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工业转型:实业支撑脊梁 创新驱动发展

  日报消息(记者董明)汽车产量突破240万辆,柳钢新型钢材比重持续上升,柳工扭转连续55个月不断下滑趋势,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升至11%……2016年的经济数据都在说明,工业柳州的转型升级步伐更快更稳。

  去年,我市大力实施“实体经济发展年”活动,以实业作为支撑发展的脊梁,依托创新驱动,奋力推进“十大工业结构调整工程”“工业八大专项行动”等,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首先是汽车产业继续领跑全市工业,产量突破240万辆,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其中上汽通用五菱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汽车总销量达213.0177万辆,乘用车占比67%。去年,柳产乘用车的比重进一步提高,汽车新品推陈出新,宝骏310、景逸新X5等新车上市,新款SUV宝骏510发布,多款“T”动力乘用车型相继问世。新能源汽车进入加快发展期,全市共有11款新能源汽车列入国家产品公告目录,宝骏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一期正式投产。

  2016年,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全力克服一段时间高炉炉况不顺、下半年原燃料价格大幅上涨等诸多困难和挑战,通过全面实施低成本战略、持续优化内部管理、积极转变营销理念、加大创新营销方式,全年分别生产铁1073万吨、钢1104万吨、钢材1409万吨,实现利润超过4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去年,我市钢铁与建筑产业融合发展,柳州成为全区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柳钢与中建钢构有限公司携手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机械行业转型升级步伐也铿锵有力。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将更多目光投向海外,柳工产品远销130多个国家,拥有海外客户2.5万家,由此扭转了自2012年2月以来连续55个月不断下滑的趋势,实现产值累计增速正增长。其中,柳工股份公司的国际业务收入占比35%,是行业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企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产值突破50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15年的10%提升至11%。全市园区经济总量占全市的比重达68%,集聚能力进一步提升。

  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去年,我市创新驱动能力显著增强。柳州成为广西唯一、全国15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基地城市示范试点之一;阳和工业新区成为广西首个国家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单位;全市新增8个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49个高新技术企业、6个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5个自治区技术转移示范机构、4个广西创新型企业;上汽通用五菱获全国工业企业“质量标杆”称号,东风柳汽获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