干部群众也必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旺盛的干劲、更加扎实的作风,以新面貌、新姿态,做出新成绩、实现新作为,开创新局面、走向新时代。

  本倡议于2017年11月5日由参加首届“粤港澳大湾区高层次人才寿城行”活动的专家学者联署发布。

  11月5日下午,贺州文化中心专家云集、嘉宾荟萃,首届“建设大湾区美丽后花园贺州论坛”在此举行,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医疗界、金融界、企业界和相关智库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香港凤凰卫视著名评论员朱文晖主持论坛。贺州市委书记李宏庆致辞,市长林冠和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四位嘉宾发表了主旨演讲。

  两地联系日益紧密 “港才贺用”携手腾飞

  香港中国工程师学会会长 唐伟国

  我来到美丽的贺州之后才了解到,贺州是世界长寿市、长寿之乡。我相信,香港跟贺州的联系会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好。我早上7时许离开香港,到达贺州大概是下午2时,旅途时间稍有点久。但是不要紧,因为高铁快要修到我们香港家门口了。相信高铁连通之后,香港经过深圳、广州再到贺州,应该是在四小时生活圈以内,到时,贺州就不是后花园,而是大湾区的花园了。

  香港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而传统的中华文化也得以传承下来,因而拥有中西融合的独特文化,充满活力。如此多元化的香港,吸引了许多内地、海外人才前来发展。在这个多元开放的文化环境下,很能吸引各方人才栖身并一展所长。如果贺州有引进人才和智力方面的需求,可以和香港携手合作。香港是亚洲城市中,拥有世界Top100大学最多的城市,也是全球首个拥有5所百强大学的城市。近年香港特区政府推出的优秀人才计划、留学生入境计划十分成功,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入籍香港。10多万名内地在港学生也将成为香港的一支生力军。香港作为人才引擎之地,将与粤、澳、桂等地区携手腾飞。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我个人来说也是一次非常好的机会,我希望能把自己的知识、专长跟国内同行分享。我相信粤港澳跟贺州会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贺州完全能够建设成为整个大湾区的后花园。

  贺州澳门密切合作 旅游高教大有可为

  澳门城市大学助理校长、教授 叶桂平

  通过这几天在贺州的交流访问,我感觉贺州拥有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格局。从“天时”的角度看,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使贺州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另外,我们国家现在交通发展迅速,贺州迎来了巨大的地利优势;从人和方面来讲,我觉得贺州市委、市政府的政策理念是非常开放的。

  关于澳门和贺州的交流合作,我建议贺州在澳门加强宣传,特别是旅游方面的宣传,吸引澳门同胞来贺州,来这里旅游、来这里养生;第二个建议是,贺州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要努力探讨怎么跟澳门的高等教育机构以及人才培养机构进行合作交流。我觉得以后包括贺州学院在内的高等教育机构要积极与澳门的高等教育机构进行交流合作,进行师资培训,在学生交换以及将贺州作为澳门旅游高校学生的培养实习和研究基地等方面多做一些工作,促进两地的合作;另外,我觉得贺州的碳酸钙、新型建筑材料以及生态健康这些产业对葡语国家而言有巨大的互补优势,因为葡语国家多数是发展中国家,特别需要我们相关的这些产业来对接,而澳门在这种对接中能起到中介作用。最后一个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是,发挥贺州作用,将贺州建设成为澳门青少年爱国爱澳基地。我觉得贺州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值得推广的。比如钟山县的英家起义,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正是我们澳门的青少年喜欢了解的一些中国故事。在贺州建立这个爱国爱澳教育基地,双方开展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教育合作方面,可以有更多的作为。

  引资和引智结合 产业与城市相融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郭万达

  为什么贺州要融入大湾区?从市场的角度来看,这是个大市场、国际的市场、全国的市场。但是从一个区域的发展、从国家的发展来看,我认为大湾区的确是贺州非常难得的重要发展机遇。贺州提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抓住大湾区的机会,我觉得是恰逢其时、非常正确的一个决定。

  贺州怎样融入大湾区?贺州主动融入大湾区,应该把引资和引智相结合,产业和城市相融合,旅游和生活相互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后花园。具体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第一,大湾区内外互联互通为贺州融入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创造了机遇。要抓住大湾区的规划积极对接。除了大交通之外,贺州还有小交通,无论是大交通还是小交通,都是贺州需要去积极思考和积极对接的。第二,在未来的大湾区格局下,怎样在体制机制的创新方面,加大力度引进人才,这是很值得贺州市委、市政府认真思考和谋划的问题。第三,大湾区提出建设全球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以及重大的产业平台的建设,为贺州本身产业的发展、园区的集聚、创新的启动创造了很多机遇。第四,大湾区要扩建现代产业经济,这对于贺州未来更加丰富的产业、更加多元的产业、更长的产业链创造了机遇。第五,大湾区提出的优质生活圈的建设,可以与贺州市谋划世界长寿市、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结合为一体。

  培育高新技术产业 做好长寿城市文章

  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 李志坚

  长寿之城贺州不仅是属于中国的,还是属于世界的,全世界人民都很渴望长寿,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那么,贺州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机遇呢?我概括为“五个高”。第一,要吸引高层次人才。以人才为切入口,怎样构建人才的创新生态很重要。人才来贺州疗养,要通过疗养、创业解决产业升级的一个问题,在研发上形成一些创新的成果,通过这个方式构建一个人才生态圈。第二,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要把资源优势用好,以资本为纽带,现在粤港澳大湾区很多资本项目没有出口,贺州离粤港澳大湾区这么近,怎么打通资本通道?我认为可以通过资本来推动贺州的产业技术升级,培育贺州的高新技术产业。第三,要培养高成长的企业。包括食材,怎么做到制造服务化,就是这个制造怎么跟新的技术结合起来。第四,要培育高端的市场。现在供港澳蔬菜就是高端的农产品,怎样把它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再一个就是健康产业,广州是全国三大医疗中心之一,要把贺州的康复、疗养产业和广州这个巨大的医疗市场结合起来,这个市场潜力很大,把贺州的市场和粤港澳这个大市场无缝衔接起来,真正跟粤港澳大湾区形成一个一体化的大市场,这就是一个高端市场了。第五,推动区域合作进入高级发展阶段。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模式还是传统的合作模式,还不是基于互联网的一种新的合作模式、新的合作机制,更多的是靠政府来推动,我们更应该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在合作的体制机制上实现突破,如果突破了,我们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就会迎来一个更高的开放发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