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方方:实现“两个建成”宏伟目标的重要规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黄方方

  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根据《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编制,是今后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区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贯彻实施好《纲要》,对于抓住和用好重大战略机遇,贯彻落实中央赋予广西的“三大定位”新使命,加快实现“两个建成”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纲要》体现了自治区战略和人民意愿的统一

  《纲要》是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直接领导下编制完成的。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强调要解放思想、锐意创新,紧紧扭住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和短板,努力编制出一个耳目一新、务实管用,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规划。彭清华书记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多次对规划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或批示。陈武主席担任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召开了多个专题会议。分管领导张晓钦副主席与规划编制组共同研究谋划,多次率队赴京衔接。自治区其他领导同志也十分关心规划编制工作,提出许多重要指导意见。自治区人大、政协多次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调研讨论,为规划编制献计献策。

  自治区人民政府组成了《纲要》编制小组,从2014年5月起就着手组织开展各项工作,整个编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基本思路研究阶段。2013年开展了“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工作,为谋划“十三五”发展提供了基础。2014年5月正式启动“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围绕“十三五”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确定36个重大专题进行区内外公开招标,形成了数百万字的研究报告。在深入研究重大问题基础上,2014年底起草形成基本思路研究报告。

  2.《纲要》框架研究阶段。《纲要》基本思路完成后,筛选出“十三五”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逐一开展专题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组织各市各部门研究提出纳入《纲要》的目标任务、重大举措和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起草形成《纲要》框架,为起草自治区党委“十三五”规划建议提供框架意见。

  3.《纲要》草案编制阶段。自治区党委十届六次全会召开后,贯彻落实《建议》精神,研究编制《纲要》草案。《纲要》草案广泛征求了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各市各部门的意见,还开展了“十三五”规划网络建言献策活动,收到广大网民意见2000多条。经过30多次修改完善,经自治区党委常委会、自治区人民政府常务会和全体会议审议,最终形成报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的送审稿。“两会”期间,根据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做了25处重要修改,形成了向社会发布的规划《纲要》。

  可以说,《纲要》的编制过程,是一个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科学决策的过程,是一个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凝聚民力的过程,凝聚了各方面的智慧,体现了各族人民的意愿。

  二、《纲要》体现了时代精神和阶段性特征

  “十二五”时期是不平凡的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自治区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方针政策,提出并实施一系列符合广西实际的重大举措,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胜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

  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等指标超过万亿元,预计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8万亿元,年均增长10.1%。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千亿元产业增至10个,新兴产业加快成长,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农业农村发展态势良好,城镇化水平提升,“双核驱动、三区统筹”区域发展协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大跨越,高铁经济圈和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南宁机场跻身千万旅客吞吐量大港行列,西部首座核电站防城港红沙核电1号机组并网发电,大藤峡水利枢纽开工建设,沿海和内河港口吞吐能力大幅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节能减排降碳目标如期完成,生态经济启动发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成果丰硕,生态环境质量全国一流。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新增就业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财税金融、行政审批、商事制度、北部湾同城化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开放合作深化拓展,广西成为中国与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成功承办一系列国家重大外事活动,桂港、桂澳、桂台和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不断深化,与周边省份经济联系日趋紧密。特别是中央明确赋予广西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三大定位”新使命,北部湾经济区、珠江—西江经济带、左右江革命老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实现国家战略全覆盖,广西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作用显著提升。“十二五”时期,是广西克难攻坚、爬坡过坎的5年,是富民强桂、腾跃发展的5年,是内聚实力、外塑形象的5年。面向未来,广西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广西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实现“两个建成”目标的关键期。虽然世界经济仍将处于国际金融危机深度调整期,但缓慢复苏和总体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特别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将对世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将实现由中等收入向高收入国家行列的跨越,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趋势加快,但“三期叠加”特征明显,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巨大挑战。

