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加快建设“四个城市”勇当广西“两个建成”排头兵

践行发展新理念 增创首府新优势

 

  绿城南宁风景怡人。 卢伊琳/摄

  五象新区总部基地 陈卓凡/摄

  南宁·中关村双创示范基地 潘浩/摄

  富士康南宁科技园项目

  宜居南宁魅力彰显。 陈卓凡/摄

  青秀区南阳镇花雨湖景区鸟瞰。 周 军/摄

  修复改造后的民族大道宽阔亮丽。 潘 浩/摄

  南宁火车东站 陆文龙/摄

  南宁市民欢度国庆。 潘 浩/摄

  邕城夜色绚丽迷人。 周家志/摄

  市民乘坐地铁出行。 梁 枫/摄

 

  南宁市向自治区党代会献礼系列 ③

  你好,我叫南宁,以下是我这5年来的简历:

  5年里,我的思路更加清晰:以“设问”的方式提出了改革发展“六个如何”的破局思路,以“六个着力”为抓手,大力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南宁渠道”升级、绿城品质升级、深化改革升级、法治南宁升级和民生福祉升级“六大升级”工程;

  5年里,我的体魄更加强健:2016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15.76亿元,接近2010年全年的地区生产总值(1800.43亿元),工业转型升级,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以南宁·中关村双创示范基地为代表的新业态生机盎然,首府荣膺“全国创业先进城市”;

  5年里,我的外在更加美丽:“南宁蓝”成为常态,“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至名归,“中国绿城升级版”与生态乡村同步推进,海绵城市初现雏形;

  5年里,我的朋友越来越多:20个国际友好城市、30多个中国与东盟各领域交流合作的机制,让“南宁渠道”在“一带一路”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年里,我的家人越来越幸福:59万人脱贫、236.79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得以解决,遍及城乡的体育设施、高达86.22%的安全感以及改造完毕的棚户区、设施齐全的村卫生室,共同诠释了“中国十大幸福城市”的深刻内涵。

  感谢你与我一起风雨兼程,见证这5年来不平凡的成长经历;

  首府将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强支撑带动作用的首府城市、具有浓郁壮乡特色和亚热带风情的生态宜居城市,勇当广西“两个建成”排头兵。

  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2016年10月14日,14个创业团队走进南宁·中关村双创示范基地,在首期中关村信息谷雨林空间首期“创客秀”中进行了项目展示与路演。创业团队和投融资机构代表进行了面对面洽谈投资合作——创意的点滴雨露,正在这里汇集成广阔的海洋。

  南宁·中关村双创示范基地的勃勃生机,是首府经济发展持续提质增效的缩影。近年来,南宁市围绕稳增长目标,加快建设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强支撑带动作用的首府城市、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和“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现代服务业表现抢眼。中国-东盟国际物流基地和江南、安吉、金桥三大物流园区初步建成,以南宁软件园和中盟科技园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市建设稳步推进。5年来,逾3.52亿人次游客慕“中国养生休闲之都”之名而来。2016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67.4%。南南铝加工公司研发的航空铝、高铁铝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南宁地铁南宁造”“南宁公交南宁造”开启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先声。5年来,南宁市新增百亿元工业产业13个,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6.3%;以横县茉莉花、南宁香蕉等为代表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影响日盛,33个现代农业特色示范区和183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民增产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2016年上半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达6623元。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民间资本有序参与公共服务事业。三大开发区行政审批局与南宁市行政审批局乃至全市123个乡镇(街道)、1693个村(社区)政务服务中心形成合力,依托权力事项的有效精简实现行政审批的提速增效,得到了投资者的一致好评:企业对南宁市投资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排在全区首位,市场主体年均增长达46%;在政府的主导下,民间资本进入市政、交通、金融、卫生、教育等领域,2015年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3.21%,那考河流域治理、BRT项目等PPP项目成为合作典范。

  “南宁渠道”持续升级,电子商务构建跨境合作优质平台。“双核驱动”方面,与北钦防实现户籍、通讯、公积金购房、医疗保险等同城化,16个列入珠江-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的项目扎实推进;与东盟合作方面,启动了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建设。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等一批交流合作新平台落户南宁。依托南宁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和南宁综合保税区,首府与15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5年来累计外贸进出口总额217.62亿美元,主动“走出去”企业达81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

