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顺应经济新常态 开创发展新局面

奋力建成“区域性大城市”“国家非公经济发展示范市”“北部湾城市群商贸中心”

  蓬勃发展的玉林市玉东新区 梁大新/摄

  玉林对外经济交流的重要平台——玉博会开幕现场。 梁大新/摄

  中国-东盟小商品交易中心 刘钦明/摄

  今年9月30日正式投入使用的玉林火车站新站房 唐群峰/摄

  玉林利用侨乡优势,举办了首届海外华侨华人玉林恳亲大会,吸引大量侨商关注玉林。唐群峰/摄

  “森林进城”给市民带来了更高品质的休闲生活。梁大新/摄

  玉林城区绿化率越来越高。 陈伟平/摄

  玉林“五彩田园”是自治区级农业改革示范基地,并获评“中国农业公园”。梁大新/摄

  玉林江南新区一角 梁大新/摄

  玉林园博园美景  刘钦明/摄

 

  玉林名片

  “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国家森林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中国南方药都”

  “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市”

  “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

  “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1 经济稳健前行 稳居全区前列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玉林经济社会发展稳健前行,波动小而速度快,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品位显著提升,各支柱产业发展齐头并进,全市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先后突破1000亿元大关,稳居广西第一发展方阵,开创了玉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

  目前,玉林已成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市、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国家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同时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并荣获“中国南方药都”称号。

  在过去5年中,玉林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自治区“双核驱动、三区统筹”发展格局,深入实施“东靠南下、通江达海”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开创了玉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

  第一,综合实力大幅上升。玉林的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840.3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450亿元,年均增长9.8%;财政收入由69亿元增加到139.6亿元,翻一番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615.6亿元增加到1364亿元,翻1.6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9.5亿元增加到464.2亿元,翻一番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收入等11项主要经济指标总量排全区前列。

  第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4∶44.5∶35.1调整优化为15.1∶45.4∶39.5;新增亿元企业300家,年产值超百亿元产业由1个增加到5个,超百亿元园区由1个增加到7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307.2亿元增加到600.3亿元;新增农业龙头企业121家,广西“五彩田园”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被认定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荣获“中国农业公园”称号。

  第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66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倍,建成一批事关长远发展和民生大计的重大基础设施。“修机场、建码头、接高铁”三件大事取得重大突破,玉林民用机场、铁山港东岸码头开工建设,黎湛铁路玉林段即将开通动车。玉铁铁路、玉铁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玉湛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实现100%乡镇通硬化路、100%的建制村通公路。

  第四,城市形象全面提升。城镇化率由39.6%提高到46.5%,年均提高约1.4个百分点;国务院批复设立福绵区;中心城区面积由56.6平方公里扩大到80平方公里,人口由55万增加到80万;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化面积由4.4平方米增加到9.6平方米,成功承办第八届广西园林园艺博览会,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第五,民生质量显著改善。财政民生投入达到820.9亿元,城乡居民收入连续5年高于全区增速、高于全市生产总值增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6万元增加到2.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5302元增加到1.03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3.3∶1缩小到2.8∶1。减少贫困人口45万,为全市人民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2 “修机场、建码头、接高铁”实现重要突破

  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指日可待

  “明年在家门口也能坐动车到各个城市,真是太便捷了,想想就兴奋!”在南宁求学的玉林籍大学生林意歌感慨地说。

  按照计划,黎湛铁路电气化改造项目(玉林段)将于今年年底改造完成,这意味着届时动车将正式开进玉林。玉林从此可以通过铁路网与外界快速相连,这对于玉林未来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玉林即将通行动车,是近年来玉林交通建设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玉林市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自治区“双核驱动、三区统筹”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修机场、建码头、接高铁”三件大事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打造一个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为未来玉林经济发展夯实重要基础。

  今年9月30日,经过2年多的紧张施工,玉林火车站新站房终于“横空出世”,惊艳地出现在玉林百姓眼前。正式启用的玉林火车站新站房宏伟壮观,总建筑面积约1.78万平方米,是原站房建筑面积的5倍多。主体建筑为地上二层、地下一层,高度21米,其中候车厅面积4400平方米。

  而在10月11日凌晨,经过2300多名铁路工人连续5个多小时的辛勤作业,黎湛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贵港(根竹)至玉林段最后一处线路驳接施工顺利完成。至此,该线路涉及的52处线路驳接改造全部完成,为今年底线路开通奠定了重要基础。

  玉林民用机场项目也进展顺利。在今年2月19日,玉林民用机场项目建设正式迈出了第一步——机场路项目开工。据悉,目前该项目已完成项目选址、立项批复工作,项目征地工作也全面展开,机场试验段工程即将施工。

  按照机场建设规划,机场跑道为2600米,航站区按照满足2025年旅客吞吐量7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00吨的目标设计,新建航站楼8000平方米、站坪机位5个……玉林已张开双臂,等待拥抱蓝天。

