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脱贫经验“出口”亚非国家

  “中国扶贫政策在河池的贯彻实行,给了我们很大启发。”日前,津巴布韦官员埃米利欧·奇霍诺到河池考察后发出感慨。

  至今年6月10日止,陆续有喀麦隆、巴基斯坦、津巴布韦、乌干达、格鲁吉亚、埃塞俄比亚等12个亚非国家的经济、财政、工业、社会保障部门60多名官员,到河池学习脱贫攻坚方面取得的成果和经验。

   河池处于滇桂黔石漠化连片区,自然条件恶劣、人均耕地稀少、贫困人口基数大,是广西乃至全国的脱贫攻坚主战场。

  近年来,河池大规模、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脱贫攻坚,探索出易地安置、“整乡推进”开发扶贫模式,为广西、全国推行易地安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至2015年底止,河池共成功安置农户31万人;“十二五”以来,河池共减少贫困人口110万人。这一举措,被中科院和日本、澳大利亚等国际专家称赞为中国乃至世界反贫困史上最成功的典范之一。

   陆续到河池取经的亚非国家官员,先后深入都安、南丹、宜州、罗城、环江、金城江等8个县(市、区),考察了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保障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扶贫项目、卫生项目建设等诸多内容。

  津巴布韦目前还没有制订具体的减贫目标计划,在考察过程中,该国官员埃米利欧·奇霍诺事无巨细,均一一详细记录,并重点了解我国的扶贫体系和政府官员的问责制等,他说,这些经验回国后将派上用场。

  巴基斯坦纺织部联合秘书长哈桑·塔普博士对河池农村金融扶贫的新模式很感兴趣。金城江区五圩镇三境蛋鸡养殖场项目,就采取了这种金融扶贫模式。当地50户贫困户共筹集小额信贷资金250万元,委托公司经营,每户年均可获得4000元红利;项目可提供60个岗位优先安排贫困劳动人口就业。哈桑·塔普博士认为,这种模式“无中生有”,成效明显,很有借鉴意义。

   格鲁吉亚旅游业代表马卡拉什维利·塔马尔很看好河池旅游扶贫的做法。河池立足市情,提出把旅游纳入扶贫开发工作计划,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探索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的有机融合。“十二五”期间,河池旅游业共带动7.16万人脱贫。马卡拉什维利·塔马尔说,格鲁吉亚的旅游业发展得很好,但是并没有把旅游业与扶贫很好地结合起来,河池的做法让她很受启发。

   曾多次到过河池的中国国际扶贫中心项目官员赵倩说:“我们此前输出的脱贫经验,经过这些亚非国家的吸收、改良和本土化之后,现在正为他们国家消除贫穷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