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世界裤都”治污:玉林24家水洗企业被关停

  原标题:关注"世界裤都"治污:玉林24家水洗企业被关停(图)

  关注“世界裤都”治污之现象篇

  南流江水质严重下降惊动中央环保督查组

  玉林24家水洗企业被关停

关注

  南流江一条支流的水面颜色泛黑,被群众称为“黑水河”。 福绵区环保部门供图

  玉林市福绵区一度被称为“世界裤都”。服装产业给福绵区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然而一些企业环保设施不足,加上排污量较大,对南流江造成了严重污染。其中,水洗行业是重点排污企业。2016年,福绵区的水洗行业被纳入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整改事项。今年8月下旬,当地政府将24家水洗企业统一关停。

  1

  调查

  四分之一的福绵人做裤子

  服装加工制造产业长期以来是玉林市福绵区的支柱产业。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一些村民就搞起家庭作坊。“我们从外面购进布料,然后带回家加工成裤子对外销售,一天能赚两三块钱,这在当时已是很了不得。看到有钱赚,越来越多人加入进来。”从小跟着父辈打理自家制衣厂的福绵人阿明说。

  福绵区的裤子行业逐渐形成一条产业链。据官方统计,到2017年,福绵区共有服装加工制造企业1600多家,配套企业400多家,日产裤子达70万~80万条,主要以牛仔裤和休闲裤为主,年产值达50多亿元。

  福绵区一度被外界称为“世界裤都”,产自这里的裤子不但销往全国各地,还出口到南美、东南亚等地。据了解,福绵区总人口为40多万人,在裤子行业工作的从业人员就有11万人之多。也就是说,四分之一的福绵人都在做裤子。

  2

  现象

  母亲河变成“黑水河”

  在服装产业链的配套环节中,水洗企业占有必不可少的地位。按照制作流程,在最后一个步骤,牛仔裤做成型后,需要经过水洗工艺,才能打包装袋对外销售。

  据了解,在2017年8月之前,福绵区共有服装水洗企业24家,水洗机1100多台,每天生产产生废水约6万吨,可以装满30个长50米、宽25米、深2米的游泳池。

  福绵区环保部门介绍,24家水洗企业大多建于2001年和2002年,当时环保要求不高,企业环保投入不足,治污设施普遍采用简单的物化沉淀办法,加上企业污水排放量大,超过南流江的纳污能力和自净能力,使南流江水体受到较大污染。

  “在早些年,南流江船埠河段COD(化学需氧量)等大部分指标超出国家标准数倍甚至十倍以上,南流江水泛黑,被群众称为‘黑水河’。”福绵区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说,江里面看不见存活的鱼虾,两岸村民不敢用江水灌溉,地下水源也受到了污染。

  为确保南流江流域沿岸群众饮水安全,2002年以来至今,玉林市福绵区区委区政府多次组织大规模专项行动,对24家水洗企业的废水污染进行综合整治,要求企业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投入重金建设生化治污、COD在线监测、污染源氨氮自动监控等相关设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废水污染的问题。

  3

  措施

  政府要求水洗企业全部退城进园

  2016年上半年,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广西。中央环保督察组向自治区和玉林市反馈,涉及福绵区水洗企业的集中投诉多、群众意见大。

  2017年初,根据中央、自治区环保督察形势,玉林出台《2017年度南流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提出要在2017年5月底前,建成玉林(福绵)节能环保产业园,福绵区的水洗行业企业要全部退城进园、退江进园,不入园的一律依法关停。

  8月22日至29日,福绵区政府有关部门采取停电、停水、查封锅炉等措施,对城区24家水洗厂全部进行关停处理。9月8日至12日,记者走访近10家水洗企业,发现都已停产,堆积如山的裤子积压在厂房内,部分水洗机被陆续搬走。