  正在建设的铁山港东岸码头是玉林融入北部湾经济区的主要出口。目前,该项目正在加速推进,码头起步工程一期工程正在开展码头区域围堰吹填施工。截至今年9月26日,已完成吹填约4.3万立方米、围堰约1.469万立方米。此外,二期工程项目的海洋环评、用海预审及项目的核准已批复,施工区域用海手续及林地使用手续均已取得批复。

  随着“修机场、建码头、接高铁”三件大事取得重要突破,玉林海陆空的立体综合交通体系的蓝图也逐渐清晰。

  3 改革步伐全面加快 开放格局日趋成形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玉林市将改革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全面推动各领域改革,激活经济发展活力,成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市。

  在农业改革领域,玉林一直是广西农业改革的“探路者”。近年来,玉林主要以农村综合改革为突破口,重点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土地流转,释放土地生产力,成立了广西第一家市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目前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率达53.4%,远高于全区、全国平均水平。土地流转的加速,推动玉林农业朝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发展。截至目前,玉林市建设规模达300亩以上的市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5个,建成50亩以上连片种植基地2000多个。

  在政府行政体制改革领域,玉林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推进简政放权。此轮改革中,玉林市共取消、下放、调整行政审批事项163项,清理规范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事项310项,行政审批流程总体压缩20%以上。

  在商事制度改革上,玉林通过放宽登记条件限制、放宽企业住所和经营场所登记限制、免收注册登记费、实行“全城通、就近办”登记模式、实行“六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改革等改革措施,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激发市场活力。据统计,目前玉林各类市场主体从2011年的13.7万户发展到2016年10月的18.89万户,增量超过30%,注册资本总量突破1000亿元。

  此外,玉林还在医疗卫生、国资国企、财税金融、文化、教育、价格、审计等领域积极推进深化改革,使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改革与开放密不可分。在推进各领域深化改革的同时,玉林还围绕国家“一带一路”、自治区“双核驱动、三区统筹”战略部署,全面实施“东靠南下、通江达海”战略,全力融入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积极参与珠江-西江经济带合作,大力推动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作共建,主动融入中国-东盟战略合作,逐步构筑起一个大开发的发展格局。

  首先,积极引进外部资金和项目,深入推进“招大引强”工作。近年来,玉林相继引进中金镍合金、香港和黄药业、科创控股、修正药业、康美药业、红星美凯龙等一批大企业集团,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据统计,“十二五”期间玉林共引进项目2470个,合同金额达2243亿元,在全区招商引资工作中名列前茅。

  经过几年发展,玉林外向型临海产业集群迅速壮大。位于铁山港附近的龙潭产业园是玉林融入北部湾经济区的桥头堡,也集中了玉林主要的临海产业集群。目前,龙潭产业园共有入园企业28家、总投资118.6亿元。

  玉林还充分发挥侨乡优势,用活用足经济区优惠政策,做大做强中小企业商机博览(中国·玉林)(即玉博会),培育壮大中医药博览会暨中药材交易会,在拓展和深化多区域合作中抢占新一轮开放开发先机。目前,玉林已成功举办了10届玉博会、7届药博会、5届陶博会以及首届海外华侨华人玉林恳亲大会。

  4 秉持绿色发展理念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

  近年来,玉林市一直秉持绿色生态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立市,发展低碳经济,在经济发展中注重保护环境及生态安全,全面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植树造林与铁腕治理大气污染同时推进,建设现代生态宜居城市,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在城区,玉林大力推动绿化工程,在道路两侧、各个居民小区、公共地带等种下了大面积绿色植被和花草。同时,还兴建了五彩田园、湿地公园、狮山公园、会仙河公园、园博园等生态园林,使城市的园林化水平、城市品位和人居环境有了质的提升,实现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截至目前,玉林共植树造林122.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1%,连续4年被评为“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先进市。

  与此同时,“美丽玉林”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建成国家级生态村1个、自治区级生态村143个,新增沼气池8.1万户,建成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179个。

  在污染治理上,经过几年的铁腕整治,九洲江、南流江、北流河等重点江河流域污染治理成效显著,主要河流断面水质基本达标。空气、水、噪声环境质量明显好转,被定为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

  随着生态田园城市的逐步成形,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城乡面貌的迅速改变,绿色低碳的旅游业逐渐成为玉林新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在政策的扶持下,一批重大旅游精品项目纷纷落地,主要景点正全面升级改造,同时乡村休闲游等旅游新形态迅速发展,让玉林本地优质、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有效开发。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该市共接待国内游客1427万人次,同比增长18.77%;旅游收入131亿元,同比增长22.18%。

  据玉林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要负责人介绍,在“十三五”规划中,玉林市将全力打造绿色生态“五彩玉林·田园都市”旅游品牌,将玉林建设成为健康养生旅游目的地和客家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岭南山地森林休闲旅游目的地,努力打造岭南地区“旅游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