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9月20日讯(记者 冼妍杏)2016年底,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我区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的报告,提出八个方面的审议意见并转交自治区人民政府研究处理。今年9月19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检查组将《关于对自治区人民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报告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跟踪检查的报告》提请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
报告中指出,从检查情况看,自治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落实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其中,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举措和主要途径的产业扶贫,也取得明显成效。
田阳县创新“飞地”扶贫模式,建设20万亩农林生态扶贫产业核心示范区,激活贫困户“造血”功能,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融安县同仕村打造“大坡飞鸡”特色养殖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成效较好……记者从报告中了解到,今年以来,广西坚持因地制宜,扎实推进扶贫产业发展,强化示范引领作用,全区54个贫困县获认定的自治区级示范区30个、县级71个、乡级71个,获自治区财政奖励资金1.64亿元。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组织在54个贫困县创建10个县乡级特色养殖示范(园)区和培育150个养殖业增收示范村。
龙胜各族自治县探索生态、旅游、扶贫“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安排财政资金15亿元作为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引导贫困群众以民居、梯田、林地入股企业共同发展旅游。去年该县大寨、平安、金江等村群众获得分红526万元,带动近1万人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报告指出,为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广西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建立新型特色农副产品商务营销平台,全面启动休闲农业、水利风景名胜区、森林人家、乡村旅游等品牌创建工作,开启“扶贫+旅游+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扶贫模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联合百色、河池市,加强粤桂旅游合作,达成五类28项扶贫协作工作计划。
贺州市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发展扶贫产业,引导贫困户通过土地出租、小额信贷入股、种养、务工等,参与龙头企业发展黑木耳产业,种植户每亩可获得600—10000元收益;苍梧县运用“生态+龙头企业+”模式推动六堡茶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全县六堡茶种植面积6.73万亩,覆盖贫困村28个、贫困户1482户,贫困户增收效益好……
报告中提到,广西通过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委托生产、保护价收购、入股分红和利润返还等形式,建立与贫困户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其中,上林县芭独村创建“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贫困户”的发展模式,不仅辐射带动全村202户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而且村集体经济年收益达50万元以上,目前,岜独村集体经济收入总额达480万元。
报告指出,接下来,广西将继续加快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建立完善带贫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真正发挥龙头企业和能人带动作用,把贫困户组织起来、参与进去。
此外,记者从报告中还了解到,广西将继续加强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完善各类扶贫数据共享平台,及时向农户输送技术培训知识,及时更新市场需求信息,促进扶贫产业发展。加强示范引导,通过现场观摩、宣传推介等形式大力推广产业扶贫范例,让贫困地区相互学习借鉴,提升产业水平,减少产业趋同。
为推进农村―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报告中介绍,广西将发展农工、农商、农旅结合等新模式,推广“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模式,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及休闲农业、智慧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强农村物流综合配套体系建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