  曾经喧嚣的南流江,随着24家企业的关停,恢复了以往的宁静。住在南流江沿岸的福绵区青岭村村民郑先生说,小时候,他们都是喝南流江的水长大的。后来江水被污染,没法喝了。如今,水洗厂关停,当地又恰逢雨季,他看着曾经乌黑的江水正逐渐变清,难掩心中喜悦。

  4

  说法

  产业园可提供约3万个就业岗位

  “虽然我们有1000多家生产企业,但却没有培育出一个真正能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早些年间,福绵区一名领导曾如此感叹。近几年来,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市场需求分化、生产成本上升等,“世界裤都”一度进入消沉期。福绵人心里都知道,产业转型升级志在必行。

  “环境引领产业升级,环境促进产业集聚。”2015年,福绵区委区政府通过招商,于当年引进玉林(福绵)节能环保产业园项目,目的就是打造重点支撑纺织服装产业与机械制造产业升级全过程的产业集群。

  9月12日,产业园管理方向记者介绍,产业园一期工程已完成调试并投入使用,410吨/小时热电联供、10万吨/日污水处理等设施都已经运行,“集中进行污染治理,循环利用,做到园区生产不影响园区外的环境功能与质量”。

  “第二期工程,我们将引进一批高档的纺纱、面料等生产企业,将福绵打造成为面向国内外市场有影响力的纺织服装基地。”产业园管理方表示,全部建成生产后,产业园年产值将达到300亿元,可提供约3万个就业岗位。(记者 吕海锋)

  相关新闻

  关注“世界裤都”治污之调查篇

  水洗企业质疑政府关停行动一刀切

关注

  8月22日之后,24家水洗厂相继关停,如今工厂已空无一人。 记者 吕海锋摄

  24家水洗企业同时被关停,在当地的影响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有人支持,也有人质疑。近期,当地流传一则关于“玉林市福绵区24家水洗企业被非法逼停”的信息。对此,福绵区政府在接受南国早报采访时表示,该信息纯属谣言,并对质疑一一解释回应。

  疑问一:关停时间过于仓促

  该信息提出,政府关停水洗厂的时间过于仓促,让企业毫无准备,导致企业损失惨重。

  在实地走访中,一些企业指出,玉林(福绵)节能环保产业园区还没有建设完工,目前只有几家水洗企业投入运行,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将无法满足需求,导致不少服装厂只能把裤子拉到外地去洗。水洗企业老板希望政府逐步关停。

  解释:已提前告知多次

  据了解,在今年4月21日,福绵区政府就曾下文表示,待产业园内有3家水洗企业具备生产条件后,就立即关闭其他水洗企业。

  福绵区政府李副区长是此次关停水洗厂行动的负责人之一。据他介绍,2016年7月,中央环保督查反馈情况后,福绵区有关部门立即召集24家水洗企业负责人开会,明确告知2017年5月底将关停服装水洗企业,并跟多家企业签了搬迁意向书,提醒企业着手处理相关事宜,做好尽早入园准备。“部分企业负责人不理解,不重视,我们还专门派人动员,再三告知”。

  李副区长说,2017年上半年雨水天气较多,耽误了园区建设进度,园区水洗企业直到8月份才正式开工。为保护福绵服装产业的持续发展,相关部门多次告知水洗厂负责人,8月底待产业园正式投产后,将依法关停城区水洗厂。“到正式关停水洗厂3天前,相关部门还专门作出预告”。

  疑问二:关停行动一刀切

  梁先生是一家水洗企业的股东,在2003年进入该行业。据梁先生介绍,在2014年的时候,他和其他股东筹资数百万元,对原来的治污系统进行改造升级,“我们厂的排放标准已经达到国家对印染行业废水排放要求,不知为何也要被关停?”

