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宾区红河红晚熟柑桔产业示范区的油菜花景色优美。
12月8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在来宾市委书记农生文、市长雷应敏等陪同下,在合山考察调研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等工作。
自治区主席陈武到来宾高新区金凤凰果蔬产业示范区考察。
武宣县牛心柿被认定为自治区无公害农产品,年产量达5万多吨,产品远销粤港澳地区及东盟国家。
合山市致力打造全球最大的木瓜种植生产基地。
金秀瑶族群众采茶忙。
来宾海升现代柑橘产业示范区开展现代化作业(航拍)。
忻城县薰衣草庄园的紫色花海令人陶醉。
象州县百丈乡的有机稻田宛如一幅画。
核心提示
稻花飘香满山坡,农家耕作欢乐多。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是群众的生存保障,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安全。近年来,来宾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的决策部署,切实加快全市农村土地确权工作进度,为全区全面推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提供了先行先试的有效经验;全面提升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休闲农业创建工作质量水平,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带动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为打造全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截至12月上旬,来宾整乡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第二轮审核公示的有42个乡镇,占该市总乡镇数的60.9%;完善土地承包合同32.18万份,占全市5年总任务颁证的69.7%,工作进度位居全区前列。2014年以来,该市累计投入资金12.69亿元创建乡级以上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36个、市级示范区11个、自治区级示范区1个,逐步走出一条规模化、特色化、效益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1 土地确权“来宾经验”可资借鉴
来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将其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关键性、基础性、全局性工作来部署推进,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市场参与”的思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考评,严格标准、规范程序、注重质量,确保把农村土地确权办成群众认可、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今年,来宾在实施国家、自治区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部署开展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全市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涉及69个乡镇、46.18万户农村家庭、517.76万亩耕地,其中承包地254.56万亩。
作为广西唯一的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整县推进试点县,象州县可发证率达99.5%。其中,百丈乡率先发放了广西土地确权“整乡推进”第一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成为广西全面完成土地确权整乡颁证的第一个乡镇。合山市完成农村土地确权数据库建设及档案整理,发证率达100%。象州、合山正在开展县级农村土地确权成果验收工作。兴宾区、武宣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和忻城县的各个乡镇正在加快推进该项工作,确保明年上半年该市基本完成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任务。
来宾在抢抓农村土地确权工作进度的同时,积极应用已取得的农村土地确权成果,加快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让农村土地“生金淌银”。
一是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打通三农融资“瓶颈”。无法提供担保、没有足够的抵押物,三农融资难一直是多年来困扰着农民与金融部门的瓶颈。来宾大胆探索农村土地确权赋权与权能实现的有效形式,以实施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为契机,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市级建立了600万元的合作担保基金,撬动金融资金进入农村,使农村“沉睡”的资源变成了可以抵押变现的资产,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目前已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2300多万元。
二是规范土地流转交易,提供先行先试经验。来宾成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有限责任公司,出台《来宾市农村产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来宾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细则》等,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交易流转。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全市开启规模化经营,新型农业得以培育,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带动群众增收致富。2015年以来,全市新增农民合作社575家、家庭农场263家,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1.81万亩,增长28.5%。
三是龙头企业引领带动,“双高”基地建设加快。来宾以农村土地确权为基础,引进有实力的农业公司投资建设“双高”糖料蔗基地,在基地范围内引导农民互换并地、“小块变大块”,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全市共落实 “双高”糖料蔗基地393个片区,面积41.19万亩,完成2014—2016年建设任务40万亩的102.9%。
四是共享土地确权成果,激发农村创新活力。来宾农村土地确权成果资料逐步实现部门共享,向公安、水利、交通运输等部门提供农村土地测绘数据成果,为农村发展建设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全面提升农村社会发展服务水平。
2 打造全区特色农业示范城市
在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创建工作中,来宾市紧扣各县(市、区)的果蔬、水稻、糖料蔗、桑蚕、茶叶等特色产业,以创建乡级、县级示范区为基础,以创建市级、自治区级示范区为目标,梯次推进,推动示范区建设与“10+3”产业提升、现代农业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相结合,贫困县示范核心区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面上平均水平高20%以上。一个全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城市正在桂中大地上露出“尖尖角”。该市具体的做法是:
强化领导,上下联动。来宾把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形成了市级统筹,县级为主,各单位、乡镇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对照标准,提升质量。来宾认真按照“经营组织化、装备设施化、生产标准化、要素集成化、产业特色化”的要求,着力提升示范区建设质量,共引进和推广新品种258个、先进技术63项、先进设备139套,使示范区建设在品种、技术、加工、品牌、招商引资等方面真正成为全市发展现代农业的精品样板点。
深化改革,创新模式。来宾各级示范区通过土地流转、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新经营模式,结合脱贫攻坚行动,把示范区建设成为全市推进农村改革的先行示范样板点。各级示范区流转土地面积达6.5万亩,主要经营模式有:“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股份制合作”“行业合作”“垦地合作”等。
制定政策,保障到位。来宾将示范区创建工作纳入绩效考评,出台奖励激励政策,保障工作顺利开展。对通过考评被定为自治区级、市级、县级、乡级示范区的,除自治区奖励外,市级财政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70万元、50万元的奖补;各级财政统筹粮食、农业、林业等优势特色产业扶持资金、现代农业发展资金、支持新型经营主体资金、产业发展基金、农业信贷担保资金等,优先支持示范区内符合条件的涉农项目,并注重对贫困地区的示范区项目倾斜。
科学规划,融合发展。结合“来宾市三江口‘港、产、城’新区”“来宾市金凤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建设,来宾加强示范区整体规划布局,制定三江口农业产业发展、沿江现代观光休闲农业示范带、环大瑶山观光农业产业示范带等规划,让示范区建设与标准化原料基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集约化加工园区、体系化物流配送市场营销网络等一体化发展,成为引领全市各个特色产业发展的标杆。
3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相得益彰
忻城薰衣草庄园,浪漫花儿正一朵一朵醒来,淋漓尽致地绽放着它们的美;武宣下莲塘万亩葵花,金灿灿的,竞相绽放变成花海,吸引区内外游客前来观赏;象州百丈乡千亩有机稻田,金色稻浪跳起了欢乐的舞蹈,农民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走进桂中大地的春夏秋冬,处处可聆听到农业增效增收和旅游业发展双丰收的“合奏曲”。
伴随优势产业发展,来宾将特色农业融入特色山水、特色民俗,逐步形成了以特色农业为核心,特色山水、特色民俗相辅相成的发展之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逐步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近两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收入年均增长64.01%。
截至目前,来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共投入资金1.53亿元,形成休闲农业经营组织74家,开发自治区休闲农业旅游精品景点路线6个,其中星级农家乐103家、休闲农庄15家、民俗村4个,年接待244.3万人次,旅游消费15.7亿元。
下一步,来宾将结合当地实际,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扎实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同时,注重特色、农旅结合,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农村为特色,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快速持续发展,不断拓宽群众脱贫增收渠道,为群众铺就致富奔小康好“钱途”。
(本版图片由来宾市农业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