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深挖长寿文化 做大旅游蛋糕

 

  游客在品尝长寿簸箕宴。 记者 蒋 勤/摄

  国庆黄金周期间,贺州黄姚古镇,桌椅一字排开,绵延近两公里,数千名游客同时进餐,场面十分壮观。这种以美食和长寿簸箕宴为主要形式的长寿文化节,给游客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刺激了旅游收入的增长。

  作为中国首个长寿市,贺州今年大力挖掘长寿美食文化,并将其与旅游紧密结合起来,以“旅游+长寿文化”推动旅游业与相关行业和领域融合发展。国庆7天,贺州市共接待游客67.6万人次,同比增长12.4%,旅游总收入3.4亿元,同比增长19.84%。

  A 1600米长的簸箕宴震撼游客

  “这么壮观的长桌宴很久没有见到了!”10月1日,来自广州的游客邱先生领着家人自驾到黄姚古镇度假。巧的是,他们赶上了在这里举办的贺州市第一届长寿文化节,在长桌簸箕宴就餐,找回了一种陌生而熟悉的感觉。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长达1600米的长宴席上,摆满了一个个大圆簸箕,里面摆的是贺州市三县两区的招牌名菜,汤、荤、素、主食、杂粮等一应俱全,供10多名百岁老人与3000多名游客一起品尝。

  据活动举办方介绍,簸箕本是贺州客家人、瑶家人必备的生活用品,垫上新鲜翠绿的芭蕉叶或荷叶。主厨们将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的各种地道美食,盛放在荷叶之上,光从视觉上看就特别有食欲,这种簸箕宴是贺州本土长寿美食文化的一种体现。

  长寿美食是贺州旅游快速发展的助推器。国庆之前,贺州市举办了特色长寿美食、特色旅游商品评选活动,294道美食参加特色长寿名菜、172道小吃参加了长寿小吃、30桌宴席参加了特色长寿名宴。所有参加评选的特色长寿美食全部向现场市民开放参观并免费品尝,活动十分火爆,吸引了大批市民参加。

  第一届长寿文化节的重头戏长桌簸箕宴,其实就是美食活动的延续。贺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朱东表示,举办长寿文化节就是要深度挖掘并提升贺州的长寿文化,努力让“生态贺州·长寿胜地”成为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品牌。同时,通过推广贺州长寿饮食文化,让大家知道贺州还是长寿美食的集中地。

  B “三省通衢”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

  说起长寿美食,外地游客最感兴趣的是贺州各种酿菜——竹笋酿、茄子酿、辣椒酿、豆腐酿等等。“在贺州,逢菜必酿。无论是豆制品类、果菜类,还是根茎菜类、叶菜类都可以做成酿菜。”来参加簸箕宴的一名主厨告诉记者,贺州酿菜有100余种。千百年来,酿的制作手法依旧讲究传统工艺,不需要太多的现代调料,用先进的煎煮方法,农家的大锅煮豆腐酿口味最纯正。

  据介绍,贺州美食文化是漫长的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自汉武帝在贺州置临贺县之后,贺字便一直伴随贺州。历史上,贺州就是商业流通的重镇。而八个埠头,原是贸易的码头,最后成为八步的说法,也印证了贺州人智慧、勤劳、团结、有经商意识的性格。

  而潇贺古道成为海陆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之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官员、商人、文人等经潇贺古道进入贺江流域,把中原的饮食习俗带到贺州,再经过贺州人的融合,形成了现今流行的丰富多彩的贺州美食文化。

  贺州“三省通衢”的地理位置,使中原文化、百越文化、湘楚文化等诸多文化相互交融。同时,贺州也是多民族聚居地,尤以客家人和瑶胞为多。所以,贺州饮食文化无疑也带着这些文化的印记。

  比如酿,据说是中原饺子的延伸,从中原的面到用南方的各种果蔬来做酿,把故乡酿在心(馅)里,不仅是思乡,也体现了客家人的智慧和随遇而安。

  C “中国长寿美食之都”实至名归

  9月30日,在贺州第一届长寿文化节会场,中国饭店协会正式命名贺州市为“中国长寿美食之都”。

  近年来,贺州市将“中国长寿美食之都”作为城市的金牌名片精心打造,紧紧抓住贺州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美、长寿美食文化独树一帜等区位优势,强化产业引导,加大政策扶持,使餐饮行业规模不断壮大,经营业绩持续上升,基本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经营业态齐全、经营方式多样、产业发展从传统向现代快速转型的新格局。

  贺州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富含负氧离子的空气、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的水、适宜的光照、富硒的土壤环境,在多种优势条件下,不仅种养了许多口感营养极佳的蔬果肉类,养出了贺州474名百岁老人,是目前全国惟一的“中国长寿之乡”县域全覆盖地级市,成为中国第一个“长寿市”。

  同时,贺州有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禀赋,森林覆盖率达72.87%,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多;拥有“华南地区最大的天然氧吧”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大桂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贺州市长李宏庆表示,目前该市正以“生活殷实、发展跃升、绿色崛起”为发展目标,重点发展壮大生态健康产业集群,通过倾力打造姑婆山欧洲风情温泉小镇、黄姚古镇、西溪森林温泉养生小镇、大桂山山水森林颐养小镇、四个核心旅游小镇,发展全域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