  采访中,一些水洗企业老板认为,近些年来,24家企业按照政府的要求不断砸重金治污,虽然效果不太理想,但努力有目共睹。而且,水洗企业的工作人员主要是当地留守人员,妇女和老人占有相当比例,全部关停的话,很多人将面临失业。因此,不少老板希望政府能够手下留情。

  解释:依法依规有理有据

  李副区长表示,关停24家水洗厂的决定并非领导拍脑袋的一时想法,而是依法依规,有理有据。依据如下:

  一、24家水洗厂治污工艺低端,治污成本高。由于缺少行业协会的协调,企业之间多年来恶性竞争,互相压价。当地环保执法人员发现,有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存在废水废气偷排、直排的情况。

  二、根据自治区和玉林市整治燃煤小锅炉要求,2017年内应淘汰10蒸吨/小时及以下的燃煤锅炉,24家水洗企业的燃煤锅炉均在淘汰之列。

  三、经消防部门检查,24家水洗厂均存在消防安全隐患,严重威胁公共安全。根据相关规定,消防部门对24家水洗厂的厂房实施临时查封。

  四、24家水洗厂均分布在南流江沿岸,处于福绵城区核心规划区,从长远来说不符合城区发展需要。而且,福绵区正处在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聚集进园,集中治污,统一管理是大势所趋,符合国家产业环保政策。

  疑问三:产业园土地坐地起价

  周先生经营着一家规模近200人的水洗车间。据他回忆,在2016年7月的时候,福绵区政府召开过一次会议,希望水洗企业能够全部退城入园。“在会议上,福绵区经贸局的工作人员拿出一份意向书,里面提到园区的土地价格是14万元/亩,当时大部分企业老板都签了字”。

  2016年底,水洗企业老板和产业园管理方对接相关事宜的时候,却得到土地价格是23万元/亩的答复。“到2017年开春,我们再次接洽的时候,对方又改了口,称土地价格升至33万元/亩。”周先生等一批老板认为,园区管理方有坐地起价、炒卖土地的嫌疑。

  解释:征地成本大幅提高

  李副区长表示,园区土地全部通过招拍挂程序出让,没人敢弄虚作假。他解释,2016年7月,当时园区土地还未正式出让,“我们工作人员在会议上说的14万元/亩土地价格只是预估,而且当时说得很清楚,14万元不包含园区的‘六通一平’的建设成本,这些在意向书上都写有”。

  23万元/亩的价格是如何确定?产业园管理方负责人赵克银表示,这23万元/亩的土地价格已包含六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通信、通气、通热以及土地平整),由于园区性质的特殊性,其路网宽度、管网的口径等均比普通的园区要大,因此成本稍高。

  为何到了2017年,土地价格涨至33万元/亩(包含园区六通一平建设成本在内)?对此,赵克银解释,由于2016年10月以后国家土地政策发生变化,如耕地占补指标购买价格大幅提高,还需要为失地农民购买社会保险,这两个因素直接导致土地征用成本的大幅增加。(记者 吕海锋)

  相关新闻

  关注“世界裤都”治污之影响篇

  不能一停了之

  政府出面帮水洗企业谋出路

关注

  产业园的410吨/小时热电联供、10万吨/日污水处理等设施已经运行。 记者 吕海锋摄

  沿江而建的水洗厂,数十年来曾为福绵区的裤子产业作出重要贡献。但这些效益的背后,是环境被大肆破坏。“先污染后治理”的生产模式,如今已走到尽头。然而24家水洗企业不能简单地一停了之,以后该如何发展?目前当地政府正在积极为其谋出路。

  1

  说法

  利润锐减导致厂房分租经营

  梁先生是较早一批投资建厂的本土企业家。不过,在2009年左右,梁先生退出了水洗行业,将厂房分租给几个朋友经营。

  梁先生解释说,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为分界线,福绵裤子产业开始走下坡路。“从2010年开始,整个产业规模有所萎缩,水洗行业也受到影响。为了能拉到订单,同行之间恶性竞争,竞相压价;另一方面,生产成本在逐年上升,导致水洗厂的利润一再缩减”。

  正是预见未来的日子不好过,在2008年前后,福绵区水洗行业内部出现将厂房分租出去的情况,以此规避风险,降低投入成本。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大厂房分成几个车间,然后租给别人来经营。

