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防城港: “上山下海又出国”旅游格局基本形成

海上新丝路

  

  美丽的江山半岛每天游人如织。图为防城港市防城区江山半岛“渔家乐”景区一角。

  “醉”美山水间,海、金滩、白浪滩、怪石滩……让你纵情于大海的浩瀚与深邃,体会着防城港海湾景点蕴含的历史文化。

  4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和580公里的海岸线形成的众多岛屿、海滩、海湾神秘幽美,谭篷古运河、海上胡志明小道……这些文化元素,曾被来防城港考察过的一些专家评价为“最壮观、最神奇的历史自然景观”。

  “醉”美防城港,醉倒八方游客,一个只有近100万人口的设区市创造了辉煌旅游业绩。2015年该市接待游客总人数1361.86万人次,同比增长15.04%;旅游总收入100.64亿元,同比增长26.1%;今年前4个月,在旅游淡季的背景下,该市接待国内游客194.1万人次,同比增长18.6%,国内旅游收入14.3亿元,同比增长26.3%;接待入境旅游者4.9万人次,同比增长4.5%,外汇收入1691万美元,同比增长12.9%。这是该市推进边海经济带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缩影。

  A 融入历史文化

  看海、赏景是一种心情,而接受景点文化熏陶则是一种心灵洗礼。

  来自南宁的曾女士今年“五一”来防城港逛了一圈后兴奋地说:“在金滩,进到哈亭和京族博物馆,看到一位京族姑娘在弹奏独弦琴,听着那欢快、轻松悠扬的曲调,感觉到远离城市喧嚣的宁静,而通过实物、场景、图片、音像展现的《大海故乡——广西东兴京族文化展》,让我了解到京族古朴而浓郁的文化。”

  和曾女士一样感受到海文化魅力的,是来自江西的赖先生。他在大清国一号界碑前,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在界碑旁的古街,仍可看到街道两旁昔日的繁华痕迹。而在相距不到10公里的东兴市陈济棠公馆、胡志明亭等景区,因其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内涵,游客享受到的文化大餐不亚于金滩。

  防城港市旅发委副主任严文章告诉记者,现在防城港市新打造的景区,把融入历史文化作为建设的第一要义,全市已打造旅游景点20多个,其中获得国家4A级景区6个、国家3A级景区4个,这些基本上都融入了当地历史文化元素。

  B 纵情山水之间

  “绿”,“醉”美山水间。

  防城港市不但有美丽的海滩,还拥有1414.5公顷红树林,是全国最大的城市红树林,有天然氧吧——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屏峰雨林公园,还有让游客流连忘返于山水间的激情漂流。

  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利用生态良好、负氧离子含量高的优势,发展森林生态疗养游,正在创建广西生态旅游示范区。北仑河源头、野人谷、红石谷、冲皇沟、金沙水等均设漂流项目,这些景点在黄金周接待游客日均超万人。

  “醉”美山水间,还在于旅游与农林融合发展,使乡村游异军突起。尚绿岛度假山庄、百果香山庄、百纳泉山庄、瑶池山庄、冲敏生态园天隆泰生态产业园等纷纷开业迎客。目前,该市共有乡村旅游点37家,遍及四个县(市、区)。竹山村、簕山村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冲敏村、古榕部落、红沙村被自治区授予“森林人家”称号。上思的百香湖入选自治区四星级农家乐。

  同时,边境旅游异常火爆,规模不断扩大,防城港去年接待边境游游客14.8万人次,是上一年的2.93倍,占广西边境游人数的96%,成为广西拳头旅游产品。防城港市正积极申请开通跨境自驾游业务,编写完成《东兴试验区跨境自驾游实施方案》和《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自驾游合作协议》。

  C 潮涨潮落听海韵

  观海潮、听潮声,在潮涨潮落中体味海的情韵。

  簕山古渔村尽管地处偏僻的海滩,但神秘幽美,该村仅60多户人家,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都能说出一段动听而又美丽的的故事:远古祖先因这里鹿多而命名鹿山,明末清初依八卦之玄理建筑成古村堡,在防范海盗时立下汗马功劳……这些文化元素,通过声、光、电和仿古建筑淋漓尽致地表现,难怪这里旅游会旺起来。据当地人讲,黄金周期间,处处都能听到南腔北调口音。曾经来了一拨北方游客,他们自带帐篷在这里住了3个晚上。他们坦言,就想来到海边观海潮、听潮声,在潮涨潮落中体验时光重回的感觉。

  在东兴市交东村贝丘遗址景点,一个看起来极不显眼的海边小山丘,堆积着海生螺壳和蚌壳及陆水动物遗骸,通过仿古建筑,展示的是几千年前这里的渔民靠海、吃海独特的贝丘文化,让游客流连忘返。

  近年来,防城港在“海”上做足文章,让游客不仅看海,“玩海”,还能“下海”畅游。580多公里的海岸线分布有江山半岛度假旅游区、京岛风景名胜区、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人文景观。市政府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开展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大会战和文化旅游工程项目建设,共投入150多亿元开工建设150多个项目。目前该市共有60多个景点景区、乡村旅游点37个、星级农家乐32个、星级酒店29家、旅行社32家。

  推进旅游与文化完美融合

  ■港城笛鸣

  理 春

  给景点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将文化与旅游结合挖掘新的旅游资源,是防城港市推进边海经济带建设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思路,在此正确的路径下这个仅百万人口的城市实现了年旅游总收入超百亿元的辉煌业绩。

  文化是旅游之“魂”,景区景点是旅游之“体”。离开了文化之“魂”,旅游之“体”就失去了精神支撑,离开了旅游之“体”,文化之“魂”就失去了传播渠道。所以,防城港市提出,新打造的景区要把融入历史文化作为建设的第一要义,做到产品融合和空间融合。产品融合,即开发旅游产品时,直接将文化注入景区,像新开发的伏波公园,将马援驰骋战场的历史故事赋予景区,让游客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空间融合,通过文化创意和旅游的综合设计,建设一批文化景区、创意村镇、特色度假区等,像簕山古渔村,就是通过声、光、电和仿古建筑等形式,将明末清初的历史元素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现在该市打造了20多处文化旅游景点,其中获得国家4A级景区6个。这些景区基本上都融合了当地的文化元素。不管是京族博物馆、簕山古渔村还是北部湾海洋文化公园,均以人工的创意和设计,通过空间、景观、场景、氛围等的整体再造,表现出浪漫、雄奇、精巧的审美意境,让游客不但以视觉和听觉,还以嗅觉、触觉来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体验。游客在东兴京族博物馆、大清国界碑等景区,能有远离喧嚣之感,就是景区景点实现了“魂”与“体”的完全融合。