  “十三五”广西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由低中等收入向中上等收入跨越,由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产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水平提升,工业化由中等中级阶段向中后期阶段发展,人民生活由中低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做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战略决策,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更加注重脱贫攻坚和补齐民生短板,特别是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为广西“十三五”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大机遇。但广西仍处于后发展欠发达地区,面临的挑战更加复杂严峻,突出表现为经济下行压力大、创新能力薄弱、产业转型升级难、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开放型经济水平不高、贫困量大面广程度深、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短板瓶颈明显。特别是广西在工业化中期阶段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高于全国的优势在弱化,进一步缩小与全国差距的难度加大,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艰巨繁重。

  三、《纲要》体现了贯彻新理念和引领新常态的要求

  《纲要》坚持把贯彻五大发展新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贯穿于整个“十三五”发展的全过程,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归纳起来就是: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一条主线,落实五大理念,实施四大战略,推进三大攻坚战,实现两个建成目标。

  一个中心,就是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一条主线,就是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水平,使供给侧和需求侧相匹配。

  五大理念,就是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新理念引领新常态。

  四大战略,就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双核驱动、绿色发展四大战略,切实解决新时期我区发展新动力培育、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问题。

  三大攻坚战,就是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农村全面脱贫三大攻坚战,切实解决新时期广西发展的短板和瓶颈问题。

  两个建成,就是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中央赋予广西的“三大定位”目标。

  《纲要》的一大亮点,就是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进一步丰富了“四大战略”和“三大攻坚战”的内涵,这是立足广西区情、适应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是抢抓机遇、应对挑战,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纲要》回应社会关切,描绘了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蓝图,就是要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确保实现“两个翻番”,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均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生态环境绿色宜人,人民民主持续扩大,法治建设全面加强,5000多万各族群众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围绕“两个建成”总目标,《纲要》从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生态文明四个方面设置了34个指标,其中预期性、约束性指标分别为19个、15个,强化了提高质量、创新引领、保障民生、改善环境的导向,使各方面的注意力和关注点,进一步引导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引导到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上来。

  四、《纲要》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战略任务

  《纲要》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方方面面,内容全面、丰富,归纳起来,就是培育两个新,形成三格局,构建五体系。

  (一)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培育发展新动力

  “十三五”时期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构建以创新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建设创新型广西。

  1.强化科技创新。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构建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增强创新能力。一是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科技工程,推动重点领域创新突破;二是在能源、农林、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培育重点实验室,建设创新平台;三是以企业为主体,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作用,构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科技服务创新体系;四是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提高政府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到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高到2%,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件。

  2.推动草根创新。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创业创新行动计划,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激发全民创新活力和创业潜能。

  3.加快人才创新。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引进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的人才队伍,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人才聚集区和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人才高地。

  (二)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构建发展新体制

  “十三五”时期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推出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1.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2.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大力推进财税、金融、投融资体制和国资国企、非公经济、农村,以及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革除体制机制弊端,释放改革红利。

  3.充分发挥各类综合改革平台作用。激励国家和自治区各类改革试验区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建设各具特色的改革开放新高地,为全区整体改革探路示范。

  4.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从生产端入手,全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提高供给体系质量。

  (三)以开放带动为支撑,形成开放合作新格局

  “十三五”时期必须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以“三大定位”为统领,构建面向东盟、衔接欧美日韩、对接港澳台、服务西南中南全方位开放合作新格局,增创开放合作新优势。

  1.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构建衔接“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产业合作基地、开放合作平台、人文交流纽带和区域金融中心,把广西打造成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2.立足服务西南中南。加快完善交通、产业、开放、金融、城镇、生态等支撑体系,深度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合作建设高铁经济带,把广西建设成为服务西南中南开放发展的新的战略支点。

  3.发挥沿海沿边沿江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一般贸易和服务贸易,加快发展加工贸易,推进边境贸易转型升级,促进新兴贸易方式发展,全面提升广西开放型经济水平。