  宜居城市魅力彰显

  12月2日至6日,中国2016亚洲国际集邮展览将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两年后的12月,以“生态宜居,园林圆梦”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博会亦将在南宁举办。承接历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半程马拉松赛及第四十五届体操世锦赛等大型国际性活动的辉煌成果,使首府“宜居城市”的形象日益深入人心。

  5年来,南宁积极加快建设具有浓郁壮乡特色和亚热带风情的生态宜居城市,“中国绿城”升级版、海绵城市、“国家公交都市”及五象新区规划从蓝图逐步走向现实: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南宁地铁率先开行。今年年底,南宁地铁1号线将全线开通试运营,南宁东站至火车站快速公交试点工程亦将于年底前完成主体建设,以地铁、BRT和公共租赁自行车为基础构建的现代都市交通体系日趋完善;民族大道所有线缆全部入地,良庆大桥、五象-平乐立交及南宁机场第二高速等项目的完工和5个高速公路收费站顺利外迁运营,有效改善了市区交通环境;从“村村通水泥路”到“县县通高速”,再到迈入高铁时代的火车东站、西站和通航87个城市的南宁机场,首府区域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初步形成。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五象新区成为首府开放发展新名片。产城融合的五象新区受到国内外客商的青睐,30家世界和国内500强企业、10家金融保险企业、15家境外上市公司入驻,新区建成区面积较之5年前净增15倍;在县(区)差异化考核的指引下,各县区显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优势,经济社会各项建设成果喜人。

  生态保护成效显著,“南宁蓝”成为常态。截至今年9月22日,南宁市已累计攒下了255个空气质量优良天,提前100天完成了自治区本年度对南宁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绩效考评目标,“南宁蓝”已成为南宁市民“随手拍”的常态背景;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7.66%,68项海绵城市重点项目顺利完工,依托“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成功申办的第十二届园博会正在加紧筹备之中。

  民生改善成效显著

  社区居民想要什么样的农产品,就通过电商平台下单;贫困户网上接单,实现“零距离”交易——这是“广西第一书记”青秀社区电商扶贫产业平台上线以来的常态。自今年7月13日正式开通以来,该平台已完成帮扶105家农户,拉动2.3万次线上线下爱心购买,交易额达320多万元。

  依托“互联网+”开展针对性强的精准扶贫工作,是实现民生福祉升级不可或缺的关键性一环。目前,南宁市已落实4.92万名帮扶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开展“一帮一联”活动,减少贫困人口59万,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亦成为“发展成果与民共享”理念指导下民生改善工作的典范——

  生态乡村美景怡人,农村垃圾污水走向科学化处理。5年来,南宁市先后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4个、生态村屯1个,建成集中式、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741套,乡镇级垃圾中转站17座,以新型城镇化引领的城乡统筹发展在精准脱贫工作的旗帜下迎来新的生机。

  社会治理水平提升,收获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长安杯”三连冠。1.02万路高清摄像机、6673个网格与应急指挥中心联动,人民群众安全感上升至2015年的86.22%;乡镇(街道)全部组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以肉菜流通追溯体系为代表的质量追溯体系逐步构建,法治南宁建设持续升级。

  公共服务更加健全,棚户区改造成果备受肯定。在201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棚户区改造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以南宁为代表的广西棚户区改造工作得到高度肯定,朝阳、东沟岭等片区“旧貌换新颜”;59.8万人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南宁顺利就学,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现全覆盖;新增医疗卫生机构171家,完成1384个村卫生室的规范化建设,基层医疗机构及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有序推进;广西体育中心、南宁博物馆、广西文化艺术中心等高端文体设施与覆盖社区村屯的643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1448家农家书屋,满足了不同阶段的市民生活需求。

  “作为首府城市,南宁在广西实现‘两个建成’战略目标中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当好排头兵责无旁贷。加快建设‘四个城市’,是自治区对首府发展的战略要求,是勇当广西‘两个建成’排头兵的具体体现,也是全市人民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期待。”南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规划了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财政收入将突破800亿元,占全区比重超过四分之一;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任务、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壮乡首府将成为广西改革创新的先锋、开放合作的先导、生态宜居的标杆、协调发展的典范、文明和谐的榜样,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