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保税港区 张冠年/摄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鸟瞰图 张冠年/摄
钦州白石湖片区 张冠年/摄
钦州市现代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图为当地一家电子企业生产车间。
钦州港码头作业。 曾开宏/摄
钦州力顺轻型载货汽车下线。 王湖录/摄
钦州港开通直达马来西亚关丹港航线。 曾开宏/摄
钦州保税港区整车进口汽车业务繁忙。 韦义华/摄
钦州三娘湾的中华白海豚 庞 卡/摄
钦州市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之一,处在西南中南地区与东南亚往来的前沿,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
近年来,钦州市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充分利用国家级平台政策资源,发挥港口优势,做足港口经济文章,发展向海经济,积极拓展与东盟国家贸易、投资、港航、金融、人文等领域的合作,努力打造国际产能合作新高地。
“钦州平台”渠道引领对外开放
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钦州便与东南亚发展商贸往来,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代至宋代,钦州的犀牛脚、大风江沿海一带便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重要区域,钦州更是唐宋时期即海上丝绸之路最繁荣时期的重要对外贸易港口。
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钦州成功建起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钦州保税港区、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整车进口口岸和台湾农民创业园5个国家级开放合作平台;以钦州为基地、连接东盟47个港口城市的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全面建设,探索开展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等,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钦州平台”已经形成。
这些新型发展平台的建设,使钦州成为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先行先试示范区,也是对外开放平台最集中、政策最优惠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近年来,钦州市依托平台优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创新开展先行先试,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政策,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金融开放、行政管理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当前,钦州市除享有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自贸区、北部湾经济区等相关优惠政策外,还享受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保税港区、国家级开发区等国家级平台及政策优惠达13项,是全国最优惠的政策洼地之一,成为了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核心区、国家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要门户港和枢纽城市。
现代产业体系形成“新高地”
依托新型发展平台,钦州市现代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成为北部湾经济区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典范。
在钦州的产业“版图”中,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依托“两国双园”合作机制优势,规划建设“两国双园”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区,构建跨国产业链和服务链,打造中马投资合作的旗舰项目。钦州保税港区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整车进口口岸等多重政策优势,打造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商品物流配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前港后厂优势,引进石化、装备制造等国内外先进优势产能项目,打造国内优势产能走向东盟市场的平台。
这些年,钦州不断引进重大龙头产业项目,成功引进了中石油集团、中船集团、中粮集团、国投集团、上海华谊集团、中电投集团、印尼金光集团等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入驻,建成投产了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中粮180万吨大豆加工、金桂林浆纸一体化、国投燃煤电厂等标志性工程,中船大型修造船及保障基地一期等项目即将建成投产,基本形成以石化、装备制造2个千亿元产业和能源、造纸、粮油等百亿元产业为重点的现代临港产业框架,经济结构实现从农业主导向现代临港工业主导的转变。
出海大通道战略地位凸显
港口一直是钦州最大的优势。钦州港拥有海岸线563公里,孙中山先生曾在其《建国方略》里把钦州港规划为南方第二大港。事实上,钦州港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深水良港,可建1万~30万吨级的深水泊位200多个,建成后可形成5亿吨以上的吞吐能力。
如今,钦州港吞吐能力超过亿吨,开通至越南海防、马来西亚关丹、新加坡等42条海上航线,已与世界上90多个国家、地区的200多个港口建立贸易往来,形成油品、国际集装箱、煤炭、粮油、化工、汽车、港口综合等物流体系,中海、中远、上海新海丰和新加坡港务集团、太平船务、香港永丰等多家船舶公司、航运公司、物流企业加盟钦州港运营内外贸班轮航线业务。
同时,钦州是离东盟国家最近的出海通道,建成运营南钦、钦防、钦北3条高速铁路,实现7条铁路、5条高速公路在此交会,成为广西沿海高铁网中心、广西沿海交通主枢纽,作为西南国际出海大通道的战略地位不断凸显,是西南地区走向东盟的最便捷国际出海大通道。
依托港口优势,近年来,钦州市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强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和经贸合作。事实上,东南亚是钦州市进出口贸易的最大市场,东盟十国均与钦州有进出口贸易往来。“十二五”期间,该市外贸进出口增长了6倍,平均增长率达到45.6%。连续几年,与钦州开展进出口贸易的前三名均为东盟国家。
今后,钦州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紧围绕国家和自治区的战略部署,按照三大战略定位的要求,大力实施“开放创新、港城联动、产业强市、生态惠民”发展战略,着力促进港口互联、平台提升、人文合作,扩大面向东盟、服务西南中南的开放合作,构筑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合作新高地,全力打造“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