  (四)以双核驱动为引擎,形成三区统筹新格局

  “十三五”时期必须深入实施双核驱动战略,倾力打造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两大核心增长极,带动左右江革命老区加快振兴,促进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全面升级,形成沿海沿江沿边三区统筹发展新格局。

  1.打造北部湾经济区升级版。提升港口现代化发展水平,扩展临港产业集群,加快同城化步伐,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发展的国际区域合作新高地,推动海洋经济强区建设。到2020年北部湾经济区经济总量占全区比重超过40%,城镇化率达到60%。

  2.加快发展珠江-西江经济带。推进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推动跨省区产业合作发展,支持梧州、贺州等桂东地区融入珠三角经济圈,构建沿江城镇体系,强化沿江重点城市产业分工合作,以西江水系沿岸生态农业带为重点,建设千里绿色走廊,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带。

  3.加快振兴左右江革命老区。发挥资源优势和沿边区位优势,促进跨境经济合作,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特色产业,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建设山清水秀、安居乐业的幸福老区。

  4.提升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影响力。打造设施完备、功能完善的国际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平台,促进新型旅游业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增强对全区经济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

  同时,“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快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构建沿边经济带,发展壮大特色县域经济。完善空间开发体制机制,扎实推进全国“多规合一”省级试点。

  (五)以新型城镇化为载体,形成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

  “十三五”时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集约高效、绿色发展、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多元特色方针,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推进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1.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深入实施国家“三个1亿人”方案,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到2020年全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0%。

  2.推动形成城镇群和各类城镇协调发展。发展壮大特色县域经济,实施中心城市提升工程、大县城战略和百镇建设示范工程,增强各类城镇综合承载力。2020年北部湾城市群和桂中、桂北、桂东南城镇群,使四大城镇群承载全区80%左右的城镇人口。

  3.加快建设新型城镇。以集约、绿色、智慧、人文等新理念统筹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构建设施配套、功能完备的城镇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完成现有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棚户区改造政策覆盖全部重点镇。

  4.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明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田园牧歌、青山绿水、温馨和谐的美丽乡村。

  (六)以综合交通为先行,构建比较完善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

  “十三五”时期必须围绕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完善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增强发展支撑能力。

  1.完善等级高覆盖广的公路网络。构建“六横七纵八支线”高速公路网络,实现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油路,具备条件建制村通硬化路。2020年公路总里程达到13万公里,其中二级以上普通公路1.7万公里、高速公路7000公里。

  2.建成“一环四纵四横”快速大能力铁路网络。重点建设出省出境铁路和既有铁路扩能改造,规划建设南宁至呼和浩特、包头至海口高铁“北上第二通道”,以及主要城市城际铁路。2020年铁路营运里程达6000公里左右,其中高铁2000公里。

  3.建设北部湾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实施港口能力提升、货运畅通、港口服务重大工程,完善集疏运体系,促进海铁等多式联运。2020年港口吞吐能力达到4.5亿吨,建设千万标箱现代化大港。

  4.建设高效畅通的内河水运网络。加快西江“一干七支”航道扩能改造,打造“三主四辅”现代化港口群。2020年实现西江全线规划河段通航,港口综合吞吐能力1.5亿吨。

  5.建设便捷高效的航空网络。提升南宁、桂林机场运输保障能力,优化支线机场布局,积极发展通用航空。2020年民用机场达到9个,旅客吞吐能力3500万人次。

  6.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推进有条件的城市建设轨道交通,加快建设南宁地铁,积极发展快速公交、智能公交、新能源公交。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

  7.推进能源多元清洁发展。稳妥加快发展核电,优化提升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区。2020年电源装机容量4700万千瓦。

  8.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西江等干支流及中小河流治理,建设大藤峡、落久等枢纽工程。推进桂中、桂西重点旱片和大藤峡等灌区工程。

  9.提升信息化水平。实施“宽带广西”战略,加快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打造云上广西。2020年实现绝大部分城镇地区光网覆盖、光纤到学校到农户,重点中心城区实现免费高速Wi-Fi全覆盖。

