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贵港旅游品牌 实现旅游业的核心“增长极”

  三月底四月初,正是荷城春天最美的时候,港北区龙荟花世界、港南区四季花田、覃塘区荷美覃塘景区的油菜花、格桑花、郁金香等鲜花次第开放,一片繁花似锦,三月三,壮乡儿女大地飞歌,笑迎八方游客。近年来,我市充分挖掘生态休闲与乡村旅游特色,积极发展旅游新业态,2016年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达1645万人次,同比增长13%;旅游总消费达175亿元,同比增长27%,生态旅游正逐渐成为我市旅游业的核心“增长极”。

  提升旅游核心竞争力

  2016年,我市加大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着力在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及品牌打造上下功夫。通过充分挖掘,大力拓展农业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功能,开展创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工程,打造精品线路,并将乡村旅游业打入旅游市场,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2016年,我市新增四星乡村旅游区2家、五星级农家乐1家、四星级农家乐2家、三星级农家乐3家。通过与农业等相关部门联合创建了2家全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我市创建的各类生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标准化品牌,成为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全市各地整合现有的乡村民俗节庆,策划推出一批具有浓郁文化特色和地域风情的乡村旅游节庆活动,进一步突出特色、提升档次、扩大影响,提高乡村旅游节庆的质量、规模和效益,丰富了乡村旅游产品类型。“中国荷城 最美乡村四季游”旅游年启动,打造了贵港市特有乡村旅游节庆品牌,促进了全市乡村旅游持续升温。

  乡村旅游助推精准扶贫

  我市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综合引领带动帮扶的作用,大力发展旅游扶贫,在打造一批乡村旅游品牌的同时,还拓宽了贫困户的增收渠道。截止到2016年10月底,乡村旅游向集聚化、景区化、生态化、品质化、乡土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乡村旅游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新的产业。

  “荷美覃塘”莲藕产业核心示范区“以小并大”实现土地流,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区建设。2014年至2016年该示范区接待游客超过150万人次。据统计,贫困人口在荷美覃塘景区就业人数达70多人,通过旅游业自主创业20多人,通过种植莲藕等特色产品的贫困人口达400多人,参加旅游技能培训的贫困人口200多人。

  2016年,我市将三区两县市中的15个贫困村作为旅游扶贫重点村,通过产业带动,吸收农民就业或间接就业,带动脱贫致富,取得了显著效果。全市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390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7.8亿元。通过旅游带动,促进乡村贫困村屯及贫困人口就业和间接受益,实现脱贫。至2016年10月底,实现脱贫人数达6.24万人。

  大力实施“旅游+”

  我市立足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努力打造“乡村创意休闲旅游”品牌,探索一条有别于传统乡村旅游的产业和经营新路子。

  农家+景区”式。以景区景点为依托,通过鼓励周边农民包装农家庭院建筑,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开发农事体验项目,参与旅游接待服务,形成景区与农家互促共荣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促进乡村旅游由传统观光向现代休闲转型发展。桂平市西山镇前进村推进富有乡村田园气息的民居庭院化建设,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峡谷山村建筑风格。2016年以来,到前进村旅游的人数超过8万多人次,就地解决了村里剩余劳动力150多人就业问题。

  生态+文化”式。港南木格镇君子垌客家围屋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区和覃塘灵龟宝山生态旅游村,以“生态乡村”建设为载体,把农村生态资源、传统文化和农村特色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做好多元经营文章,把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发掘和传统文化保护相结合,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的记忆、符号,促进乡村旅游拓展内涵、彰显特色、提升品质,推动以生态与文化互动为特色的乡村旅游繁荣发展。

  “农业基地+游购”式。桂平市石咀镇小汶村广西亚热带水果示范场、广西大玉余甘果农业旅游示范点等,以城乡互动为抓手,以区域内大型农庄为龙头,打造集观光、采摘、休闲、购物一体的游购式乡村旅游产品,积极培育乡村休闲农业观光旅游,从而带动大型休闲农庄的快速发展,促进城乡旅游互动,提高乡村旅游发展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