  “有些一家分成四家,最多的分成七八家。其中,大部分是外地人过来承租。”梁先生说,名义上福绵区只有24家水洗企业,但实际上有不少于50家在做。

  2

  声音

  “我们也想搬,可是搬不动”

  “我们也想搬,可是搬不动。”在采访中,多名企业负责人感慨说,近些年来,水洗生意越来越难做,再不转型升级,就算不被关停,也只能是死路一条。

  一家水洗厂负责人周先生说,早些年由于经营困难,许多本土企业不得已把厂房抵押给银行,或者依靠民间借贷来维持经营,“大家情况差不多,或多或少都有一定负债,根本拿不出钱来购置土地,投资建厂。如今水洗厂被关停,就连发工人工资都成了问题”。

  为了延续水洗生意,周先生想到一个折中办法,减少前期投资的总费用。目前,他在园区跟别人租了一块地,面积为3000平方米,每月租金是4.5万元。不过,就算是这样,周先生算过一笔账,他至少需要投资200多万元,才能运营生产。而这笔钱周先生要东挪西借才凑够。

  3

  影响

  制衣厂不得已跟着停产

  牵一发而动全身。此次24家水洗厂全部关停,上游行业的布料厂、制衣厂等受到的影响最为直接。

  每年的8月~10月是裤子销售旺季。“一年下来,赚不赚钱就看这三个月。”唐先生经营着一家小型制衣厂,专门生产牛仔裤。往年这段时间是唐先生最忙的时候,可今年他和几个同行只能在家里喝茶,就连电话都不敢接,“都是催货、催款的电话”。

  唐先生说,按照惯例,制衣厂把裤子销售出去了,才有钱与布料厂、水洗厂结单。可如今,24家水洗企业关停,唐先生被迫跟着停产,“积压在库房的3万多条裤子无处可洗,剩余的订单也不敢做。”看着眼前的困局,唐先生毫无头绪。

  “有门路的已经把裤子拉到广东洗,没门路的就拉到产业园,但那边价格比此前高不少,从原来0.7元/条涨到1.5元/条。”唐先生说,虽然价格翻一倍,但仍有许多人排着队把裤子送过去。

  9月12日,记者来到产业园,看见目前已有6家水洗企业投入运营,近百台水洗机在赶工生产,数十万条未清洗的裤子堆积在厂房每个角落,甚至是过道、办公室,可谓是裤满为患。

  其实,更让唐先生等制衣厂老板害怕的是,裤子讲究款式,“今年流行的款式,到了明年可能就变了。如果裤子不能赶在秋季末卖出去,那损失就大了。”

  4

  措施

  政府出面帮企业解决问题

  为缓解“洗裤难”的问题,目前福绵区政府正督促产业园管理方加快建设进度,让余下的14家水洗企业尽快入园生产。

  关停24家水洗企业,福绵区政府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福绵区政府李副区长向记者表示,南流江水污染问题长期以来被群众投诉,退城入园既是民心所向,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我们情愿得罪24家企业的老板,也要还给42万福绵区群众一条干净的南流江”。

  李副区长说,对于24家水洗企业,政府并不是简单地一停了之,还要有效疏通,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我们正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协助企业申请相关补助资金。同时,我们承诺,水洗厂原厂房土地符合变性的,给予最大的优惠和支持。另外,如果还想申请入园的,我们可以出面和产业园协调,争取优惠入园条件”。

  据了解,水洗厂关停后,福绵区委区政府多次约谈24家企业法定代表人,召开座谈会,进行沟通和交流,并于9月11日成立24个小组进驻每个企业,负责政策解释、思想稳控、安置转型等工作。

  据李副区长介绍,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企业目前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一方面,上游行业欠着他们的货款;另一方面,银行和工人又催着他们还贷和发工钱。经过讨论,福绵区政府决定出面帮他们讨债,同时也跟银行方面说情,放宽还款期限”。(记者 吕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