  (七)以转型升级为主线,构建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十三五”时期必须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积极实施“互联网+”行动,让传统产业迸发新活力,让新兴产业形成新动能,打造产业升级版。

  1.改造升级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实施食品、汽车、机械、有色金属、冶金、石化、建材、轻纺、造纸与木材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工程,推进糖、铝“二次创业”,加快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深度融合。

  2.发展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农机装备、通用航空等先进制造业,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推动广西制造向广西智造、广西创造迈进。

  3.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北斗导航、地理信息、智能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生物医药、大健康等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化发展环境。

  4.推动服务业增速提质。提质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商务会展以及信息、金融、科技、公共资源交易、人力资源、节能环保、海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升级发展旅游休闲、文化体育、教育培训等生活性服务业,建成100个自治区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5.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富硒农业、循环农业和绿色有机农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500万吨左右,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建成一批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

  (八)以绿色发展为基调,构建和谐友好的生态文明体系

  “十三五”时期必须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生活低碳化思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构建生态经济发达、资源高效利用、环境舒适宜居、制度健全完善的生态文明体系。

  1.大力发展生态经济。重点抓好新兴生态产业发展、资源型产业生态化改造、产业园区生态化建设、生态种养发展、生态旅游发展、水环境改善建设、大气环境治理建设、土壤修复与改善建设、固体废弃物处置、生态城镇建设等十大重点工程,把生态经济培育成为主导经济。

  2.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实施资源利用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强化主体功能定位和国土开发强度“双约束”,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循环经济发展。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3亿吨标煤左右,用水总量控制在309亿立方米,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

  3.提升环境质量。大力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现全部县城和建制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稳定达标运行。2020年县城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设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超过90%,全区地表水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96%。

  4.加强生态建设。实施山水田林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构建桂西、桂北生态屏障,桂东北、桂西南、桂中、北部湾沿海、十万大山生态功能区,西江千里绿色走廊为主骨架的“一屏五区一走廊”生态安全格局,划定生态红线,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和环境保护责任追究、环境损害赔偿、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

  (九)以共建共享为目标,健全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体系

  “十三五”时期,必须举全区之力打赢农村脱贫攻坚战,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让5000多万各族群众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1.全面推进脱贫攻坚战。精准实施“八个一批”和脱贫攻坚“十大行动”,完善脱贫工作机制,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前3年每年平均脱贫120万人,第4年脱贫93万人,第5年巩固脱贫成果,确保现行标准下453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2.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解决学前教育入园难问题,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大通铺现象,普及15年基本教育,在民族地区率先建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和国内同级同类一流大学。2020年,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0%,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

  3.大力推进健康广西建设。实施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机构、中医药民族医药等重点工程,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发展多层次养老服务,主要健康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岁。

  4.实现更加充分质量更高的就业。建设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设施、大学生实训基地、农民工创业园和培训实训基地、南宁和柳州公共实训基地、中国-东盟国际技师学院、中国-东盟(凭祥)技工学校、贵港西江职教园区等创业就业工程。2020年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6%以内。

  5.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建立统一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健全困难群体的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制度,建立健全购租并举的住房供应体系,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6.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坚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和行业收入差距。

  (十)以传承发展为导向,完善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十三五”时期,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发挥广西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的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成具有时代特征、壮乡风格、和谐兼容的民族文化强区。

  1.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惠民和公共文化工程,推动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扩大广播、电视、互联网有效覆盖,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参与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切实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2.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扶持文化精品创作生产,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保护与利用,推动广西优秀文化走出去,提升广西文化区域影响力。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4%以上。

  同时,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突出抓好社会治理体系、社会信用体系、公共安全体系三大体系建设,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提高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建设法治广西,促进民族团结,发展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和谐包容发展,进一步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纲要》描绘了今后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全区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为履行好中央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加快实现“两个建成”宏伟目标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